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陆游的世界
2025-01-26云中
那是一个陆游笔下“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的夏日。靳国君老师携他的新书《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到访杂志社。
对于陆游,我们不会陌生。这位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以其厚重的笔触和炽热的爱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词作品,不仅艺术价值极高,更凝聚了他一生的悲欢离合与家国情怀。
2021年6月,这个夏日里与靳国君老师结缘,《新青年》也与这本书亲密接触。油墨馨香,从此走进了靳国君老师笔下陆游的世界。
时光荏苒,2025年,这本二十多万字的长篇人物传记在《新青年》上连载完结,时长四年,刊载了39期。
在璀璨夺目的中国历史中,陆游是独特的存在。千百年来,他以傲然的身姿孑然独立,不屈服,不妥协。他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的时代,但他却以自己的诗词和风骨构建了一个中国文人向往的美好世界。
“为什么选择写陆游?”这是翻看这本书时最想问靳国君老师的。
在不久后靳国君老师于奋斗书院的一次讲座中,我们得到了回答。
“我写陆游就是要告诉我们的青年,爱国主义从来都是最打动人心的力量。”靳国君老师如是说。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的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他的诗词中,更贯穿于他的一生。在他的整个生命里,他的全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是国家的兴衰荣辱。他的诗词不仅仅是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告白。
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声音。靳国君老师说他写陆游写了15年,2010年秋开始写作《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2019年1月完结,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又历经5年,几番删减,多次批阅增订,方得始终。诗以言志,文以载道。这个“道”,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是流传后世的经典。爱国主义是伟大的情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因岁月而蒙尘,而是愈演愈新,不断迸发出时代的新光。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是充斥一生的深厚情感,我想这也是作者以“铁马冰河入梦来”这句沉郁顿挫的诗句作为书名的缘由吧。
历代文人对陆游的评价极高,杨慎曾赞其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朱熹则称“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杨万里更以“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来形容陆游诗歌的珍贵与精粹。这些评价不仅体现了陆游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也反映了他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独特风格。
靳国君老师的《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书由陆游的诗句串联起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但不仅仅局限于诗歌的介绍,而是巧妙地融入陆游人生的各个阶段,既是点题也是概括。
在靳国君老师的书房里,翻看着满书柜的历史大部头和密密麻麻的摘记,“为什么不写成一部史书,或者学术论著?”我们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写这本书,是让更多的人读懂陆游,读懂蕴含其身上的精神品质,所以采用通俗人物传记这种形式。严格上说,这不是史书,是一部文学作品。但我也在历史考据上下了很大功夫,在许多历史上模糊、有争议的地方做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靳国君老师解释道。
“全书的语言也颇有特色,采用了半文半白的形式,既通俗易懂又富含韵味,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
“我们那个年代,是都认识繁体字的,读古书没有问题。但现在的孩子们读起来就困难得多,多用白话是更贴近我们的受众,方便阅读。但陆游的诗歌是文艺的,有韵味的,所以也相应地采用了一些古文表达,这样更容易烘托气氛,用这种表达最适合。”靳国君老师娓娓道来。
靳国君老师以治史严谨的态度和深厚的文学造诣为我们刻画出陆游,这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形象,让其在近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光彩夺目。正如他饱含激情地在书中所写:“陆游的生命融进了万里江山,他坚守的志向亘古相传。他一生志在社稷,怀抱苍生,以天下为己任,是继屈原、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灿烂星空的一个光芒四射的星座。”
靳国君老师是我们的前辈也是我们的老领导,他在黑龙江日报社、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和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担任领导职务时,对《新青年》的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也是乐于提携青年的,他经常在微信中给我转发文学创作的心得和新闻传播的见解,令我受益匪浅。他更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着我们,按照约定,靳国君老师在每期杂志策划时会提供三章书中的文字供我们采用。他不是简单地从书稿中抽取,而是逐章重新审定再提交给我们,他笑谈:“我这相当于重新写了一遍,应该是最新版的陆游了。”至于忽然想起某处文字尚需斟酌,标点不够完善,更是经常的事情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化,对我们做文字工作的编辑来说,是无形的帮助和激励。
还记得和编辑部的两位编辑去靳国君老师家做客,靳国君老师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给我们讲陆游,讲他的创作心得,带我们参观他的藏书……其乐融融。出得门来,编辑偷偷地和我说:“你觉得靳老师写这本书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思忖良久,我试探着说:“是热爱,执着,还是圆梦?”她笑着说:“我觉得是忧患意识,是愤怒!”她继续解释道:“靳老师忧国忧民,一腔热忱。你看靳老师谈起现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缺少,谈起一些英雄人物被移出课本,谈起网络上出现一些虚无主义问题,他多愤怒啊……”
我深以为然。愤怒出诗人,愤怒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这背后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青年的深沉的爱。陆游的铁骨柔情与爱国热情交织,成为南宋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陆游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这大概是最接近创作的初衷吧。
缘起缘落,感谢陆游陪伴我们走过这么长的一段路,也感谢靳国君老师一路的指引和叮咛,在这个新年开端的冬日,远眺万里山河,烟火寻常,人间皆安。
(编辑·谢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