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扩内需摆首位,有何深意?

2025-02-10张利娟

中国报道 2025年1期
关键词:扩大内需消费政策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老街是宝鸡夜生活的聚集地,吸引着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九项任务之首。相比去年,这一政策排序发生了变化。

为何位列首位?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全方位”就是要从原材料生产与供应、生产技术升级、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参与、人才培养、人口增长、产品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与货币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就业政策、对外经贸合作等全领域入手,通过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实现全方位的需求扩张。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九项重点任务之首,是根据我们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进行的。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国民经济循环不畅,这就决定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和首要工作。”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

刘元春强调,这里面的提振,很重要地体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消费专项行动。以往我们在扩消费方面没有专门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全国统一层面的。这次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在消费扩张上面会有更大的力度、更大的范围以及更多的政策工具来进行。

“内需不足是影响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看到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扩大内需,就是因为经济运行中存在需求不足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永军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全方位”表明此轮扩大内需在力度上会更强,在范围上会扩大。

张永军同时指出,202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2024年我国经济能够实现5%左右的增长,外部需求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较高,但是从2025年的形势判断来看,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加上美国总统换届带来的关税政策变化,有可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2025年外需可能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此外,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来说,扩大内需也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有效途径。扩大内需实际上还有利于提高各类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有利于提升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张永军补充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指出,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消费发挥着最为重要的枢纽作用,如果消费提振不上去,那就会成为双循环发展的一个堵点。

还需找到新增长点

2024年以来,我国已经出台了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24年前10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9万亿元,同比增长3.5%,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9.9%,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截至2024年10月15日,有超过2000万名消费者申请参与家电以旧换新,其中1013.4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八大类家电产品1462.4万台,带动销售额达到690.9亿元。而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11月,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8.7%,较零售业总体增速分别高11.4和14.2个百分点。

需求侧的复苏对生产的拉动力度仍在持续上行,既激发了各行各业增长的内生动力,也为以需求促发展的政策方向注入更大的信心。国家统计局2024年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生产指数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2.4%,连续三个月处在扩张区间并保持上行趋势。

“要使国内需求持续扩大还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张永军告诉《中国报道》记者,第一,扩大内需针对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比如,目前扩大消费主要针对的是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2025年可能会面向更多的消费品,而且要将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一个重要途径和抓手。第二,扩大内需不仅要扩大消费,还要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我国投资增长不够快,2025年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这其中除了设备更新等政策,还要出台一些鼓励研发、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第三,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扩大有效需求。比如2024年我国对很多国家采取了免签政策,很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也扩大了境内的消费需求,这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一个途径。

2024年12月14日,在南京新街口商圈一大型电子商城内,到处都可看到“江苏省3C 数码产品补贴专项活动”和“享政府补贴15%”的内容。

“首先要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王孝松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其次,继续深化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只有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他们才敢于消费。”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此,王孝松建议,增加各种就业机会;给贫困群体发放一些补助补贴;鼓励青年人创业就业;政府提供一些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平台,提升就业信息的传递能力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审、教授陈小亮表示,要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关键在于构建和完善有助于扩大消费与投资的长效机制。对消费而言,构建和完善居民消费长效机制,促使居民获得稳定收入从而“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从而“愿消费”,这样才能全面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投资而言,建立和完善投资长效机制,促使企业有充足投资空间从而“能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从而“敢投资”、有稳定预期和信心从而“愿投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还要加强稳定政策与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配合,这样才能为消费和投资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快构建消费与投资长效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一是要抓住关键人群提升消费能力意愿。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二是要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改善收入预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从而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三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和环节提升消费层级。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从中高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时,居民消费从商品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服务消费占比超过商品消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速超过整体消费增速。四是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文化、旅游、娱乐等休闲服务业发展,丰富优质的服务消费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消费需求。

相关部委布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出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纷纷表态,2025年做好相关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4—2025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2025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锚定既定目标任务,敢于攻坚克难,持续狠抓落实,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具体包括,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2024年12月19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商务工作“三个重要”定位,把扩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更多务实举措,持续释放消费潜力。

何咏前指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真金白银的实惠;创新举办商旅文体健融合的促消费活动,扩大服务消费,不断丰富服务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将持续加力,加快出台推进首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发展冰雪经济、银发经济,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何咏前还提到,商务部将改善消费条件,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深入实施县域商业三年行动,推进“千集万店”改造提升。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预计2025年消费市场总体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何咏前说。

2024年12月7日,广西南宁市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东盟国际车展吸引大量顾客。

猜你喜欢

扩大内需消费政策
扩大内需居2023年经济工作重要任务之首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政策
政策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助企政策
政策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