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央视主持人大赛浅析当前主持人的能力建构

2025-02-07阎宏亮王晟钦

今传媒 2025年1期
关键词:融媒体主持人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了媒介革新,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重塑了媒体传播的形态。这对主持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主持人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以适应观众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需求。央视主持人大赛自创办以来,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不断为主流文化传播注入新生力量。本文通过分析中央广播电视台2023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2023主持人大赛)的创新之处和选手特点,探讨新时代对主持人能力的新要求和优化路径,旨在提升主持人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主持人;央视主持人大赛;主持人专业能力;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122 (2025) 01-0049-05

一、引 言

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不仅要适应新传播媒介变化,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国内顶尖的主持人选拔赛事,其赛程设置和主题导向反映了主流媒体对主持人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大众能够随时随地多渠道地获取信息,这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了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传统媒体要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寻求转型升级,逐步构建起新的传播生态。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的十周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1]。目前,传统媒体正积极与新媒体融合,通过移动端、电视等多个渠道传播信息。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广播电视人才需求的增加,推动了主持人选拔节目的兴起。央视主持人大赛自1988年创办至今,始终紧扣媒体发展脉搏,并在2019年和2023年赛事中,注重考查选手的综合素质,致力于为新时代播音主持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央视主持人大赛与中国媒体发展时间对比见图1。

二、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变化

通过梳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的发展历程(见表1),该赛事紧跟时代潮流,并且在每一届的比赛中不断融入新元素,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台2019主持人大赛(以下简称2019主持人大赛)和 2023主持人大赛尤为突出。大赛的考题设计不仅积极响应了国家政策导向,还融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着重考查参赛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也重视他们的现场应变能力、实践经验以及把国家大政方针融入答题内容时的语言组织能力。

以上信息表明,在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需要适应角色的多维转变。首先,主持人由传统的单向传播者转变为互动交流者,不仅要具备口语表达和节目策划能力,还需掌握与受众的互动技巧。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新的社交平台出现,这就要求主持人能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积极打造并有效管理个人品牌。最后,信息消费习惯的碎片化和个性化要求主持人在节目创新方面具备更高的契合度和创造力。

三、2019和2023央视主持人大赛的对比分析

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主持人选拔标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选拔要求、侧重点以及方式等方面。主持人需要适应这种变化,通过提升自身能力来满足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是国内比较权威的主持人赛事,旨在甄选出当下优秀的主持人,服务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三台整合组建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是合并之后的第一届赛事(赛程图如图2),以高效赛制、选手实力、专业评委、正能量内容及融媒体创新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2023主持人大赛延续了上届主持人大赛的赛段设置和考核内容(赛程图如图3),同时又做出了新的改进。一是打破了专业类别限制,注重考核选手们的综合素质;二是在最后一个赛段,以两场比赛综合得分来角逐出最后争夺金奖的选手,晋级的6名选手根据题目中的空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填写答案进行即兴表达;三是使用现场道具来进行即兴表达;四是晋级的3名选手根据题目给出的:一句话、一座城、一个人、一首歌、一扇门、一个字、一道题、一双手、一盏灯等9个词,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作为一名合格主持人必备的条件。

2023主持人大赛年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观看完节目后,观众最直观的感受是“新鲜”。多数选手特别年轻,是在读研究生和刚参加工作的。这种新鲜的面孔、新鲜的表达方式,正符合2023主持人大赛的主题“奋斗有我,新声绽放”,我们需要“新”的声音。

2023主持人大赛在经典节目考核赛段,沿用了上一届文艺类的部分节目。同时,加入了《央young之夏》(主播新媒体才艺秀节目)、《山水间的家》(文旅探访节目)、《中国书法大会》(书法文化节目)、《中国考古大会》(考古空间探秘类节目)、《中国短视频大会》(短视频评选节目)、《CMG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电视类奖项颁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典籍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古画文化节目)、《一馔千年》(饮食文化探索节目)、《乘着大巴看中国》(移动演播室直播节目),作为2023主持人大赛的实战考核节目。由此得出, 2023年主持人大赛更注重弘扬中华文化、紧跟时代潮流、传播中国声音。

此外, 2023主持人大赛注重布局新媒体阵地、加入了直播的环节,增强了观众与主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如,实战考核节目《央young之夏》以央视主播为主角,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展现了总台主播的人格魅力。

