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青少年名著阅读实用技巧

2025-02-16陈晓

现代阅读 2025年2期
关键词:孙悟空西游记名著

名著阅读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名著通常指那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准(语言复杂、思想深刻),还可能会涉及大量历史、哲学、伦理等多维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系统的名著阅读指导,不仅能引发青少年对社会与人生的反思,促进他们对名著的深入理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文字世界的兴趣,还能有效拓展青少年的知识视野,使他们在阅读名著的同时,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式结构,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成为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的个体。名著阅读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与语文能力极为重要。

名著阅读指导所面临的挑战

名著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在实施名著阅读教学时,往往会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名著内容与青少年的认知差距、课程进度紧张、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其一,经典名著的语言和思想较为复杂,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的句式结构、写作手法与现代作品有较大差异。此外,一些西方名著还会涉及一些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由于青少年仍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时期,他们在阅读这类名著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其深刻含义,甚而会对名著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其二,当前初中语文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课文讲解、阅读、写作、语法学习等),为了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本内容,语文教师通常对各版块内容进行简化和压缩,导致名著阅读只占据较少的时间,青少年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和思考。其三,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教育者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学指导方法相对单一,过度强调作品的分析、批判和解析,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青少年的学习体验,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针对以上情况,教育者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并采取多元化、互动化的教学方法,以加强名著阅读指导,发挥名著阅读教育

价值。

青少年名著阅读指导策略

1.以趣味化导读激活阅读兴趣

名著阅读往往涉及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复杂的语言结构,青少年在阅读时可能会觉得抽象和乏味。为确保青少年能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思想启迪、情感理解和文化认同,教育者应及时了解青少年的个体特点,包括阅读基础、思维模式以及情感需求,选择适合青少年的经典文学作品,并通过创意、有趣的互动方式引导青少年深入作品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可以引入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从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展开趣味化导读,帮助青少年找到阅读名著的兴趣点,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可针对孙悟空的性格变化进行提问:“《西游记》中大闹天宫这一段中,孙悟空对天庭的反叛情绪源自哪里?”“孙悟空在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借此引发青少年读者的思考,以便他们在后续的阅读中,能了解孙悟空的成长过程并逐步理解其个性冲突,从而对这个复杂人物产生兴趣和共鸣。此外,还可以在青少年阅读《西游记》后,针对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肢体和语言的表现,增强名著阅读教学趣味性,使青少年身临其境地进入故事中,促进他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解读。

2.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精读和略读是两种截然不同但互为补充的阅读方式。精读强调对细节的关注,通常需要较长时间去消化和理解作品的每一个部分;略读则讲究快速阅读,旨在快速获取文章的大致框架和结构。在阅读名著时采用精读的方法,可以帮助青少年细致入微地分析特定的章节或段落,探讨人物的性格、情节的细节和思想的深度,但这样的阅读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在实施名著阅读指导时,可以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引导青少年大致了解作品的总体框架和文化背景,把握经典名著的精髓,确保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佳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西游记》名著阅读教学中,可以先简要讲解孙悟空的出世、唐僧的取经使命以及妖魔鬼怪的设定等情节,帮助青少年建立对整部作品基本框架和主题的认识,为后续的名著阅读指导作好铺垫。然后,布置阅读任务,进行略读,将《西游记》的内容按照情节发展进行划分,并概述每部分的核心内容。青少年通过略读初步了解小说整体故事脉络,可以将《西游记》按照“孙悟空的出世与反叛”“唐僧师徒的取经之路”“取得真经与归来”的顺序划分为三个部分。接着,分别从三个部分中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思想深刻且富有讨论价值的章节,如“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径回东土五圣成真”等,让青少年逐字逐句地分析文本,尤其是孙悟空和唐僧等主要人物的语言与行为,推理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由于《西游记》不仅仅是冒险故事,还涉及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文化元素,可以就“修行”“因果”等深刻主题,引导青少年从人物、情节、写作手法等多个角度,对主要章节进行精读。这样一来,青少年不仅能把握大致的故事走向,还能从中领悟到“坚持与信念”的重要性,实现从表象到内涵、从故事到哲理层面的全面理解。

3.开展对比阅读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促进青少年深入理解,掌握更多阅读与表达技巧,教育者在实施名著阅读指导时还可尝试借助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来辅助,通过引入同类型文学作品或不同版本影视作品,引导青少年进行对比阅读,以丰富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骆驼祥子》名著阅读教学中,为激发青少年的思考,促进青少年对故事内容以及该段历史背景的理解,可以播放《骆驼祥子》电视或电影片段,呈现名著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如祥子追梦、祥子放弃自己理想的情节,让青少年在画面、音效、配乐等元素冲击下,直观感受作品的情感张力,体验人物的情感波动。然后,引导青少年就祥子在不同版本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差异展开探究。青少年通过阅读“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自己的车,当然格外小心……”“走一会儿,坐一会儿,他始终懒得张罗买卖”等段落,并与影视作品中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对比,深刻感受祥子内心的复杂性,以及身为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与孤独。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法国名著《悲惨世界》片段,组织讨论活动,要求青少年在阅读《骆驼祥子》和《悲惨世界》之后,围绕“社会制度对命运的塑造”“人物的选择与性格”“命运的抗争与救赎”等问题,从社会背景、人物塑造、情感冲突等方面,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如此,青少年不仅能感受到两部文学作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中深入思考命运、社会制度和个体之间复杂的关系,还能在参与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表达技巧,产生更多独特的见解,促进语文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

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少年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名著阅读的作用,教育者应尊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不断创新阅读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趣味化导读激活他们的阅读兴趣;通过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引导青少年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促进深入理解;通过开展对比阅读,让青少年更加生动、直观地感受作品的情感与思想,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孙悟空西游记名著
秒变孙悟空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西游记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