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宿敌抑或知己

2025-01-31程梦雷邵舟娜

歌剧 2025年2期
关键词:塞西尔伊丽莎白玛丽

林茨国家剧院(Das Landestheater Linz)的音乐剧作品《女王》(Die K?niginnen)首演于2024年2月10日,并于10月在2024年德国音乐剧奖的评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最佳音乐剧”的桂冠,其主演亚历山德拉-尤阿娜·亚历山德罗娃(Alexandra-Yoana Alexandrova)更是凭借精湛演技和唱功荣获“最佳女主角奖”。剧情的序幕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决绝签署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死刑令的震撼瞬间缓缓拉开,一场波澜壮阔的女性史诗对决,就此上演。

生而为敌:王权之路的宿命

两位女王由于宗教信仰和国家利益的纠葛,注定成为彼此的宿敌。双方敌对的命运在法国国王鼓励玛丽女王争夺英国王位之时便已开启。两位女王在剧中多次交锋,如伊丽莎白女王希望玛丽女王嫁给自己的情人和宠臣莱斯特伯爵,从而控制苏格兰;而玛丽女王顺从自己心意嫁给达恩利勋爵,继续对伊丽莎白女王发起挑战。玛丽女王流亡英格兰后,成为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伊丽莎白女王为了国家安全将她软禁。在玛丽女王之子詹姆斯臣服于伊丽莎白女王之后,玛丽联合天主教教徒策划暗杀伊丽莎白,却被伊丽莎白的重臣塞西尔诱导留下证据,最终走向了断头台。

这部剧涉及数十年历史变迁,巧妙运用时空并置手法,让这两位历史上从未谋面的宿敌在舞台上展开交流。舞台两侧,苏格兰与英格兰的风云变幻同时上演,立体的道具墙通过旋转变换场景。这一手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故事的深度与广度,更超越了传统叙事的框架。剧中玛丽女王在死刑前回顾一生,审视来自伊丽莎白女王的或真或假的评价。伊丽莎白时而在一旁冷嘲热讽,时而与玛丽温情对话,打破时空界限,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她们经常借助信件这一媒介进行互动,呼应历史上两人的书信往来。两位女王有时甚至跳出剧中角色,评价自己或其他角色的行为。时空并置也凸显了两位女王及其盟友的对抗,比如玛丽女王祈求天主教力量的援手时,其盟友扶着巨型十字架出现在她的身后,彰显磅礴之势。而玛丽女王的亲生儿子詹姆斯长大成人后向伊丽莎白俯首称臣,将母亲的来信揉成一团,任其滚落到囚禁中的玛丽足畔,诉说着权力的更迭与亲情的断裂。

从服装到音乐,舞台也以多种方式展现了她们的对立与冲突。玛丽在法国时的银灰连衣裙洋溢着青春活力,返回苏格兰后的黑色长裙象征她的孤独,而被处决时的红色长裙则是对她悲剧命运的最终注解。伊丽莎白的服装则从带有柔和金色光泽的纱裙转换为泛着冷光的金属方块长裙,脸上也涂抹了一层厚厚的白粉,掩盖了她的真实情感,表明她已成为国家机器的“异化”象征。玛丽之子詹姆斯国王也身穿和伊丽莎白同样质地的金属色制服,表示他与伊丽莎白的利益一致,暗示权力的传承,同时表明他站到了玛丽的对立面。