2019和2023主持人大赛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赛事,创新使用了AI技术,形成了大众评审团的虚拟形象,实时参与评审打分。通过分数能直观地了解观众喜欢的主持人类型。两届大赛都采用了专业评审团进行评分,专业评审团评分占60%,大众评审团占40%,保证了专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和观众参与度。与2019主持人大赛相比, 2023主持人大赛在评审机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体现了评审标准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提高了比赛的互动性和观赏性。同时,评审过程中还融入了XR、AR等创新科技手段,辅助舞美效果的呈现。这使得比赛更加贴近观众需求,更加公平公正,更具挑战性和吸引力。

四、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

融媒体时代,要求主持人具备扎实的播音主持基本功,持续加强发音、语调、语速等基本功的训练,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注重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感染力,使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并感受到节目的情感。此外,还要求主持人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开拓视野;紧跟时代潮流,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确保在节目中能够引经据典、言之有物。根据我国主持人的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以下路径,旨在帮助主持人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学识渊博和技能过硬:成为专家型主持人

“专家型主持人”成为新趋势,反映出受众对主持人有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需要扩展知识储备,尤其是在自己主持的相关领域持续深耕。比如,董卿和撒贝宁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专家型主持人的典范。他们在节目中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逻辑思维,为观众带来高质量的观看体验,树立了主持人行业的新标杆。

此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主持人———“制片主持人”,他们不仅负责节目的策划,还承担主持任务。制片主持人必须具备深厚的学识和过硬的技能,能够在节目制作中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跨屏沟通和共情交流:成为互动型主持人

在融媒体背景下,主持人要从“我播你听”向互动沟通转型。例如,康辉在其Vlog中呈现的生活化表达,通过亲切的语言和微笑,使观众看到他的另一面。此外,他通过直播互动和跨屏交流,与受众即时互动,赢得了广泛好评。

在2023主持人大赛中,经典节目考核环节引入了22个全新节目,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3个直播类节目。直播节目的加入,对主持人的跨屏互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直播过程中,实时弹幕信息成为了反映受众需求的重要渠道。互动型主持人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以便与观众进行有效互动,充分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成为节目录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直播弹幕和互动,主持人不仅能及时获得受众的反馈,还能让节目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可以说,主持人的互动技巧和应变能力在直播节目中尤为重要,他们需要在直播的每一刻都保持高度的专注并灵活应对,以确保节目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

(三)适应变化和主动求变:成为创新型主持人

目前,节目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主持人成为节目的核心角色,承担着带领观众深入节目、传播节目意蕴的任务。以文艺类节目为例,在2023年主持人大赛经典节目考核环节,《典籍里的中国》聚集中华优秀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采用“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以及书中的闪亮故事。节目设立了“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两个场景,融合了舞台剧的形式,这就要求主持人不能再局限于主持这单一身份,而是要突破传播主持的窠臼,创新在节目中的身份定位,扮演节目内容所需要的新角色。参赛选手严尚嘉在经典节目考核中扮演了“当代读书人”角色,在短短3分钟的考核中带领观众向先贤求问。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身份定位也会随着节目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主持人具备求变的精神,即时适应调整,这样才能跟上节目创新的步伐,让节目内核得到更好呈现。

此外,主持人还需要学习新技术并将其运用在节目中。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一支高质量的新型主持人队伍成为媒体突出重围、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打造新型主持人队伍,不仅需要主持人提高融媒传播意识,增强全媒体业务技能,也需要媒体平台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在融合改革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通过制度建设、行动落实全面推进新型主持人队伍建设[2]。

(四)魅力展示和风格塑造:成为个性化主持人

个性魅力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具有鲜明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不仅能够增加节目的吸引力,还能强化节目品牌。比如,金星在脱口秀节目《金星秀》中凭借犀利的观点和敢说的个性吸引了众多观众;撒贝宁在其主持的节目中展现的诙谐幽默、博学多才和独特的主持风格,也体现了他的个人魅力,并形成了品牌。

主持人要通过融媒体平台展示多元形象,使个人风格更加立体丰满,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向观众展示了真实的自己,也让公众有机会全面地了解自己。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沉淀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自我升华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结 语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提高节目质量、扩大节目影响力、满足受众需求以及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和受众的接受程度,具备专业素养、较强沟通和应变能力的主持人能够把握好节目节奏,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形象和风格也成为了节目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主持人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主持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多样化的节目形式和表达方式满足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同时,还要形成个性化主持方式,创新传播手段,以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和节目的吸引力。综上所述,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中的专业能力建构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竞争力,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01).

[2] 国家广电总局扎实推进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J].中国有线电视,2022(1):102.

[3] 朱媛媛.论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170+172.

[责任编辑:宋嘉乐]

猜你喜欢

融媒体主持人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