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城墙修复引发的观看与思考
2025-02-14兔儿
去年岁末——2024年12月29日至31日,中国画报协会开展了一个名为“最初中国 影像临汾”全国画报看临汾的采风活动,组织了15家会员单位走进山西省临汾市,围绕“博物馆之城打造”“城市‘双品质’建设”等主题开展集中采风活动。在短暂的几天时间内,我们参观了临汾市内的多个博物馆和文物古迹。从临汾市博物馆到陶唐民俗文化博物馆,从汾城古建筑群再到古城墙,我深刻地感受到临汾市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旅资源。辞旧迎新之际,我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跨年……第一次与认识不到一周却又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异乡进行采风活动,却恰好赶上了2025年的跨年夜——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美好又新奇的方式去迎接新的一年。
临汾的历史悠久,古为帝尧之都,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0万年前,“丁村人”就在汾河沿岸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4300年前,帝尧在这里建立都城,开启了华夏文明之门;2600年前,晋国在这里兴盛,成就霸业;600年前,“大槐树”下还走出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民……特别是在中国社科院经过近40年的考古发掘后,证实了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最初的中国之所在”。随着深入地去了解临汾这座城市的历史,回观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又让自己对于纪实摄影和社会建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演进,共同塑造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摄影诞生之初,就承担起了记录现实世界的重任,而记录城市样貌便是其中之一。早期的摄影师们会用相机拍摄记录城市中正在建造的建筑、新铺设的街道,而这些影像则成为城市发展的珍贵档案。从临汾市区的汾河公园初建时的施工场景,到集古典艺术于一体的萱楼的阶段性记录,摄影为这座城市的建设留下了连贯且直观的视觉脉络。通过将不同时期的照片作对比,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临汾市的空间拓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过程,它让城市发展的抽象历程变得可视。
纪实摄影是一种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其主要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够如实地反映我们的所见与所感,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具有真实性、社会性、人文性等特点——真实性是其核心。那么,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宏大叙事中,以直观的影像记录城市的蜕变,这就似一位积极的参与者,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多层面的深远影响。
此外,纪实摄影还反映了城市建设中的人文百态。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纪实摄影也聚焦于建设过程中的普通民众。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地,便常常显现建筑工人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在高温酷暑或者寒风凛冽中坚守岗位,纪实摄影都定格下了这些瞬间,展现出劳动人民为城市建设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原住居民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新改变,纪实摄影也记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也让城市发展中的人文故事得以留存,让城市的发展更具温度。
摄影师塞巴斯蒂安·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的作品《劳动者》系列,便是其花费多年时间拍摄了全球各地的劳动者的形象——例如巴西的金矿工人、科威特的石油工人等,展现了劳动者的艰辛与坚韧。摄影师罗曼·杰汉诺(Roman Jehanno) 的作品《生存之智》(Savoir-faire ) 系列, 则展现了世界各地的劳动人民在各自领域中的专业技艺、坚守与智慧,充满了对劳动者的深情赞美和人文关怀。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深刻体现了摄影师们对于劳动者的尊重和敬意。纪实摄影师胡志民的作品《向云端》系列,是他用镜头对准超高层建筑的劳动场景与劳动者,为新时代的城市发展作出了精彩的注脚。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还展现了他们在高空作业中的惊险与壮美,以及他们对城市建设的巨大贡献。而在这次的采风活动中,我也将镜头聚焦在了临汾古城墙修复工程中的劳动者们身上。
临汾古城墙是山西省临汾市的重要历史遗迹,始建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进行过修整加固,但现存下来的主要是明代城墙。这些城墙既展现了临汾市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也是研究古代城市防御工事和建筑技术的宝贵资料。据有关记载,临汾古城墙,在隋唐时就已经采用砖砌结构来筑墙了。与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明代平遥古城所用砖砌城墙的历史相比,临汾古城墙无疑要早得多。临汾古城墙的一期修复工程于2010年启动,已经完成了部分的修复工作。二期的向南延长工程于2023年启动,三期的城墙加固以及墙外道路拓宽拆迁工程于2024年6月份开始。
古城墙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修复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还能增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自信,是城市发展“有温度”的重要体现。摄影作品通过捕捉古城墙修复工程中的劳动场景和劳动者的真实状态,来展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温度。此外,其也记录了城市中的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人群的生活面貌,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种对于个体的关注和呈现,有助于增进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