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实证分析研究

2025-02-07莫灿张帆

今传媒 2025年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满意度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职院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做好红色文化教育,需要在校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为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满意度,本文以满意度模型和理论为基础,构建以价值认同、认知认同、行为认同、情感认同、满意度为变量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25. 0和Amos软件进行分析,发现四个认同变量都与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应建立在这四个认同上,促使大学生自主积极学习、保护、传承红色文化。

关键词:满意度;高职院校;红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122 (2025) 01-0124-05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数字化背景下的广州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研究”(202235409); 2023年度广州市教育局质量工程项目:“红色文化传承视角下图形语言分析研究”(2023QTJG075); 2024年度广州航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红色纪念馆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S20240172); 2024年度广州市教育局质量工程项目:“基于OBE理念的《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2024YBJG049)。

一、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创新思政教学模式,着力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同感,目的是让红色文化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

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反映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本文以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主体,对已有的满意度模型做出合理修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25. 0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满意度,为高校改进红色文化教育方法提供借鉴。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基本概念

1.满意度

满意度理论起源于营销学领域。1965年,卡多佐提出顾客满意度理论概念,指出提高顾客满意度能激发顾客的复购行为,增加客户黏性。20世纪90年代,学生满意度这一概念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探讨。学者奥斯汀认为,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经历和对高校教育价值的满意程度;学者奥利弗认为,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对高校教育相关结果和经历的评价[1-2]。

我国学者对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对象各执一词。以“高校学生”为主体、“满意度”为内涵,学校教学管理[3-4]、学校服务[5-6]、学校课程[7]、教师教学行为[8-9]等都成为我国学者调查高校学生满意度的研究客体。因此,本文以前人的理论和模型为基础,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主体,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为客体,调查和分析高职院校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

2.认知发展理论和认同

人们自我认知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对自我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心理学家西里尔·伯特认为,“认知”是一个人在理解客观世界时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的统称。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建构过程。以二者的理论为基础,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学习活动能受到内在动机的强化,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即知识同化。大学生在建构自我和社会认知上,需要高校通过教育和训练进行引导,增强他们对自我和社会身份的认同。

3.国家认同和情感认同

国家认同是人们对所属国家身份的理性认知和情感依赖[10]。社会的稳固存在与发展,必须根植于某种共同的价值体系[11]。对大学生而言,国家认同是在自我构建中寻求同一性和归属感的最终定位,他们能够通过客体将自我身份与其他身份相匹配,从而构建一个强大而完整的自我。

从微观上看,情感是人的意识的基本形式。从宏观上看,情感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它能帮助个体构建自我与集体的关系。红色文化能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信念感和自豪感。

4.交互决定论和行为认同

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冻结-改变-重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交互决定论。该理论强调个体行为是由个体因素、所处环境和行为结果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同样,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和认知也会影响其行为交互。

(二)理论假设和研究模型

本文将满意度设置为因变量,将价值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设置为自变量,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对满意度的影响。

在价值认同对满意度的关系上,万建国等学者利用ACSI理论和模型证实“学习期待”能够通过感知价值对教学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吴水龙等学者运用顾客满意度理论证实顾客感知价值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价值认同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

在认知认同与满意度的关系上,顾雅青等学者发现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能对其满意度和忠诚度直接产生正向影响。王鹏飞等学者利用认知重评策略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证实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多人相关实验,本文提出假设2:认知认同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

在情感认同和满意度的关系上,杨淼甜等学者以“期望-实绩”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测量分析,得出结论为游客情感对游客满意度存在正向显著影响。邱晔等学者探究不同产品体验对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得出结论为情感体验对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具有强烈的预测作用。故本文提出假设3:情感认同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

在行为认同和满意度的关系上,蔡文伯等学者借助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了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发现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切实影响教学满意度。陈家良等学者通过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发现,学生上课积极性对教学质量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故本文提出假设4:行为认同正向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

根据已有论证与满意度模型理论,构建模型如图1。

三、量表设计和数据来源

参考相关调查问卷,结合具体情境,本文设计了测量问项,并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测量。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填卷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五个板块: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价值认同,满意度。

为了使数据更加准确,在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职院校发放并收集问卷,共获取数据2026份。数据获取时间为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5月9日。为增强数据的有效性和代表性,剔除答题时间少于60秒或所有变量问项选择无差异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共1736份,有效回收率为85. 69%。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使用SPSS25. 0和Amos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样本中女性占比54. 26%,男性占比45. 74,性别比例较为合理;家乡所在地东部占比为22. 87%,南部占比为65. 78%,西部占比为4. 38%,中部占比为6. 97%,家乡在南部地区的样本占比最高。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样本的特征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由表1可知,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的主成分中,最大主成分的占比为22. 461%,所有主成分的累计占比为67. 478%。这表明虽然没有主成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整体的主成分能够解释较大的方差,且累计占比超过60%,这在统计上可接受。由于最大的主成分的方差解释比例低于40%,因此认为这个量表不存在显著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

信度是指量表内部一致性的程度,用来衡量样本回答量表题目的可靠性,通常使用Cronbach’s α系数来评估。该系数小于0. 6表示信度较差,在0. 6至0. 7之间表示可接受的可靠性,在0. 7至0. 8之间表示信度较好,大于0. 8表示高可靠性。

