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七条路径

2025-01-31张晓明

北京支部生活 2025年1期
关键词:党务载体融合

党建和业务融合问题,是贯穿党的建设各领域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两者融合得好,就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有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实践表明,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必须找准融合的路径,在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方式载体、主体基础、制度机制、实际成效等多个层面同时发力。

第一条路径:思想融合。为什么要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两者融合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是:党建和业务都是党的事业和党的工作的外化形式和载体,两者不是对立的,具有融合的内在根据。党建和业务融合,前提是深刻理解两者的同一性,根除意识上的“两张皮”,牢固树立党建与业务本质上不可分离、必须融合、有机统一的思想,切实增强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党建必须聚焦业务来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彰显价值;业务必须落实党建要求、融入党建内容才能找准方向、确保成效。因此,思想融合是前提。

第二条路径:目标融合。党建和业务为什么能融合?这是因为党建和业务具有目标的同向性、一致性。党建工作的目标是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更好地践行初心使命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党领导下开展的业务工作是党的执政理念、路线方针政策和人民利益的具体载体,其目标也是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通过党的执政活动给人民群众带来福祉。实现党建和业务融合,要树牢融合发展理念,筑牢党建和业务同责意识,坚持“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频”,做到目标清——明确“融合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融合的基础。

第三条路径:工作融合。党建和业务融合,关键在于互相用什么融合、在哪些方面融合。党建融合业务,实质上是党的理念宗旨、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要求体现和转化为业务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等转化为推动业务工作更好完成的发展优势,把党建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从始至终全过程融合,让党建工作有抓手、能评价、见实效,让业务工作有方向、有目标、有保障,形成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行动体系。业务融合党建,实质上是把业务工作作为党建的载体,把党建要求外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充分运用业务工作为党建注入鲜活生命力。党建和业务融合在工作层面的体现,就是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总结,统筹兼顾、整体布局,抓在平常、落在日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必须围绕中心、聚焦业务才能找准方位,必须服务大局、促进业务才能彰显价值;业务工作必须落实党建要求才能找准方向,必须深度融入党建内容才能确保效果。党建和业务融合,必须做到工作清——明确“融合的内容是什么”,这是融合的关键。

第四条路径:载体融合。党建和业务融合,核心要义在于找到找准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切入点、结合点、路径、载体、方式方法。这个载体,既可以是责任制、考核机制的载体,也可以是学习、调查研究、典型示范、品牌创建等工作方法的载体,还可以是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载体,关键在于通过这些载体,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在内容、机制、责任、考核、力量等方面的相互统筹、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有了载体,党建和业务融合就有了现实、可操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就有了可观可感的融合路径和形态。要继承创新,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新思路新举措,在路径、载体上有新突破,在模式、方式、技术、形态上有新创建,找准党建和业务双向发力的交叉点、互相促进的结合点,做到路径方式清——明确“融合的方法是什么”,这是融合的要义所在。

第五条路径:主体融合。无论是党建还是业务,都需要一定的主体来承担来完成。党建和业务融合,从根本上说要具备有意愿、有能力、有行动来融合的主体,这就是各级党组织、行政与业务组织等组织主体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等个人主体。要通过组织的动员部署来推进融合,通过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部职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完成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实际工作和具体过程,使党建工作更实,党组织功能作用更强,党员干部形象更亮,业务工作效果更好。要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效能、发展动能,使党建保障业务发展的力量更强、效果更好。要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配强专职党务干部、激活兼职党务干部,注重把既熟悉业务工作又热爱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有计划地安排业务骨干、优秀年轻干部从事党务工作,推动机关专职党务干部与行政、业务干部之间双向交流,促进党务干部懂业务、业务干部懂党务。要夯实主体基础,打造既懂党建又懂业务还会融合、党建业务能够“一肩挑”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转化和融合能力。党建和业务融合要真正落地,必须做到主体清——明确“谁来融合”,这是融合的根本。

第六条路径:机制融合。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不能主观化、随意化,必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既有机制来保障,又有机制融合来推进深层次的融合。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机制,可以为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制度支撑、确保融合成效。要完善党组(党委)统一领导、党建部门组织协调、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群团组织和行政组织、业务组织共同参与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党建与业务一本账”,完善一体督查、评议考核的机制,促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得更紧更实。要不断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党建和业务融合制度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党建和业务融合的可靠性,做到保障清——明确“融合靠什么来保障”,这是融合走向常态化长效化的深层支撑。

第七条路径:效果融合。党建和业务融合,最完美最理想的结果是党建成效和业务成效的有机融合、高度统一。党的独特优势转化为业务工作完成的优势,业务工作的发展和成效又检验、彰显党建工作的成效,实现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互赋意义和价值并创造“1+1gt;2”的效应。实践表明,“党建也是生产力”“党建强则业务精,业务强则党建实”“抓党建就是抓业务、抓业务必须抓党建”,只有“两手抓、两促进”,才能实现党建和业务在效果上融合,做到落点清——明确“融合最终看什么”,这是融合的出发点,更是融合的落脚点。

总之,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深”就深在对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认识深”,抓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自觉程度深”,在党建和业务融合路径上的“探索深”。谁找到、找准、找对了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路径,谁就能切身感受到融合的力量和效果。

(作者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指导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党务载体融合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融合》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