AI时代下眼镜设计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2025-02-16刘雯萱王海英
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视力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中老年视力矫正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青少年近视防控意识的提升也带动了眼镜市场的繁荣。此外,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和用眼场景的增多,导致视力问题逐渐低龄化,进一步扩大了眼镜市场的规模。
消费者对眼镜的需求正逐渐从单一的视力矫正向多元化、个性化转变,除了基本的视力矫正功能外,其更加注重眼镜的时尚性、舒适性和品质感。这种需求的变化促使眼镜设计师不断创新,将更多的创意和文化元素融入眼镜设计中。与此同时,AI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不仅使眼镜具备了更多智能化功能,还提高了眼镜设计的维度及效率,为眼镜设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AI技术:眼镜设计行业的发展分水岭
在AI技术出现并广泛应用之前,艺术类院校或相关专业毕业生、眼镜设计工作室培训生以及专业眼镜设计师培训机构是眼镜设计工作室招收专业眼镜设计师的主要来源。这三个方向,均以基础眼镜设计软件为媒介进行眼镜产品设计,以满足眼镜产品的刚性需求,其普适性高的眼镜颜色与设计样式高于个性化眼镜设计的购买占比。
2002年5月3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体现了我国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意在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艺术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成长。2000年前后,新一代设计师大量涌现并深入到各行各业,打破了固有传统设计思维,通过大胆创新获得了消费者和业界的不断认可。2013年,刘海榭在中国香港创立配饰品牌 PERCY LAU,更是将创意眼镜带入大众视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伴随AI技术的出现及不断应用,设计行业也逐渐进入AI设计时代。就眼镜设计行业而言,其AI应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AI发展的初期,由于技术更新较快,大多数眼镜设计师将AI作为一种创意素材引导创新思维;第二阶段,部分专业的眼镜设计师将AI作为一种必备软件,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阶段,AI彻底取代了一部分设计工作,并影响了部分非原创性设计工作室;第四阶段,即AI与设计师共生发展阶段。
以AI绘图为例,其迅速发展及运用,对如动漫原画师、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相关设计从业者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部分非个性创意工作被AI所替代。在AI绘图的辅助下,原来需要20人的设计工作量,只需要6人即可完成。

二、Ai时代下,眼镜设计行业面临的审美冲击
基于专业的设计范畴,眼镜设计处于审美延展的方向上,因而本文仅讨论镜架设计的延展。要做好一副镜架的设计,除了前期对市场调研的创意构思,眼镜架的设计绘图同样是占据重要位置且工作量具体的环节。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Corel DRAW软件绘制眼镜三视图,运用Rhino软件绘制眼镜三维效果图,运用CAD软件绘制具有详细尺寸、截面图信息的1:1眼镜结构图纸等。设计前期,可以利用AI进行素材拓展,甚至尝试绘制。然而,AI运行的底层逻辑,是基于底模或预处理器以及辅助模型的基础之上生成的可参考内容,是在底模、预处理器算法的前提下而生成的素材图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的AI技术可支持进行模型训练,这也使得前期模型素材集的准备变得尤为重要。
模型素材集,即基于设计师的个人审美以及美术基本功的运用。严格来说,一切视觉表象都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而界定形状的轮廓线,是眼睛区分亮度和色彩方面都绝然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其在审美大范畴下可以归结为结构的把握、色彩的管理。
1. 结构稳中寻
结构对于眼镜设计作品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镜架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具有实际功能的存在,关乎着人机工程学的运用,在结构设计上,由于延展性小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眼镜设计师最难把握且很难突破的内容。运用AI所生成的设计作品,则有着极强的随机性与不可控性:一方面,AI的制图识别大多在既定设置内进行风格迁移、扩充,也就是在已有的设计理念和结构绘制的前提下进行丰富装饰;另一方面,模型底模和预处理器遵循着既定的设计风格,大大限制了设计师的创意能动性。
2. 色彩撼心
马蒂斯曾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画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练之后,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对于结构刚需的眼镜设计而言,消费者希望购买的眼镜能极大程度适应不同工作、生活场景,因而金属原色、黑色、银色等不具色彩明显属性的眼镜更受青睐。在AI的智能扩展下,眼镜产品的颜色可以极为丰富,但实际售卖来看却呈现相反态势。
整体来看,不论是结构还是色彩,都需要设计师具备相当系统的专业能力来找出AI生成图形中的最优选择。如果不具备眼镜设计基础知识和美学基础知识,往往无法生成更好的素材图片。

三、AI时代下,眼镜设计行业机遇
1. 创新是守业之本
眼镜设计非常专业且小众,而运用AI进行创新设计显然是作为辅助。本文主要探讨两种生成图形的方式:第一种为文生图,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形容想要绘制的眼镜,并设置相关参数,通过AI搜索模型素材来绘制图像。如果设计者没有预设的眼镜基本模型和想法,单纯依靠模型生成出的眼镜即不可用,且需要多次生成,大大增加了生成图像的随机性。第二种为图生图,即AI通过设计者提供的图形和已有的底模及相关参数设置来进行二次创造,这种情况生成的图形同样有着不自主性。
无论是上述哪种方法,设计者必须在头脑中设有一定的设计雏形及创新想法。对于需要严格关注细节结构的眼镜设计,更需要眼镜设计师具有创新思维,能够紧密贴合产品应凸显的特色和结构、色彩,以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且能落地的好产品。在AI广泛运用的当下,生成图像是人人皆会的工具,而呈现产品优良的显现则是创新思维的高低。
2. 掌握技术边界更新,强化设计运用广度
随着AI的飞速发展,眼镜设计师除了掌握应知应会的运用软件设计的能力和视光知识,还可以学习相关的编程知识、3D打印技术,并具备和相关工种横向沟通的能力。一件好的AI作品,需要6~7个工具、多个AI混用才能完成。很多初尝试AI绘图的企业使用AI生成第一张图后,就认为可以大大削减设计师团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虽然AI可以完成80%的设计工作内容,但与客户沟通后,剩下拓展与修改的20%工作内容,运用AI创作却要花上超出原计划更多的时间,且效果还不一定令人满意。
3. 熟悉业务环境
AI作为智能工具,具有一定的算法和模式,但仍有许多局限性,无法面面俱到。以眼镜设计为例,AI 可以绘制一副眼镜,但是无法理解人机工学、四季色彩理论,无法根据不同肤色设计出适合该肤色的眼镜,也无法设计出适合不同骨相舒适度的眼镜。
4. 放弃焦虑,拒绝被替代
设计师在享受AI快捷操作的同时,也担忧着自己事业的未来。然而,正如前文所说,AI可以快速完成80%的工作,但最重要20%的交付工作,却需要具备主观能动性的设计师根据不断升级的需求来针对完成。尽管很多设计师使用AI绘制图形,但大多会经历数十次甚至上百次的融合生成,才能挑选出一张满意的图形,而能动地挑选这样的过程是一定需要具有行业经验、了解客户群体需求的设计师,通过审美分析和行业经验挑选出来的。不合理的结构和比例,透视,产品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等,是比较常见的AI绘图瑕疵,而如何运用材料特性的极限值设计眼镜等个性化案例,同样是AI很难单独完成的。整体来看,AI仍停留在工具层面,操作工具的设计师仍是眼镜设计行业所稀缺的,被替代的永远是不精于学习、不更新知识结构的设计师。
在不远的将来,设计师、不同门类的个性化设计师可以用其所长自行搭建属于自己专业工作流,这既是AI带给我们的便利,同样也是挑战与机遇。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眼视光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柳沙编著,《设计心理学》2009年出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1998年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