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个动作加速“轻偏瘫”康复

2025-02-06楼志来

祝您健康 2025年2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误区

天气寒冷,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一边手、腿和另一边相比稍感无力;吃饭的时候,勺子拿不稳;起床穿衣系扣子时,手一直在发抖;经常出现手麻、脚麻的情况;有时候,讲话会突然说不清楚……小心,出现这些情况,预示你可能患上了轻偏瘫。

什么是轻偏瘫

冬季天气寒冷,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等疾病高发,脑卒中发发病率还在上升,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脑卒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脑卒中患者救治及时保住了性命,但出现了卒中后遗症:偏瘫。程度较轻的偏瘫,即为轻偏瘫。

关于轻偏瘫的8个误区

轻偏瘫相较于严重偏瘫症状较轻,但它仍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深远影响。然而,许多患者和家属对轻偏瘫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导致潜在的健康风险和生活困难加剧。

误区一:轻偏瘫通过打针吃药就能好

很多患者以为通过打针、吃药的方式就能够改善偏瘫症状。对于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堵塞导致大脑细胞不可逆的坏死,出现偏瘫最常见,而康复治疗才是目前对“中风”偏瘫、言语障碍、呛咳及吞咽时候困难等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误区二:康复就是单纯的活动肢体

很多轻偏瘫患者认为康复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活动一下肢体。这其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想法,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一个比较有针对性的方案,由治疗师进行指导性锻炼,可以具体到对身体的某一肌肉的训练。

误区三:康复是后期工作,可有可无

由于对康复了解不够,部分患者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并认为只有当患者神志清醒、能够起坐及进食后,才能开始康复锻炼。其实,偏瘫的康复应尽早开始,在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的48小时后,就应该循序渐进地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误区四:康复主要就是肌力训练

许多患者和家属认为,脑卒中偏瘫就是肌无力,可以通过在家里或去健身房自己练握力器或拉力器来恢复肌力。殊不知,脑卒中偏瘫不仅存在肌力的问题,单纯的肌力训练根本不足以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因此,脑卒中偏瘫康复的目的不是以恢复肌力为标志,并且过早开始肌力训练不仅无益于康复,有时反而会加重肌痉挛,从而影响康复进程。

误区五:不注重基本动作训练,强行练习走路或爬楼梯

有些患者和家属比较心急,患肢略微能活动,就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由几个人牵着、拉着患者开始走路或爬楼梯,进行强化训练。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方法不可取。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漠视患肢运动模式所处的阶段,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膝关节,引起疼痛并加剧固化错误模式,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误区六:过分依赖他人,过度被动治疗

患者发病后容易变得敏感而脆弱,表现为对医生和家属过分依赖,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或家人的按摩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其实不然,对脑卒中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治疗更重要。康复的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要求患者“主动参与”。

误区七:未把康复贯穿到日常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偏瘫患者在医院里训练时,能保质保量地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训练项目,但是回到家中就忘了医生所教的,未能把康复动作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患者在医院里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而肢体功能的恢复过程又是缓慢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反复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复到一个相当的程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靠患者把康复训练的动作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才有可能加快康复进程,巩固康复的效果。

误区八:坚持康复可恢复到完全正常

脑卒中后,患者或多或少会遗留一些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就是说,即使我们及时做了正确的康复训练,机体的各项功能可能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康复的意义在于改善机体功能,提高生活的质量。

抓住轻偏瘫的黄金修复期

轻度偏瘫患者康复黄金期在脑卒中后早期阶段,尤其是发病后的3—6个月。此时,神经系统可塑性较强,受损大脑区域有更大能力进行自我修复和重建,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

康复的时间节点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急性期康复(发病后0—2周内):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身体状况相对不稳定,康复训练的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压疮、关节僵硬等。这一阶段,轻偏瘫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床边运动,如轻微的被动或主动肢体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2)早期康复(发病后2周到3个月):这是康复的关键期,也是神经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专业康复训练应尽早开始。此时的康复目标是恢复肢体力量和运动功能,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中期康复(发病后3—6个月):此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进入稳步阶段。持续的康复训练仍可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肢体功能,尤其是精细动作和复杂的日常活动。

轻偏瘫患者在这一阶段可进行更高强度的功能性训练,如行走、跑步、上下楼梯等运动,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晚期康复(发病后6个月到1年):此时神经可塑性虽有所减弱,但康复训练仍然对功能改善有帮助。此时,康复的重点是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并通过个性化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8个动作加速轻偏瘫康复

(1)被动关节活动:①手臂被动活动,由健侧手帮助偏瘫侧手臂进行上举、外展、内收等动作;②腿部被动活动,坐椅子上,利用健侧腿帮助偏瘫侧腿进行弯曲和伸展。

(2)主动关节活动:手臂、腿部屈伸运动,即坐在椅子上,尽量抬起和伸展偏瘫侧手臂、腿部,保持数秒后缓慢放下。

(3)握力训练:①握拳练习,将手指紧握成拳,保持几秒后放松;②挤压橡皮球,即用偏瘫侧手挤压软橡皮球,增强手部力量。

(4)平衡和协调训练:①坐位平衡训练,坐在椅子上,试着在不倚靠椅背的情况下坐稳,保持几秒钟;②单腿站立,在安全的环境下,逐渐增加单腿站立的时间,另一个腿稍微抬起。

(5)直腿抬高练习:仰卧在床上,将偏瘫侧腿直直地抬起,保持几秒钟后缓慢放下。

(6)步态训练:①踱步练习,在安全的空间内,尽量慢慢地踱步,注意步伐的均匀和稳定;②高抬腿走路,尝试在室内走路时,抬起偏瘫侧的腿部以提高步幅。

(7)坐站练习: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面,尝试用偏瘫侧腿部力量站起,然后慢慢坐回椅子上。

(8)手指精细动作训练:尝试用偏瘫侧手捡起小物品,如豆子、积木等,进行抓取和放置练习。

轻偏瘫患者应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和康复评估。在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训练时,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如疼痛加剧、肌肉痉挛、关节僵硬、肢体水肿或体位不适等,应立即停止训练并找医生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康复进展缓慢或停滞不前,可能需要调整康复策略,建议前往医院咨询。

(编辑""周逸宁)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误区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冬季洗澡的误区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