表2结果显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 957,每个变量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 8,表明问卷的每一项目信度水平很高,具有可靠性,能进行下一步验证工作。

效度是指量表在测量特定特质时所表现出的有效程度。进行因子分析前,需通过KMO和Bartlett’s Test的评估,并利用因子分析验证问卷能否有效测量研究假设,即验证量表的效度。由表2计算得出, KMO值为0. 960, p值小于0. 05,超过0. 8的阈值,表明研究数据具有高度的可靠性,适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发现各量表的KMO值均超过0. 8,且因子载荷均大于0. 5,这充分证明了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为后续的分析验证假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路径假设与分析检验

由表3可知,认知认同对价值认同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 030,小于0,且该路径呈现0. 05的显著性,说明认知认同会对价值认同产生明显的负向影响关系。

情感认同对于价值认同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 317,行为认同对于价值认同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 551,这两个影响路径都呈现出0. 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会对价值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认知认同对满意度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 0. 080,情感认同对满意度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 063,行为认同对满意度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 247,价值认同对满意度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 503,且路径都呈现出0. 01水平的显著性,说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价值认同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四)回归模型检验

1.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对价值认同的回归分析

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作为自变量,价值认同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公式为:价值认同= 0. 002-0. 026?认知认同+0. 320?情感认同+0. 597?行为认同。从表4可知,模型R方值为0. 662,表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能够解释价值认同的66. 2%变化原因。经过F检验后,发现模型完全通过(F=565. 618, p= 0. 00),即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中至少有一项能对价值认同产生影响。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均小于5,这表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D-W值在数字2附近,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没有关联关系。总的来说,此模型效果较好。

最终分析得出:认知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026(t=-1. 823, p=0. 068>0. 05),表明认知认同不会对价值认同产生影响关系。情感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320 (t = 13. 615, p= 0. 000<0. 01),行为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597 (t=23. 853, p= 0. 000<0. 01),表明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均会对价值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2.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对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作为自变量,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表5可知,根据模型公式(满意度= 0. 078+0. 057?认知认同+0. 234?情感认同+0. 586?行为认同), R方值为0. 552,表示满意度的55. 2%变化原因来自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经过F检验后,发现模型完全通过(F=354. 795, p=0. 000<0. 05),说明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中至少有一项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在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时,发现所有变量的 VIF值均小于5,表明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同时, DW值接近2,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独立无关联,模型的整体效果较为理想。

最终分析可知,认知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057(t=3. 324, p=0. 001<0. 01),情感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234 (t= 8. 385, p = 0. 000<0. 01),行为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586 (t = 19. 690, p = 0. 000<0. 01),表明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均对满意度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

3.价值认同对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将价值认同作为自变量将满意度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公式为:满意度= 0. 447 + 0. 796?价值认同。从表6可看出,模型R方值为0. 595,这表示价值认同会对满意度产生影响关系。同理,运用上面方法,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小于5, D-W值在数字2附近,因此模型效果较好。最终分析可知:价值认同的回归系数值为0. 796 ( t = 50. 278, p=0. 000<0. 01),表明价值认同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总结分析得出:四个假设皆成立,价值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都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五、结 语

为了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给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满意度理论和模型为工具,以李克特量表为样板,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后使用SPSS25. 0和Amos软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价值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对满意度的影响上,问卷结果与假设相符,都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高职院校要完善本土文化课程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满足大学生对课程的期望和认可。各高校要从价值、认知、情感、行为四个层面着手,提高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关注。

第二,认知认同是价值认同的基础。高校应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抓好“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构建多方位红色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同。高校还应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强化红色文化环境营造和情感渲染,引导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调适,逐步内生性建构对红色文化的认可和支持,做到知行合一。

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采样范围不够广,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主,不能全面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的情况。因此,今后应将此次实证调查方法运用到更大范围,完成“地图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满意度调查,为各大高校改进本土红色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满意度,为我国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Astin A W.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u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M].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3.

[2] Oliver R L,Desarbo W S. Processing of the Satisfaction Response in Consumption:A Suggested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roposition[J]. Journal of Consumer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 and Complaining, Behavior,1989(2):1-16.

[3] 陈飞,曾欣虹.学生满意度视阈下高校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2(22):43-45.

[4] 郭莉,彭程辉.高校实践教学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20):6-9.

[5] 王一涛,严纯顺.民办高校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及提升路径[ 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2,22(6):9-19.

[6] 杜晓彬,郭晓斌.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学生满意度实证研究[J].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1,36(4):67-73.

[7] 刘方媛,王双月,张永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课堂互动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机理[J].公关世界, 2021(24):34-35.

[8] 蔡文伯,刘俊丽.教学满意度: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哪个影响更大?———基于4585位大学生调查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22(5):63-69+103.

[9] 邢磊,马莹,王竹筠,等.满意度说明了什么———学生评教视角下“教”和“学”的关系[J].江苏高教, 2022(8):77-83.

[10] 韩丽颖.青少年国家认同的主体基础、发展趋向和教育进路[J].中国青年研究,2021(4):38-43.

[11]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蒲隆,赵一凡,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09.

[责任编辑:喻靖雯]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高职院校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红色文化书籍的历史及装帧的特色审美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