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妖异、主题严肃的现代寓言
2025-01-24越慧贞
阅读冀翼的小说《寸人》,一种恐怖气氛从心底至周遭弥漫开来。小说画面感十足的描述,竟令我忆起二十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美国恐怖电影。电影的名字已然忘却,但恐怖物种在人间快速蔓延的危机感,亲人朋友在不经意间已经变异且即刻会传染到自己的困境,尤其是她在亲情、爱情中的断舍离留给我的意难平,让这部电影至今贮藏在我的记忆深处。小说《寸人》隔着二十余年的时光,唤起记忆,不仅是源于恐怖元素的通感,更是因为二者所隐射者至深至广。初读这篇小说就被文中的妖异故事所吸引,再读则感到小说所揭示的真相实在是确然有之,极其骇人。寸人,可以寄生在任何动物身上,隐秘地蚕食寄主肉体,进而勾魂摄魄,不动声色地扩大侵蚀范围,甚至在庞大的寄主体内“发展出无数个文明,经历了上万年的战斗、议和、分裂、融汇,历经无数的政变、阴谋、吞并、复国,创造了无数的史诗、戏曲、雕塑、图绘”。即使寄主被它们掏空而死,也会上演轰轰烈烈的落幕大戏,其崩溃历经万年,会引发“剧烈的地震和海啸”,无数的文明和几亿寸人共同走向灭亡。寸人之渺小,引发的毁灭之摧枯拉朽,想来令人心悸。寸人,可看作一种病毒,或者一种有害的思想,或者有害的潮流,或者社会中的暗黑成分,可指代者甚多甚广。初时它们的伤害性还可控,不知不觉间,天地都为之变色。表面上,小说在叙述一个物种“寸人”的故事,实质上为我们展示了世间那些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毁灭。
小说中列出的几则笔记小说摘录,营造了一种中国古典笔记小说的叙事氛围。《寸人》也确实基本秉承了古典笔记小说故事怪趣惊奇、人物粗疏概括、叙事简约留白、想象跳荡灵活的特点,但从字里行间也能读出一些网络小说的意味。思维开放、叙事方式自由随意,写到酣畅处不顾全篇结构的整饬,由着兴致极尽笔墨之能事。例如大师兄的马被吃得露出了骨头,“后半个身子,像被屠夫用剔骨刀剐得净尽。然而马依然不死。落日余晖下,大师兄骑着这样一匹马踢踏在石桥上,前半截与常马无异,后半截唯余白骨。”例如大师兄的死状和师傅的死状,以及一些段落中对寸人侵害的瘆人描述。网络小说与笔记小说有着共同之处:通俗性、猎奇性。这两种远隔着历史尘烟的创作文体,由作者之笔编织在一起,达到了保留传统味道,又生发新异气质的效果。纵观全文,开头以引文形式列出与寸人相关的古典笔记,进入正文时一派讲古味道的娓娓道来,故事越讲越松弛随性,到结尾,远心发狠将寸人师傅踩跺再三,师傅的死、厘人的出现,笔调又回归到传统味道,不多展开,不事渲染,讲出结果即止,大大的留白,表现出古典小说的节制感。
古典笔记小说作者或者“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将生命力和“孤愤”注入其中,寄托批判精神;或将慧眼投向“鬼神”,发现人间之幽微,警示世人。《寸人》这篇笔记小说,则是警世寓言,反映世间无处不有寸人般的危险“物种”,无人不有寸人般的“有害细胞”。一个庙宇,一个世界,中有人物若干。远心是涉世未深的孩童,心性不定、好奇地感知世界,发现了寸人,并从二师兄口中听说了寸人的可怖;二师兄是讳莫如深的知情者,是寺院内外的连接者,他对寸人是知情的,或者也知道师傅就是寸人,但他维持了表面的和谐,也不愿新来的小师弟打破现状;大师兄生性不拘一格,一身功夫,是洒脱方正的反抗者,先是他的坐骑被寸人侵蚀,后自身也被寸人所害,他的选择是怒目金刚般与寸人一决高下,不惜与之同归于尽;师傅是隐藏在常人躯壳下的寸人,终日静坐禅房修炼,被远心撞破时慌张逃走,钻入牛耳之中,被远心脚跺而亡后,七窍里爬出了蝼蚁般的厘人。人物在小说中各有角色任务,“各司其职”,不多不少。各个人物面对寸人的态度,如同世间众人面对“心魔”“毒魔”“病魔”等祸患的态度,惊惧窥视、小心翼翼寻求解决之道者有之;曲意顺从,愿与之维持和谐者有之;一定要彻底灭杀者有之;被收服,与之沆瀣共生者有之。小说中不论怎样斗争,寸人之赶不尽杀不绝,最终化出厘人的创意,也一定程度上写出了祸患发生发展的共性:由小的伤害发展成大的灾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类对祸患的治理,也许并不能彻底消灭祸患,有时候看似解决了的祸患,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下去。
小说在人物设计与环境设置上,具有不俗的巧思。寸人这种邪魔,竟然在庙宇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出入,还与僧人面对面地交锋,在意象形态上,形成极大的张力;大师兄与二师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形象面貌和处事原则,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物形象设计也具有了张力;鲲鹏、牛、鱼、蜻蜓,文中几乎包括各种形态的动物,寸人的活动空间不止是由庙宇代表的人间,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碧落黄泉,无所不在,是小说涉及的范围张力。但作者也没有对这几组关系进行篇幅格局整齐化的处理,而是让他们不拘详略,各自在故事线上生长,随着表达欲的消长各有不同的处理。
关于二师兄的段落,一读再读后,还是有一些作者未曾言明的东西,令我在印证悬念和过度解读间徘徊不已。历来由二师兄接待香客,他身体细瘦,总和远心闲聊,日常关照远心的起居,似有隐秘不好直言,又渐渐对远心讲说寸人之患,并且教他见到寸人装作没看到。二师兄曾经与大师兄一起见到寸人,制止大师兄“杀生”,提议放了寸人。关于寸人的大量见闻,都是二师兄讲述给远心的,还致使远心做了关于寸人的魔幻的梦。多么可疑!大师兄那么健壮、武功高强都被寸人袭击,就连师傅也没有逃开寸人的侵袭,那么二师兄是什么情况?他对远心一再描述寸人的神秘力量,是慈悲的提醒,还是恶意的蛊惑?一直到文章末尾,只字不提二师兄的结局或真实情况,悬疑色彩、妖异气质还是相当浓烈的。一个作品问世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读者的解读未必能全部重合,所谓读者帮助作者完成作品,为此也必须贡献想象力、共情力、感受力,源于此,关于二师兄,作者是否故作悬疑,也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责任编辑王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