音乐和演唱风格也体现出两位女王不同的性格特点。玛丽女王一直笼罩在炽热的爱和激情当中,她多情而妩媚,对男性颇具吸引力,充满自然的情感流露,善于用漂亮的音色表达情感,无论是兴奋、痛苦还是恐惧,不留斧凿痕迹。她的声音高亢直穿云霄,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力。与之相比,伊丽莎白女王则是复杂的多面体,展现了从初登场的小心谨慎到政治博弈中的假意真情。演员以精湛的演技与独特的唱腔,将她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歌声带着些许戏谑与停顿,有一些刻意突出并拉长的重音,她本人仿佛是在权力游戏中游刃有余的舞者。配乐的节奏感强烈,有些段落轻盈欢快,有些则坚定有力。两位女王的旋律也会发生碰撞。玛丽在法国宫廷时期的音乐充满了灵动优美的旋律,折射出她年少时幸福和骄傲的心境。她翩翩起舞,热情如火,声音犹如银铃般悦耳清脆、勾人心魄。伊丽莎白则在一旁以警醒与嘲讽的旋律切入,如同历史的旁观者,提醒她当心盛极而衰。而每次伊丽莎白与塞西尔商讨国事时,这段旋律都会重现。在伊丽莎白决定对付玛丽之时,她心绪不定、矛盾万分,声乐与戏剧性的表达完美融合,将女王内心挣扎与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历史上伊丽莎白在下令处决玛丽时,一度犹豫不决,这不仅出于对玛丽的复杂情感,更源于对“君权神授”理念的深刻敬畏。在她看来,剥夺另一位女王的生命,无异于撼动自己统治的神圣根基。而剧中这一决定被赋予了更宏大的意义——为了英国的安宁与民众的福祉。

惺惺相惜:女性命运的共鸣

该剧不仅展现了两位女王作为宿敌的对抗,更深刻揭示了她们身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共鸣。剧中有一首歌专门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统治者的偏见,灵感来自约翰·诺克斯的《反对女性统治的第一声号角》。诺克斯宣称:“女人凌驾于男人之上,独揽国家大权,有违自然规律。”伴随着激昂的号角声,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男性朝臣一起合唱,从宗教、生理等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反对女性统治,还通过倾斜扭曲的肢体动作,展现出对所谓女性君主的压迫的反抗与挣扎。这一幕不禁让人想起几个世纪后英国女性选举权受阻的场面,一种历史的延续感油然而生,让观众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面对不驯服的大臣,两位女王异口同声地宣告:“我统治着这个国家。”

两位女王都面临着婚姻与继承权的难题,都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玛丽女王从小被法国国王亨利二世视为可爱的傻瓜。重返苏格兰后,又在宫廷的阴谋与斗争的漩涡中艰难求生,同父异母的弟弟莫里伯爵对她的王权虎视眈眈。约翰·诺克斯始终是她无法争取的敌对阵营。玛丽女王结过三次婚,除第一次婚姻将她送上人生巅峰之外,另外两次都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第二任丈夫达恩利愚蠢自大,想要分享王权,后离奇死亡。第三任丈夫博斯韦尔初登场时犹如英勇的骑士,最终也暴露了对王冠的野心。第三段婚礼的旋律也是第一段婚礼歌曲的扭曲变奏,寓意情感的变迁并讽刺博斯韦尔的真实面目。玛丽女王流亡英格兰后,莫里伯爵亲自上阵,在英国陪审团面前控诉她的杀夫之罪,并以真假声切换演绎了玛丽出轨博斯韦尔的丑闻。玛丽的儿子詹姆斯面对母亲的来信求救则化身为冷酷君主,冰冷低沉的声线表现其无情本质。他台词冷峻,隐含杀机,将母亲视为自己称王道路上的绊脚石。玛丽女王面临臣下的威胁与亲生子的冷酷,展现了女性统治者的艰难与孤独。剧中多处人声吟唱也烘托了玛丽身为女王的艰难处境。达恩利离奇惨死之时,身穿白色睡衣的众人合唱传达了民众的疑惑、不满、不安和指责,“凶手”“荡妇”等字眼以极其现代化的标语方式出现在舞台投影上。在玛丽女王收到死刑通知之时,她生命中的角色纷纷登场,犹如幽灵般唤着她的名字,仿佛命运对她的召唤。玛丽女王走上断头台时,这一悲伤的场景却选用了激昂的音乐,重现了她第一段婚礼时登上人生顶峰时的音乐,也使这一不幸结局浪漫化了,表现了创作者对她的同情。当然剧中的阐释美化了玛丽女王的形象,让野心勃勃的博斯韦尔主要承担杀害达恩利的罪责,并且还暗示英国大臣在这一事件背后的推动作用。而历史中对于达恩利的死亡之谜虽没有定论,基本认为玛丽女王即使没有参与,也至少默许了博斯韦尔的行为。

