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铁皮石斛
2025-02-14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石斛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是上品药材之一。中国古时的石斛因其采摘难度、稀有程度、药用厚度,被称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中国铁皮石斛之乡”雁荡山有着近百年的铁皮石斛采摘、种植历史。
雁荡山铁皮石斛种植于浙江省乐清市西北部山区,属括苍山山脉,辖区内森林茂密,山间时常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加上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独特的小气候,适宜铁皮石斛的生长。
雁荡山铁皮石斛茎为铁青色或紫绿色,圆柱形,长9到36厘米,粗3至9毫米,节间长1.3厘米—1.7厘米,嚼之黏感浓厚。
2017年1月,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雁荡山铁皮石斛”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年12月,被列入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脾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
在寒冷干燥的冬天,铁皮石斛可以滋阴润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变身“小太阳”,收获满满元气。从古时珍贵的贡品仙草,到现代药食同源的“新星”,铁皮石斛用作日常调养的传统由来已久。炖肉、煲汤、泡酒……人们将生活智慧和中医药理相结合,让食养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走进现在的雁荡山,崖壁上绿意盎然,铁皮石斛生机勃勃;山下村庄错落,铁皮石斛种苗基地遍布其中,新时代的石斛产业正在此蓬勃发展。
得益于乐清的农业创新,雁荡山的铁皮石斛品质优、产量大、品种丰。近年来,聚焦种苗创新,乐清打造产业“芯片”,培优培育本土特色品种,并向域外辐射推广,为铁皮石斛产业注入科技基因,助力石斛“果实”更加优质。目前,乐清“雁斛”系列1、2、3号与“雁荡山”1号品种选育工作已经完成,年产优质铁皮石斛组培苗(含驯化苗)6亿多株,占全国种苗供应40%以上。
为了健全创新驱动石斛产业长效机制,乐清对产业科研投入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对行业主体列入市级以上技术攻关项目给予研发投入25%、最高200万元奖励。截至目前,乐清承担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16项,参与制定国家级技术规范2项、省市级相关标准9项,GMP批文3个,其中《铁皮石斛生产技术规程》系列标准获浙江省标准化领域最高奖。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