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5-01-31刘兴贵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规模、趋势和特点,系统分析了行业当前存在的行业集约化程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品牌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治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等一系列对策,旨在推动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健康、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检验检测;高质量发展;质量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品牌提升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志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5.01.055
0引言
检验检测行业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依托,是保障产品质量提升、核心技术突破、绿色低碳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互信的关键支撑,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在检验检测行业经历了从国家垄断到市场化、民营化的转变后,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因而探究检验检测行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现状
1.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民众的质量意识越来越强,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检验检测与认证机构共实现营业收入约5200亿元,相较于2022年增长10.32%。根据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国际龙头企业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BV)估算,检验检测服务市场规模一般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1%~0.8%,产值占比与国家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程度成正比关系。2023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GDP的占比为0.41%,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进一步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检验检测产业有望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1.2行业集约化程度低
尽管检验检测行业的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但该行业的集约化程度仍然较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23年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机构有71家,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机构有685家,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机构有1565家。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第一的华测检测,其收入份额占比为1.08%,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排名前10的合计收入份额占比为6.69%。另外,从检验检测机构员工人数看,小微型机构在行业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其中员工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高达96.49%,这一比例在近几年中并未有显著变化。这反映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是规模较小、服务能力有限的机构。这类机构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实现规模经济,只能通过价格竞争来获取市场,从而影响了整个行业的集约化发展。
1.3机构同质化竞争严重
在当前的检验检测行业中,同质化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行业内多数机构规模较小,服务能力相似,能力重复建设严重,市场上的竞争往往集中在价格和服务速度上,缺乏差异化的服务和创新能力。这种现象限制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另外,同质化竞争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如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服务质量,通过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各主管部门监督抽查100家具有国家级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其中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有30家,占比达30%。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1.4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创新是推动检验检测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的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有所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截至2023年底,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仅为5.04%,这表明行业内大多数机构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能力不足。此外,科学仪器作为检验检测行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存在国产化率不足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国产仪器当前面临整机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较低,功能部件和附件性能不足,可靠性、稳定性不足,以及智能化、适应性不好等问题[2]。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对于进口仪器的依赖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5品牌公信力不足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中,品牌的力量尤为显著。它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还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为消费者和合作伙伴提供识别和信任的依据。然而,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在品牌公信力建设方面的现状并不乐观。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中仅有1537家拥有注册商标,占比仅为2.9%。此外,根据英国独立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最有价值商业服务品牌100强”显示:SGS、必维、天祥三家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入围,国内机构则无一入围[3]。在国际贸易中,境外采购商往往要求出口商提供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这种市场行为使得国内约73.6%的贸易符合性检测市场被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所占据[4]。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在国际品牌公信力方面的不足,不仅严重限制了其业务的国际化拓展,也对我国高端制造业产品的海外市场竞争力构成了不利影响。
2我国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2.1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治理
政府在推动检验检测行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相关部门为推动质检体系与国际接轨,先后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关于深化检验检测机构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体系内检验检测机构转企改制、吸引了大量外资及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然而,随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低价竞争、弄虚作假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行业规范经营、失信惩戒、信用修复、违法追责等方面加强政策制定,同时还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检验检测活动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2.2促进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
第一,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指导思想,政府主管单位应当推动各地政府部门扫除地域和行业壁垒,鼓励公平竞争,促进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第二,国资委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制定体系检验检测机构与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方案,加速国有龙头检验检测集团的打造,避免能力重复建设,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第三,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完善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授权机制。一方面,根据各产业发展阶段和检验检测服务需求的不同,确保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与检验检测服务供给能同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另一方面,完善检验检测机构的退出机制,对于参与恶性竞争和违法失信的检验检测机构,坚决予以停业整顿或取消资质。第四,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应当对检验检测服务业予以豁免,使得技术能力强、综合成本低、品牌信誉更好的大中型检验检测机构能够参与政府200万元以下的检验检测服务采购,促进检验检测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2.3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第一,通过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手段,鼓励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从而提高我国在全球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第二,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应积极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开设检验检测相关专业,实施专业培训计划。此外,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技术创新注入活力。第三,通过加强知识产权意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供法律支持和咨询服务,以及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激励更多的研发投入。第四,扶持国产科学仪器的开发、提升行业自主可控能力。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措施,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同时提升国产仪器的质量标准和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国产仪器的市场竞争力。
2.4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第一,我国应鼓励和支持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活动。通过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还能够确保我国的利益和需求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我国应进一步推动检验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检验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是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的重要手段,双边或多边检验检测结果互认协议的签订不仅能够减少重复检测,降低贸易成本,还能够加快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去”的步伐,提升我国检验检测服务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国内检验检测龙头企业应加强品牌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和良好的客户体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发布国际报告、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等方式,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四,政府和行业组织应搭建平台,促进国内检验检测机构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技术交流、人才培训、项目合作等方式,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整体水平。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治理,促进检验检测行业集约化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质量强国、服务制造强国、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杰,田菊梅,杨迪,等.质量基础设施(NQI)发展的文献计量分析及发展措施[J].中国测试,2023,49(增刊1):24-30.
[2]武丽英.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现状与机遇[J].张江科技评论,2020(5):72-75.
[3]阳雄宇,金献忠,陈建国,等.检验检测行业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中国标准化,2024(15):226-234.
[4]陈岳飞,赵鑫,朱凌瑾.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实然困境与发展对策[J].中国检验检测,2021,29(4):8-11.
作者简介
刘兴贵,男,1989年出生,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经营管理。
(编辑:于淼,收稿日期: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