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角交给手机,长焦交给相机?

2025-02-15李白兔子

摄影之友 2025年2期
关键词:广角光圈器材

一天下午,我与几个朋友在咖啡馆闲聊,当聊到带什么装备出去玩时,对方忽然说了一句:“广角有手机,所以我就带长焦吧。”

这刚好与我最近在纠结的问题重合了。因为我不久后也要开启一趟旅程,带什么、不带什么,沉不沉、好不好用……这些问题终究是避不开,也需要尽快做出决定的。

熟悉手机,也能拍出漂亮的风景照。

“理想状态”

我们在上学做题时,经常会听到一个词——“理想状态”。其实对摄影来说,也有一个“理想状态”,那就是可以不考虑背负的重量、路途的遥远和天气的变化,也不必顾及价格,想带什么就带什么。

我们可以带超广角、大光圈和超长焦,可以带全画幅、中画幅,还可以带无人机。

然而现实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拿最简单的问题来说,你能背多重的背包?走多远?如果勉强负重行走,不仅会让自己过快疲惫,还会影响旅行的心情。而在高海拔或荒漠地带,过多的负担甚至还会危及安全。

所以接下来我想通过自己的一些选择经验,给你做出一些思路上的参考。

相机上的长焦镜头和超长焦镜头,恰好能弥补手机长焦不足的短板。

分清目的,选择器材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其实回答不好这个问题,然后导致器材选择时的困惑与焦虑。以我的经验来说,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的旅行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是以“出片”为最优先事项的旅行,那么往往就要以拍摄装备的全能和品质为优先。在身体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带够、带足装备,甚至可能的话还会带一些视频拍摄装备,以丰富作品的形式。

另一类则是“度假”性质的,也就是轻松惬意,顺便拍拍照。这时,装备就可以做很多种灵活的取舍,比如像本文标题那样的,将如今手机上最强的主摄作为一台相机与镜头的组合,甚至拍人像的大光圈镜头也可以省去。而手机不擅长的 200mm以上焦段,则可以由相机与70-300mm或 100-400mm这样的轻便长焦组合来填补。对于有可能拍摄星空的旅行目的地来说,一支微单系统的14-24mm F2.8镜头也可以考虑,因为它的重量比单反时代轻了很多。

不可忽视的损坏风险

但上述题材依然是纸上谈兵,或者说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可能性。其中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就是拍摄场景对设备的损坏可能性。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都喜欢去海边度假,那么如果你站在接近膝盖深的海水中,是会用相机拍摄,还是手机拍摄?

对于有海浪的沙滩来说,浪花是很容易打到手的高度的,这也就意味着设备可能面临被海水侵蚀的风险。这时,密闭性更好的手机(特别是近几年的中高端型号)无疑更加保险,而相机由于接口多,也更贵重,则要更多考虑下“万一坏了怎么办”的难题了。

事实上,很多旅行地的安全问题也会影响我们选择器材。比如我之前去某个治安不太好的国家时,就和同伴不约而同地将相机放在了酒店里,只携带手机外出拍摄。因为在当地人眼中,相机往往与游客、有钱人画上了等号,所以携带相机外出往往被偷被抢的概率更高。

站在海中边玩边拍,可能还是防水等级更高的手机比较合适。

获得信息的能力

看到这里,其实另一个重要因素也浮出水面,那就是获得信息的能力。换一个更接地气的说法,就是旅行前的“功课”。

在出发之前,我们最好先了解目的地的安全情况,并对我们的行程有充分的认识。比如去非洲草原旅行,其实携带长焦大炮毫无压力,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越野车上,并不需要我们拿着沉重的装备步行拍摄。但是去像纳米比亚死亡谷这样的地方,就要考虑精简装备,因为会有长达半小时的徒步路线,车并不能直接开到山谷里。

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也会影响我们的体力,这样的信息都应该在出发前了解到。此外,对于手中的设备信息,我们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比如如今手机上的主摄(特别是国产安卓手机)在拍摄风景,甚至星空时的效果都已经非常不错了,那么如果你不是专业“拍星人”,一台手机就足够了。人像也是如此,近两年的手机人像效果突飞猛进,熟知它的模式和用法,可能就能帮你节省一支大光圈镜头的预算与重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各类信息的获取、鉴别与利用,可以说才是真正解答出行带什么装备的关键,也是作为一个旅行摄影师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

路过贫民窟或治安不太好的地区时,最好不要露出相机,而是用手机拍摄。

猜你喜欢

广角光圈器材
文化广角
文化广角
影像视界
影像视界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广角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