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紫草和淡竹叶中的挥发油成分
2025-01-31邹宜志欧阳云王彩燕李运成徐小娜
摘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清热凉血药紫草和淡竹叶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化学计量学多元分辨方法,即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紫草和淡竹叶的挥发油成分中分别鉴定出84种和76种化合物,共有化合物38种;定性物质的含量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量的87.41%和44.20%;紫草和淡竹叶中含量最大的物质分别是丹皮酚(46.56%)和抗坏血酸(6.99%)。
关键词:紫草;淡竹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中图分类号:R284.1,O657.63文献标志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977.2025.01.002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0527),桂林医学院人才引进科研项目(20501020028)。
紫草和淡竹叶同属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药,被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紫草主要含有萘醌类、黄酮类、酚酸类、萜类、多糖类等成分[1],具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等功效;淡竹叶主要含有黄酮类、三萜类、酚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等成分[2],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之功效。研究表明,挥发油亦是紫草和淡竹叶中的一类重要活性物质[3-4]。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基于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紫草和淡竹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其质量评价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标准挥发油提取器,岛津2010型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高纯氦气、正己烷和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正构烷烃标准溶液(C8-C20,No. 04070;C21 - C40,No. 04071)购于Fluka Chemika公司,二次蒸馏水(自制);紫草和淡竹叶药材购于北京同仁堂(长沙店)。
1.2样品制备
将药材先置于50℃烘箱中烘干,粉碎,然后准确称取50 g药材粉末,置于5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浸泡3 h,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四部通则“2204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存放在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于4℃的冰箱中,备测。
1.3实验条件
气相色谱:DB-5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3 min,然后以4℃/min升至270℃,再保持6 min;进样口温度为250℃;载气流速为1.00 mL/min;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质谱条件:检测器离子源温度为200℃,接口温度为250℃,质量范围为35~500 amu,扫描间隔为0.20 s。
2挥发油成分分析
2.1定性定量分析
利用Shimadzu GCMS solution工作站,检索标准质谱库确定各个色谱峰的结构。纯物质的色谱峰按条目在NIST05标准质谱库中进行检索比对,相似程度在95%以上认为是同一种物质且定性可靠;重叠色谱峰先利用HELP法进行解析分辨,再将解析出来的质谱与标准质谱进行比对,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结果见表1。




2.2HELP法解析重叠色谱峰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紫草和淡竹叶的挥发油成分亦是如此。在优化的色谱分离分析条件下,两种清热凉血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基本实现了基线分离,总离子流图如图1所示。

再以紫草挥发油保留时间为19.20~19.32 min的色谱峰Q为例。该峰簇的总离子流图(见图2)和二维数据图(见图3)显示该峰簇峰形比较复杂,至少为含有2个化合物的重叠峰,但工作站将其视为1个峰簇,定性为5-(2-propenyl)-1,3-Benzodioxole。采用HELP法解析,先得到该峰簇的演进特征投影图(见图4)和秩图(见图5)。图4显示,两组分的纯组分区域表现为过原点的直线1、2,两组分的重叠区域表现为连接1、2的曲线;图5显示,区域I为组分1的纯组分区域,区域Ⅱ为组分1和2的重叠区,区域Ⅲ为组分2的纯组分区域;采用HELP法进一步分辨,得到解析结果色谱图(见图6)。将解析所得的质谱与标准质谱进行比对,结果组分1因相似度为78.09%而无法准确定性,组分2定性为5-(2-propenyl)-1,3-ben? zodioxole,相似度为93.11%。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二者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0.28%和0.34%。


与峰簇Q的解析过程相似,对紫草和淡竹叶的挥发油成分总离子流图中其他重叠色谱峰均采用HELP法解析。由表1可知,从紫草和淡竹叶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4种和76种成分,共有化合物为38种;定量分析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87.41%和44.20%;在紫草挥发油中,含量最大的组分是丹皮酚(46.56%),其次是正十八醇(5.17%);在淡竹叶挥发油中,含量最大组分是抗坏血酸(6.99%),其次是丹皮酚(6.11%)。
3结束语
中药挥发油成分复杂多样,受植物的生长环境、采收季节、加工工艺、储存条件等因素影响,而提取工艺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挥发油成分存在差异。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多元分辨方法可有效检测中药的挥发油成分。
参考文献
[1]沈晓静,袁文娟,刘佳瑶,等.紫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3,41(11):102-110.
[2]钟奕,马培,孙乐,等.淡竹叶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23,25(10):2221-2228.
[3]杨日福,黄萍萍,丘泰球,等.不同方法萃取紫草中挥发油的比较[J].中药材,2011,34(2):289-293.
[4]杨海军,赵光瑞,石芸,等.淡竹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J].食品与药品,2023,25(1):36-39.
作者简介
邹宜志,男,2001年出生,学士,研究方向为健康相关物质分析。通信作者:徐小娜,女,1974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复杂体系多组分成分分离分析,470933401@qq.com。
(编辑:李钰双,收稿日期: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