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最早的地名:阪泉和涿鹿

2025-02-14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5年1期
关键词:涿鹿县涿鹿炎帝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王朝更迭和岁月变迁,古时的地名有的被废弃,有的被继承,也有的沿用至今,因此也出现了很多千年古城。可要是问哪个地名历史最悠久,恐怕您不一定能答出。

阪泉之战:中华文明的开端

在华夏统一的进程中,阪泉之战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场战争不仅是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联盟的对抗,更是中华文明史的开端。

这场战争规模宏大,参战部落实力强劲。汉代贾谊在《新书》中描述道:“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

战争中,黄帝部落调动了熊、罴、狼、豹、貙、虎等六部军队,与炎帝在阪泉之野展开激战。双方斗智斗勇,黄帝最终以星斗七旗战法大获全胜。

战后,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携手共创文明国家。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黄帝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一边派人日夜掘进,最终活捉了炎帝。

这场战争对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而,阪泉和涿鹿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两个最古老的传说地名。

西汉时,涿鹿设县,在今河北涿鹿县城东南的古城,阪泉则在古城的南面。现在的古城还保存着残迹。古城北面有东西走向的桥山,是传说中黄帝的葬地,也就是所谓黄陵的所在。

经过改朝换代,原先的地名也出现了混淆。阪泉、涿鹿这两个传说中的地名在位置上难以确认,各有说法。

涿鹿之野

涿鹿之野是4700多年前黄帝与炎帝进行阪泉之战,黄炎联盟与蚩尤进行涿鹿之战的地方,为中华第一古战场。涿鹿一名,始载于《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一作‘阿’),九隅无遗。”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千古文明开涿鹿”,涿鹿因此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涿鹿一名的由来,与当地涿鹿山、涿水相关。《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记:“涿水出涿鹿山……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河北省县名考原》记载:“古涿鹿多山,山泉下滴成溪,东南流为涿水,涿地处涿水东南,以此得名。”

相关链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涿鹿县人民政府建立,属察哈尔省察南专区行政公署。1952年,察哈尔省撤销,涿鹿县属河北省张家口地区。1958年11月,涿鹿县并入怀来县。1961年5月,复置涿鹿县,仍属张家口地区。1993年,地市合并,涿鹿县属河北省张家口市。

相传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地所在,有四说:

(1)在山西省阳曲县东北,相传旧名汉山。

(2)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

(3)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南。而如今在延庆区张山营镇有两个村庄,分别叫上阪泉和下阪泉。它们在过去原本是一个村庄,叫作阪泉村,这里也有可能是阪泉之战的战场。

(4)在今河南省扶沟县。

黄帝城遗址

黄帝城遗址,亦被称为“涿鹿故城”。黄帝城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510~540米,东西宽为450~50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墙下层为叠土层,上层为夯土层,南、西、北城墙比较完整,东城墙南段浸于轩辕湖中,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帝泉

黄帝泉,古称“阪泉”,民间又称“黑龙池”,传说是当年黄帝族饮水之处。此泉为天然冷泉,有三层水,深度分别为1700米、3000米、5000米,水温常年保持在12.3~13.4℃之间,日流量为4600~4800吨。

中华合符坛

中华合符坛,位于三祖堂正南,是为了纪念黄帝在涿鹿釜山合符、中华民族实现首次融合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弘扬合符文化而建,与中华三祖堂在同一条中轴线上。在纵贯中华合符坛的千年文化神道上,依次排列着嫘祖浣纱、三祖桥、龙凤华表、中华一统广场、中华合符坛、民族图腾大观园、九龙腾飞柱等景观。

中华三祖堂

中华三祖堂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供奉黄帝、炎帝、蚩尤三大人文始祖的殿堂。

猜你喜欢

涿鹿县涿鹿炎帝
涿鹿之战
炎帝样本
现代林果科技示范园采用矮砧密植立格架网高纺锤形栽培技术的优势特点分析
涿鹿县瑞和小区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涿鹿县三祖广场写字楼周边园林绿地植物配置方法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涿鹿之战实为晒卤出盐的故事
炎帝 星耀美加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炎帝 大爱健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