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多年前上海敲下拍卖会第一槌

2025-02-13

文萃报·周五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谢稚朵云轩大哥大

1992年4月26日我们朵云轩与香港永成拍卖行合作成功,又考察了佳士得、苏富比的春季拍卖以后,我和薛锦清、张志成三人都很兴奋。集中到一点,是要在境内创办第一家专业的艺术品拍卖公司。1978年朵云轩改制为上海书画出版社,作者时任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

谢稚柳题写招牌

1992年5月26日,由我起草的报告送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5月29日,市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在浦东创办朵云轩拍卖公司。8月21日,我们通过了工商登记,并请著名书画家谢稚柳题写招牌。1993年1月份,上海文管会也很支持,批复同意我们具有拍卖文物的资格。

1993年2月20日,我们在静安希尔顿酒店举行了拍卖公司成立大会。我自定6月20日为拍卖日,这就让公司背水一战,没有退路。我们派出员工去征集拍品,应该说这是最艰苦的时期,我自己带的一队人马由杭州、南京、扬州、镇江、常州和苏州一路下来,收到了二三十件;北路薛锦清一组,荣宝斋、中国书店支援了一些拍品;曹晓堤在朵云轩门口收到了张大千《溪山雪霁图》等精品,但总的来说,数量和分量都不足。于是我们把店堂里挂的画摘些下来,再从仓库拿了一些精品力作,组成了首场拍卖的拼盘。

就这样,连征集带补充共有155件拍品上拍。

第一次拍卖是低成本运作,公司仅投资了30万元。拍卖预展选在最老的上海美术馆,场租也很便宜。我们还创了世界拍卖史的先例,进入希尔顿参加拍卖会,要买一张85元的入场券。

苏富比、佳士得在香港拍卖的登记手续比较简单。而在上海怎么操作好呢?我们想出了两个办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后来内地各家公司所沿用。一是领牌登记凭身份证或护照,并复印备份,这一招在20世纪90年代很管用。二是设计了成交确认书,落槌以后当场填写,由竞买人签名备份。

借“大哥大”参与竞拍

6月20日,大批人涌入,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很多人来竞买,牌号被领走了120多个。更多的人是来观摩的。座位不够,很多专家席地而坐。就是这样,还是挡不住人流,我忍痛决定关上大门。

起拍的第一件作品是丰子恺的《一轮红日东方涌》,由1.8万元起拍,你抢我夺,节节攀升,一时难以下槌,直顶到10多万元,加佣金12.65万元才罢手。我们请出谢稚柳上台,敲响了第一槌。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满堂喝彩。此后气氛持续升温,每张画都经激烈拼抢。

真正的高潮发生在102号张大千《晚山看云图》上。记得此作是从60万元起拍的,一路争抢叫到130万元落槌,加佣金143万元成交。这也成为1949年以来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件成交的百万级艺术品。

另一次高潮发生在119号任伯年《花鸟草虫册》上。这本册页共12开,品相极好,估价24万到28万元。拍卖前,时任香港集古斋副经理的张超群先生提出,要一台长途电话供他竞拍时使用,但希尔顿回复无法落实。于是,我就向朋友林伟新先生、赵志华先生各借了一台“大哥大”,解决了大问题。此作一路高潮迭起,直举到95万元,加佣金104.5万元为张先生竞得,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后一计算,两个“大哥大”竟用去国际长途费4500元。

首场拍卖的主力军是境外买家,全场120余块牌,他们占了70%以上。拍卖结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我宣布成交率74.5%,成交总价830万元港币。

第二天,朵云轩四楼小会议室桌上一叠一叠的现金堆成了一座小山。而更多的物主纷纷前来送货,要求参加下届拍卖会。

(摘自《绍兴路:出发与回望》 祝君波/文)

猜你喜欢

谢稚朵云轩大哥大
壮心高华
——谢稚柳、陈佩秋学术艺术大展
谢稚柳的书画鉴赏交友史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火星是个大哥大
朵云旧藏精品呈现朵云春拍
“大哥大”史话
朵云轩复刻百年图史
谢稚柳与张大千的艺林佳话
非遗视觉:朵云轩木版水印
长大了怎么得了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