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单元素养提升

2025-02-14

关键词:柳笛景象美景

悠悠芳草,阵阵花香,声声虫鸣,片片农田,户户人家,构成了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四(1)班开展了“我眼中的乡村美景”主题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吧!

任务一:夯实基础·赏乡村风景如画。(42分)

1.萍萍在日记中描绘了在老家的生活和乡村美景。读一读,完成练习。(28分)

屋yán( )下,奶奶bō( )着花生,我dūn( )在她旁边问这问那。偶尔有一两只hú" dié( " " " )、qīng" tíng( " " " )飞过,我也不打扰它们。它们和茂盛的瓜藤、xī" shū( " " " )的篱笆、五颜六色的野花,gòu( )成了一幅hé" xié( " " " )的图画。

我喜欢老家绮(qí" qǐ)丽的晚霞,喜欢朴素(shù" sù)的乡亲,喜欢听雨打在宽大的叶子上卜(bǔ" bo)落卜落的声音,更喜欢鸡犬声应和(hè hé)着吆喝声的清晨交响曲。

老家没有高楼大厦、___________的景象,有的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它。

(1)根据情境,看拼音,在括号里写字词。(12分)

(2)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3)在横线上填入描写城市或乡村的四字词语。(6分)

(4)萍萍还配了一些老家的照片,请你任选一幅,仿照画“~~~”的句子写一写。(6分)

2.同学们搜集了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和他们一起填一填,并大声读出来吧!(9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赞为“有花有果、有形有色”的佳句。《清平乐·村居》中描写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动,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将自己眼中的乡村景象和课文作了对比,请你填一填吧!(5分)

(1)《乡下人家》中,作者展现了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有一幅画面令我印象深刻,我给它取名为:___________,我在乡村也看到了同样的美景。

(2)《天窗》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种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为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___________。

任务二:阅读文章·悟乡村孩童乐趣。(28分)

吹柳笛(节选)

文/刘庆邦

五九六九,抬头望柳。柳树发芽的消息是我们这些孩子用柳笛报告出来的。

柳笛不难做。折一根青柳枝,用剪刀剪成一截一截的,用手一拧,把柳枝和青皮拧离骨,取下完整的皮管儿,将管口一端用牙咬扁,并轻轻咬去一层青皮,留下一层黄皮,柳笛就吹得响了。

我们村的孩子都爱吹柳笛。柳树刚冒芽那些天,塘边树下,院子里,一天到晚都有柳笛的声音。孩子们边走边吹,边跑边吹,好像柳笛本身长了腿,它们无处不到。柳笛长短不等,粗细不等,发出的声响也各不相同。细的,声音就尖;粗的,声音就憨;不粗不细的,声音嘹亮而绵长。各种柳笛一齐吹,就成了柳笛的合奏和交响。

大人们都不反对孩子吹柳笛,在他们听来,柳笛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能唤起他们许多记忆和感慨。有人说:“又一年!”有人说:“日子过得真快,柳笛一响,才知道我们已经老了!”不用说,人们对声音是有记忆的,柳笛的声音在他们心底留下了记号,一触到记号,往事就回来了。 (摘自《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

4.短文第2、3自然段围绕“柳笛”描绘了两幅画面,请你分别给它们命名。(6分)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5.用“○”圈出画“~~~”句子中的动词(重复的只圈一次),我们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6+3=9分)

6.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你对画“~~~”句子的理解。(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们对声音是有记忆的……往事就回来了”是短文中的一个关键句,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妙笔生花·写身边美景无限。(30分)

8.乡下的田野、家门口的公园、最熟悉的校园、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它们在四季悄然发生着变化,惊艳了我们的时光。请你以“我眼中的_________”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习作,写出一个地方在某个季节或不同季节的美景,4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柳笛景象美景
柳笛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剑客
冬天的景象
吹柳笛
海洋美景
黑白键
我来添话
田园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