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嫂调解队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2025-02-14蔡铮

农家书屋 2025年1期
关键词:军嫂边境宅基地

“这个军嫂调解队真不简单,不管是林地权属纠纷,还是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纠纷,或者是家庭内部的争吵,只要有难事、有矛盾需要调解,她们都能帮忙解决,一调一个准儿。”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的老百姓每当提起军嫂调解队时,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

老百姓口中称道的军嫂调解队,是由国家移民管理局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崇左边境管理支队板烂边境派出所牵头组建的,调解队由5名军嫂组成,她们是55岁的卢倩芳、53岁的韦艳全、50岁的何兰芳,35岁的黄录艳和34岁的韦妹连。

因调解纠纷而生的军嫂调解队

军嫂缘何与调解矛盾纠纷结缘,这还得从板烂边境派出所说起。该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辖区矛盾纠纷主要由家庭琐事、邻里纠纷、山林权属、债务偿还等问题引发,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上访和“民转刑”案件发生,影响辖区的治安稳定。如何将这些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成为了派出所民警考虑的首要问题。

2023年8月,民警在走访时了解到板烂村社保微信群里有两名群众因家庭琐事吵架,“火药味儿”十足,顿时像开水一样沸腾起来,身为群主的村主任卢海还在考虑如何平息这场争端时,群里一名军嫂主动站出来发声:“你们二位都不要吵了,这是有500人的大群,不要在里面丢人现眼,有什么解不开的矛盾,你们来找我,我给你们解决。”军嫂的几句话立即让两名群众在群里安静下来,为村委会妥善调解矛盾打下了基础。民警一打听,原来这名军嫂叫卢倩芳,现年55岁。

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瞬间“恍然大悟”。板烂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军区联合授予的“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5000余人的板烂村先后有352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86名女青年嫁给军人成为军嫂,3000多名驻地官兵和退役官兵成为荣誉村民。“如果说军队是钢铁长城,我们愿当钢铁长城的垛口!”在板烂村86名军嫂中,有两姐妹都是军嫂的,也有姑姑侄女都是军嫂的,还有几个同学都与军人喜结连理的,板烂村也因此被誉为“军嫂村”。

军嫂大多觉悟高、见识广,受人尊重,说话有分量,在军嫂群体中邀请威望高的出来帮助调解军属家庭以及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效果肯定不凡。说干就干,在板烂边境派出所党支部牵头组织下,2023年9月1日,由板烂村5名德高望重的军嫂组成的军嫂调解队正式成立,队长由卢倩芳担任。

用心用情" 不辞劳苦“解心结”

军嫂调解队成立后,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她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解一起积怨达6年之久的叔侄矛盾纠纷。

2023年9月6日,板烂边境派出所接到浦欣屯的韦某报警,其家围墙边的树苗被人拔了,请求出警处理。该所迅速组织民警前往现场调查。经调查,民警发现现场只有韦某与韦某亮两户人家,并且韦某亮系韦某叔叔。因祖上遗留下来的房屋面积小且破旧,6年前韦某亮便与韦某分开建房居住。两家修建住房后,中间剩余一块10多平方米的宅基地便形成空地,叔侄双方因这块祖上留下的宅基地归属问题引发争议,互不相让,村委会多次调解未果。叔侄双方经常因此事发生摩擦,矛盾日积月累达6年之久,两家互不来往。2023年8月,韦某在这块空地的边缘修建围墙,并在围墙边种上几棵香樟树。但其叔叔韦某亮认为围墙旁边的土地系其所有,遂将韦某的树苗拔掉,双方因此发生了争执。了解情况后,民警考虑到双方是叔侄关系,便联系村干部抵达现场,一起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由于双方积怨已久,调解工作因此陷入了僵局。

这时,民警想起军嫂调解队的韦艳全和韦妹连是韦某的亲戚,便通知她们到现场参与调解工作,韦艳全和韦妹连赶到现场后,考虑到双方当事人本是亲人,调解纠纷的关键是要打开双方的心结,修复两人受损的亲情关系,让双方化“怨气”为“和气”。找到问题根源后,韦艳全和韦妹连果断将当事人双方分开,采用“背靠背调解法”,以清朝大学士张英在宅基地纠纷中劝解家人主动退让三尺宅基地,邻居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宅基地,最后建成了“六尺巷”的故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双方当事人在法、理、情有机结合下解决二人矛盾,使当事双方充分认识邻里和睦之“利”和亲人反目之“弊”。通过连续5个多小时的调解工作,叔侄双方终于放下敌对情绪,解开心结。在民警和军嫂调解队的见证下,对祖上遗留下来的宅基地进行了平均分配,达成和解共识,一场积怨达6年之久的矛盾纠纷得以妥善调解。

警地联调步入快车道

为了更好发挥军嫂调解队的职能作用,板烂边境派出所与军嫂调解队不断优化调解工作流程,由以前的“事后参与”变为现在的“提前介入”,巧妙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在接到纠纷类警情后,民警在做好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将属于警民联合调解范畴的警情及时推送给军嫂调解队。军嫂调解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及时掌握矛盾发生的深层原因,与民警共同研究调解方案。

去年11月15日,板烂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辖区那岭屯开展“一标三实”走访工作时了解到,该屯两名村民因林地界线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得知情况后,民警立即前往进行调解工作。到达现场后,民警了解到村民卢某和黄某因林地承包权不清的问题争执不下,互不相让。为了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民警与村治保主任、军嫂调解队取得联系,在民警的协助下进行耕地测量,在军嫂调解队的见证下划清林地使用权,经过民警和军嫂调解队的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就林地界线问题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在协助派出所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的同时,军嫂调解队还利用闲暇时间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走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沟通、点对点交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表达个人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让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最大限度化解潜在危险隐患。

用规劝化解仇怨,用真情消除隔阂,依靠法律化解纷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据统计,军嫂调解队成立1年多以来,共受理各类事件引起的矛盾纠纷26起,调处成功率达100%。

群众之事无小事,百姓利益大过天。板烂边境派出所未来将继续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把平安幸福传递至群众之间。

猜你喜欢

军嫂边境宅基地
中尼边境守护营
军嫂颂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宅基地政策并没有改变
关于宅基地的几点法律常识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军嫂和她的甜蜜事业
情系国防 争当好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