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烫伤没有很“烫”却很“伤”

2025-02-06王健

祝您健康 2025年2期
关键词:王大妈烧烫伤神器

冬末春初,天气依旧冷飕飕,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家庭艾灸盒仍然是很多中老年人养生、保暖、理疗的“好朋友”。然而,这些看似无害的小物件,一旦使用不当会变成“隐形杀手”,轻者烧烫伤脱层皮,重者引发火灾造成生命危险。

一觉睡醒,脚底起了个大疱

55岁的王大妈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每晚睡觉前,王大妈都会把“暖宝宝”贴在左右脚底,再套上羊毛袜睡觉。这天早晨,王大妈还没睡醒就感觉脚底隐隐作痛,把“暖宝宝”轻轻揭开一看,脚底被“暖宝宝”烫出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琥珀色大水疱。担心水疱破了会感染,王大妈赶紧来医院就诊。

“取暖神器”温度不高损伤却不小

以前,人们烧烫伤多是接触火焰、开水、热油、热汤等高温物体之后形成的。现在市面上,很多“取暖神器”温度并不高,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忽略了低温烫伤的危害。

当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44℃的物体,就会造成组织损伤。开始时,大家可能不会觉得“很烫”,反而感觉温温热热很舒服,但经过若干小时“温水煮青蛙”式的取暖,热损伤由浅入深逐渐从表皮层侵犯到真皮层,甚至达到皮下组织、肌肉,最终就造成了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常发生在人体下肢,这是因为下肢感觉相对迟钝,皮肤对低温带来的疼痛刺激不敏感,可能在不知不觉间被烫伤了。因此,老年人、婴幼儿、长期卧床者、糖尿病患者或感觉不灵敏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什么是“低温烫伤”

热力烫伤是烧伤的一种,烧伤一般分为三个度,I度、Ⅱ度(又可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和Ⅲ度,而低温烫伤常常为深Ⅱ度或Ⅲ度的深度烧伤。一般要2—3个月才能愈合,严重的则需要手术治疗,且多伴有瘢痕增生。Ⅲ度烧伤在愈合过程中,感染几乎不可避免,即使伤口愈合后也免不了留下明显的瘢痕,需要到整形科进一步治疗。

通常,低温烫伤的痛感并不明显,因为深度烫伤后神经末梢坏死,人们不易察觉痛感,加之早期的局部症状不明显(内部的组织损伤已较深),所以低温烫伤这个问题经常被患者忽视,错过治疗时机,造成伤口的迁延不愈及严重的瘢痕增生。

低温烫伤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3点:

(1)皮肤发红:出现红斑是低温烫伤最常见的表现,属于I度烧伤。有的人贴“暖宝宝”久了,取下后皮肤会发红,就属于低温烫伤。

(2)皮肤出现水疱:这是低温烫伤的进阶表现,属于Ⅱ度烧伤,根据水疱的大小、烫伤的深度还可以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

(3)皮肤出现焦痂改变:这是低温烫伤导致的深度损伤表现,属于Ⅲ度烧伤。受伤局部区域皮肤发干变硬,没有弹性,疼痛感不明显。

"六字口诀快速处理“低温烫伤”

遇到低温烫伤,请记住“一冲、二消、三送”六字口诀。

一冲:一旦发生低温烫伤,立即停止接触热源,再用冷水冲淋或浸泡烫伤部位至少30分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时不能用冰水或冰块冷敷、防止冻伤,水流不宜过急,以免对烫伤创面造成二次伤害。

二消:降温过后,如果有水疱,不要自行把水疱戳破,最好请专业医生进行处理。如果出现小面积破溃,可以使用碘伏进行创面消毒或涂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

三送:低温烫伤创面较深,建议由专业医生处理,评估伤口情况,进行清创、抗感染和植皮等治疗措施。烧伤治疗只有尽快获得最佳治疗,才能使创面尽快愈合。

发生烧烫伤,这些急救措施不可用

日常生活中,不慎发生烧烫伤,很多人下意识会想到抹牙膏、涂麻油、涂酱油等急救“偏方”。千万要注意,这些“偏方”既不能信,更不能照做。

(1)不可涂抹牙膏、油脂、酱油等:事实上,在伤口上涂抹牙膏等只会产生清凉感,造成已降温的错觉,还会污染伤口,引发感染,更会给后期医生处理伤口增加难度。

(2)不可自行将水疱挤破:将水疱挤破容易造成伤口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处理。如果水疱已经破损,不要把水疱皮撕掉,而是让它覆盖在创面上,然后及时到院内接受清创。

(3)不可强行去除衣物:发生烧烫伤后,如果直接强行脱去衣物,很可能将表面的皮肤一起撕下来。这样做可能会造成伤口严重感染并留下瘢痕,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正确使用“保暖神器”,避免被烫伤

因糖尿病、脉管炎、脑卒中后遗症等神经末梢感觉迟钝的患者及老年人、皮肤娇嫩的儿童、醉酒及残障人群,在使用取暖产品时要格外小心,避免低温烫伤,以免发生深部组织的坏死,让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日常使用“保暖神器”须注意:

(1)控制热源温度和接触时间:避免使用过热的取暖设备,并尽量缩短与热源的接触时间。在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时,应避免长时间持续使用。

(2)正确使用“取暖神器”:在使用取暖设备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姿势。在使用热水袋时,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可在外面加隔热套或经常更换取暖姿势,以避免某一部位长时间受热。使用“暖宝宝”时要隔着衣服贴,不能直接贴在皮肤表面,以免灼伤皮肤。

(3)注意保护易受伤害的部位:足部、腿部和腹部等部位容易受到低温烫伤的伤害,因此应特别注意对这些部位的取暖措施。

(4)定期检查取暖设备:在使用取暖设备之前,应先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确保没有破损或漏液等情况。此外,还应定期清洗和消毒取暖设备。使用电热毯等取暖设备时,要购买合格产品,使用时不要折叠,控制使用时间,做到睡前打开、睡时关闭等。

(5)注意个人体质差异:不同的人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取暖设备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差异,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温度和接触时间。

(编辑""王""幸)

猜你喜欢

王大妈烧烫伤神器
聊一聊小面积烧烫伤门诊创面护理
您必须掌握的烧烫伤急救知识
古代降暑“神器”
夏日谨防烧烫伤
我们班的“王大妈”
美肌自拍神器 一拍就有大长腿
自拍神器
鸡蛋清能搞定烫伤不留疤?
真的怕了
一条重感情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