而伊丽莎白女王在童年时期就经历了母亲被父亲送上断头台的恐怖事件,她如履薄冰,努力巩固自己的王权,宣布终身不嫁,将一生奉献给国家。塞西尔起初对伊丽莎白的执政能力半信半疑,也加入了“反对女性统治”的合唱。但在女王展示了治国之才之后,他表示了臣服。但即便忠实如塞西尔,也会一再追问伊丽莎白的联姻事宜,要求她尽早诞下继承人,以应对玛丽的威胁。伊丽莎白早在登基之时就宣布要保持单身,犹如现代的不婚主义者。为烘托其独立精神,她的情人莱斯特伯爵被塑造成一个只会捧着巧克力说漂亮话的宠臣。在这段关系中,伊丽莎白明显占据上风,她将婚姻视为政治筹码。女性特质与女王身份难以兼容,伊丽莎白冷静理智,有时也会掺杂一些夸张戏谑的动作,看透了政治游戏。不过舞台并未将其塑造成冷酷无情的女人,而是赋予了一丝人性化的解读。剧中仍然表现出她对母亲身份偶尔流露的渴望之情。一处是玛丽生子后邀请她做教母,她对“孩子”这个概念表现了矛盾的情感;另一处是她意识到詹姆斯会服从她时,告诉塞西尔英国终于有了继承人,既有释然,又有感慨。

两位女王某些时刻的惺惺相惜通过音乐加以渲染,比如达恩利被杀后,玛丽女王依然维护最大的嫌疑人博思韦尔,自己却深陷丑闻和怀疑的漩涡。伊丽莎白女王对玛丽女王表示了同情。两人的重唱中提到女王的孤独和脆弱,她们只要行差踏错一步,就会陷入深渊。“亲爱的表亲”这一旋律的演变则捕捉了两位女王关系的微妙起伏,玛丽重返苏格兰后,两人经历了一段政治友谊的“蜜月期”,曲调线条悠扬而舒缓,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散发着和谐与喜悦的光辉。后来玛丽女王流亡至英格兰,这段旋律再次响起,表明她期待伊丽莎白女王的友好态度。而伊丽莎白采纳塞西尔的计策写信诱使玛丽步入审判之时,这段旋律再度响起,塞西尔亲自演绎这段旋律,其音色和音质与咏叹调的美声有些类似,用一种近乎歌剧般的庄重方式唱出这首歌,更显讽刺意味。这段旋律最终也融入了两位女王在舞台上的和解片段。

历史上的玛丽女王以自己的慷慨赴死作为对伊丽莎白女王的最后一击,而舞台则将玛丽女王悲剧性的结局归咎为男性主导社会的压力。她们最终的隔空和解是舞台创作的浪漫化手法。两人在抒情的旋律中道别,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感动。“‘女王’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在男人主导的世界里,为什么女人要谋杀女人?”她们虽因宗教与国家继承权之争注定成为对手,但这一和解仿佛表达了一种超越恩怨的女性共鸣,诠释了女性命运的无奈与抗争。

音乐剧《女王》以浪漫化的笔触将两位女王之间的政治冲突升华为对女性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探讨。它让观众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力量,以及对权力、爱情与责任的深度剖析。两位女王面对重重挑战与困境,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她们的故事不仅折射出数百年前女性的生存困境,更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启示与反思,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思考女性的命运与未来。

(程梦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硕士;邵舟娜,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塞西尔伊丽莎白玛丽
伊丽莎白·凯克利
英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大漠落日
难忘的八个字
做真正的自己——伊丽莎白·吉尔伯特
和我一起玩
大漠落日
玛丽的怪兽美容店
我叫伊丽莎白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