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心结

2025-02-14墨白

牡丹 2025年2期
关键词:孙老淮河流域血脉

2007年11月中旬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我在峻峰的引诱下来到了大别山腹地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那座我有生以来所看到的气势最为滂沱的水利杻纽所带给我的震惊,至今仍然深藏在我的内心。

梅山水库,是那次我和峻峰行走淮河的最后一站。这年的9月初,我们一同从信阳出发,过商城汤泉池、黄柏山、固始、淮滨,至安徽霍邱淮河上著名的王家坝与临淮岗水利工程;随后的12月中旬,我们又一起从周口关帝庙开始,游观淮阳太昊陵、画卦台、弦歌台、陈胡公墓;鹿邑老子明道宫、太清宫;商水叶氏庄园、圣寿寺塔等颍河流域的人文景观。两年多后的2010年8月间,他关于这些行走的著作《历史行色与他乡叙事·三炷香》书成,我有幸为其作序。虽然这部皇皇45万字的著作是以陈氏宗族为背景,但我自始至终都能感受峻峰对供他生息的淮河和他脚下赖以生存土地的情感。

或许就是这种感觉的存在,疫情前那年夏季在鸡公山,我建议前来和我小聚的信阳文坛三骏一起行走淮河,以他们各自擅长的诗歌、小说、散文文体各自创作,集为一套以淮河为题材的丛书。那年初秋,信阳文坛的这三匹骏马果断成行,他们从颍河流域上游开始,逐渐进入黄河与淮河之间广阔的豫东平原,从颍上的正阳关进入淮河。后来,在2022年间便有了田君的诗歌《淮河简史》,陈宏伟的小说《长淮九镇》和峻峰的散文《淮上故乡》。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大河志》,就是《淮上故乡》里的一个章节。

《大河志》写了黄河与淮河流域在不同时期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系,从南宋到1938年黄河自然的或人为的夺淮入海所带来的灾难,从“黄泛区”到1949年后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真是笔笔都点到了我心上。要知道,我家就在“黄泛区”呀,我就是1975年“75.8”由洪水构成的“噩梦”的亲历者。其实,有些话我从没对峻峰说过,要知道,陈姓祖宗就在我的家乡淮阳呀,而那个由固始张广庙所辖的孙老庄子,则是他的老家。当然,孙老庄子里住着的未必就是孙姓人,可那个村子叫孙老庄子!这就触动了我孙姓那一丝隐隐的你无法察觉到的血脉,这就像峻峰在文章里写到的淮河。河流是大地的血脉,而他用饱满的笔墨所描写的那些筑建在淮河流域上的水库,不就是大地血脉上的心脏吗?这大大小小的心脏,这在不同的地方跳动着的心脏,这些豪迈又充满着伤痛的心脏,至今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跳动着。

在2007年11月中旬那个细雨蒙蒙的午后,我们离开梅山水库沿着史河去了六安市所辖的叶集镇,去了未名社成员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当年读书的那所学校。未名社因鲁迅的参与而著名,还有出生在黄河支流洛河岸边的曹靖华,虽然他们大多以翻译家而著称,但他们都曾经接受过黄河与淮河的养育,他们的血脉与大地上的河流息息相通,就像我们现在读到的峻峰的文字一样。峻峰这篇文章以“志”来命名,可见其雄心勃勃。行文中他力图以史为鉴,可也因用来化解史料的力气用得过猛,结果一定程度地拘泥了他骨子里性情的飞扬。毋庸置疑,淮河是峻峰的心结,是一部他用一生一世的笔墨也无法完结的巨著。我们期待着,期待他关于这条河流的下一个章节。

责任编辑 李知展

猜你喜欢

孙老淮河流域血脉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长寿老人的“快乐大餐”
赓续红色血脉,再创安仁辉煌
血脉里的眷恋
基于ELECTRE III的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
“松鼠爷爷”的趣味生活
血脉之恋
六旬老人的追影梦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百岁老人的“养生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