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1971:永恒的中国,人民的中国
2025-02-15
摄影之友 2025年2期
马克·吕布超越了同时代西方知识分子的艺术认知,以真实、质朴、平和、温情的画面展现了中国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代的史诗,记录了时代的脉搏与心跳。他是西方世界观看中国的一双眼睛,目光中带着距离、尊重、谦虚和罕见的精确。马克捕捉的新中国建设发展中的种种瞬间,成了中国20世纪的时代缩影,向西方世界冷静、客观地介绍了这个东方大国的变迁,逐渐消除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解,也为中国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历史图鉴。
翻开新中国
“ 1956年底,在把我从香港带到广州(可以说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火车上,我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是这位穿黑衣的中国女人。从行李上判断她应该是农民,但我从她自然的优雅气质上感觉她又像城里人。”


北京故事
1957年,北京,一架老旧的大画幅相机,一个木质的三脚架——这位摄影师就这样在离故宫大门几百米处执业。布景看起来比真实的还要自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在顾客装点卧室的照片上将更加醒目。
天桥记忆
“ 1957年,我闲逛到了北京南城的天桥——民间艺人活动的街区:耍把式的、摔跤的、演杂技的、牵木偶的众多艺人使北京城每天都有欢快气氛,周日尤其热闹。这种很早就根植在世界上最古老的首都的民间文化,不论大人小孩,都能从中得到些许珍贵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