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就业避险指南
2025-01-26朱帅
一到毕业季,毕业生们怀揣着梦想和憧憬踏入职场,同样我们也收到了不少踩“坑”同学的法律咨询。是啊,在职场中,可能会遭遇一些不易察觉的法律风险。这些风险犹如隐藏在暗处的陷阱,稍不留意,就可能让毕业生们的就业之路变得崎岖坎坷。下面,我们就几个案例来仔细分析其中的门道。
案例一:遭遇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
小A同学:“朱律师,我校招收到了一个企业offer,我们签了三方协议,但是企业不和我签劳动合同。说是有三方协议就不用签了,这样有没有法律风险啊?”
朱律师说法:
可见很多同学并不知道什么叫“劳动合同”以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所谓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上会约定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薪资待遇等关键内容。如果与企业间发生争议,这份合同能有效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最重要的一点,劳动合同是直接证明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关键材料。作为劳动合同一方的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后,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完成工作内容。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这是劳动合同区别于其他合同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给予劳动者的保护也都基于劳动关系而存在。三方协议并不能达到劳动合同的效果,用人单位仍有着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之规定,用人单位也需要为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承担责任。
案例二:遭遇设置极长的试用期
小B同学是我刚刚大学毕业的弟弟,开开心心地签了工作,我拿过劳动合同一看,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我:“为什么试用期这么长?”
小B同学:“单位说他们都这样,毕业生能力需要考察一年,要是不合格就不能留用,是他们的规定。”
我听后倍感震惊,这是赤裸裸的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呀!
朱律师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之规定,试用期的期限有着明确的限制,最长的试用期也不超过6个月。如果签订的是三年的劳动合同,那么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用人单位哄骗员工,设置较长的试用期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用人单位设置较长试用期或者较低工资的行为并不合法,同学们要擦亮眼睛,拿起法律武器,勇敢说不。
案例三:不知道如何保障权利?
很多学校并未开设劳动法相关课程,很多初入职场的小伙伴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知道可以仲裁,但是怎么仲裁?一摸头,不知道怎么办。
朱律师说法:
去哪里申请?需要什么材料?大致流程有哪些?这里朱律师详细给大家说说。首先要确定仲裁被申请人。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因此劳动者申请的案件,被申请人应为“用人单位”。一般以用人单位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字号为当事人。其次要确定管辖的机构。需要解决案件到底归哪里管的问题,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因此,劳动者可以选择工作地或者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中任何一个地方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请。最后要准备立案材料。一般来说,劳动争议案件需要提供:仲裁申请书、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和身份证明。整合好材料后,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对于争议事项予以处理。
求职就业之路充满希望与挑战,一旦出现争议和纠纷要沉着面对,冷静分析,只要我们心中有法、眼中有规,便能巧妙避“坑”。愿每一位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都能以法律为盾,以知识为矛,在就业的征途中乘风破浪,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