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

2025-01-24马昕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4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

摘要:文章使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国内沿线省份企业的研发生产率,机制检验结果说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多样性促进企业研发生产率的提升。文章完善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企业这一微观层面的研究,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率的机制,为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及政府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一带一路”;研发生产率;技术多样性;倾向匹配回归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创新一直是我国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始终摆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近年来随着企业研发生产效率的降低,怎样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国际联系和合作,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沿线省份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影响不仅对完善“一带一路”政策有所帮助,更对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已有研究更多关注“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如孔庆峰等(2015)通过拓展的引力模型,验证了贸易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之间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区域经济组织、进出口国家GDP、关税减免等。韩永辉(2015)对中国和西亚的出口相似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及其他相关的贸易比较指数进行了计算,并对中西贸易竞争力和相辅相成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王桂军(2019)关注“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产业提升和对非共建国家投资企业的TFP的影响。但现有研究较少能关注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本文使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企业的研发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企业专利代码,检验了企业技术多样性是否为“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研发生产率的调节变量。实证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有效促进国内沿线省份企业的研发生产率,且机制检验结果说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提高技术多样性,从而促进企业的研发生产率。本文还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倾向匹配回归等一系列检验证明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

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深化了对“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内企业层面影响的研究,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率的机制,为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及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借鉴;本文用研发生产率代替以往文献中的“专利申请量”,能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促进贸易和投资合作,扩大企业的市场规模和机会。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项目,进入新的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和需求(廖佳,2020;永辉,2019);“一带一路”倡议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优化,提升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交通、通信和物流网络。这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物流和供应链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率。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可以通过与“一带一线”共建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合作,获取新的技术和知识,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陈胜蓝,2018)。

中国过去出口的中间产品已无法满足其分工需求,因此需要转向出口技术含量更高、生产工序更复杂的中间产品。为了维持与这些国家的长期贸易关系,中国企业必须加强研发创新,生产符合这些国家对更复杂、更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需求的高技术产品。因此,这种位势攀升差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倒逼效应”(王桂军,2020)。这种“倒逼效应”带来了“订单压力”,迫使国内企业进行创新以应对新的需求。为企业在创新效应的基础上提供了额外的创新驱动力,促使企业提高创新意愿,积极提高创新效率。

对于企业内部来说,技术多样性对企业的发展始终都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当企业进入一个新市场时,技术多样化是获取和培养在新市场中经营企业所必需技术能力的必要手段(Breschietal.,2003)。由于不同技术领域研发项目之间的互补性和内部知识溢出,技术多元化的公司可以从研发的范围经济中受益,且企业可以通过使其研发组合多样化来降低参与研发的总体风险(Garcia-Vega,2006)。“一带一路”倡议为参与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和合作机会,使得企业可以进入新市场并与不同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这种跨国合作促进了技术交流和共享,从而丰富了企业的技术来源,并促进了技术的多样性。

综合以上研究分析,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2。

H1:“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上市公司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率。

H2:“一带一路”倡议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多样性提高企业的研发生产率。

三、研究设计

(一)回归模型

本文采用双向固定的双重差分模型(DID模型)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DID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在于通过比较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差异来判断政策是否有效,通过比较实验组企业与对照组企业研发生产率差异的差异(DID),可以较好地衡量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双向固定DID模型设置具体如下:

TFP_Mit=β0+β1DIDit+Xit+μi+vt+εit(1)

其中,i和t分别表示企业年份,TFP_Mit表示利用DEA模型计算出的企业研发生产率指数,稳健性部分还使用了其他方法计算研发生产率进行稳健性测试。

其中DID项为Treat*Post的交乘项,其中Treat表示处理组,Treat等于1代表处理组,即样本期间“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份的企业列为处理组。Treat等于0代表样本期间,非“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份的企业列为对照组;Post表示时间分组,本文参考现有研究做法(王桂军等,2019;2020),将2014年设为政策冲击时点,Post等于0表示倡议实施前(2007-2013年),Post等于1表示倡议实施后(2014-2020年)。Xit代表一组控制变量;μi和vt分别表示不可观测的企业固定效应和年份固定效应。

(二)数据来源与设定

本文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及WIND数据库,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CNIPA)。为剔除物价上涨的影响,本文涉及有关价格的数据皆用当年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对于研发支出等流量数据,本文依据现有研究使用固定资产投资者价格指数平减后,对其进行平减处理,增长率与折旧率参考单豪杰(2008)做法。为避免异常值对回归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对面板数据做了缩尾处理。

1.因变量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模法(DEA)的投入主导型BCC模型来计算上市公司的研发生产率,以研发人员与研发投入作为投入变量,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产出变量利用软件Deap2.1,计算出上市企业的研发生产率Malmqusit指数。

2.控制变量

许多研究指出企业特性也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针对研究特点,本文选取了企业员工数量、总资产及当年营业收入来控制企业规模;选取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率及资产负债率来控制企业经营绩效;引入行业赫芬达尔系数(HHI)衡量企业所在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引入上市年龄及企业所在省份GDP分别控制企业治理能力及所在省份差异。

具体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四、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一)基准回归结果

表2汇报了“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估计结果。鉴于篇幅,本文省略控制变量回归结果。表2列(1)为不加控制变量,结果显示不加控制变量时,DID项系数等于0.495且在1%水平上高度显著。表中列(2)加入一系列控制变量后,回归系数有所提升,但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加入的控制变量有效提高了模型拟合程度。为进一步提高模型准确度,在前两列的基础上,加入企业所在行业的固定效应,得到列(3)回归结果。加入行业固定效应后,DID项系数较列(2)下降了0.9%,说明不随行业变化的固定特征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为进一步控制行业与时间动态效应,列(4)回归结果表示控制行业×时间动态效应,回归结果显示,控制行业×时间固定效应后,回归系数变动不大且仍为正向显著。

(二)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检验

模型(1)要能够准确地衡量政策实施后的DID效应,除了政策的实施需满足外生性要求外,处理组和控制组在政策实施前还需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图1的平行趋势检验图可以看出,本文样本符合DID模型使用前提条件。在2014年政策实施后,企业的研发生产率呈正向增长趋势,进一步验证了基准模型回归正向结果。

2.倾向匹配回归检验

为保证本文估计结果具有双重稳健性,不受到可能存在的样本选择偏误影响,本文进一步采用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一带一路”对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匹配后的加权回归结果(表3)可以看出,表3中所显示的五种匹配方法,匹配后DID项的回归系数仍是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在0.548与0.562之间波动。进一步检验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3.更换研发生产率计算方法

为进一步检验回归的稳健性,本文使用企业专利申请量/研发投入计算企业研发生产率,重新代入模型。更换因变量回归结果如表4列(1)所示,根据回归显示,更换另一种方法计算的企业研发生产率后,回归系数仍为正向显著的,再次说明本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五、机制检验

本文根据已有经验(Garcia-Vega,2006;魏江等,2013),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法来计算企业技术多样性,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TD=1-H=1-∑■■P■■(2)

其中,i代表专利所属的类别,n代表IPC(国际专利分类号)专利分类的主分类号。pi代表第i种类别的专利数占专利总数的比例,H表示赫芬达尔指数。本文采用python程序提取了上市企业专利数据中的首位IPC代码前三位(部,大类),分别计算每家企业每年的专利技术赫芬达尔指数。

将DID与技术多样性的交互项代入模型(1)中,考察企业技术多样性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企业研发生产率的调节作用机制是否成立。表4列(2)回归结果显示DID与技术多样性的交互项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为正,说明技术多样性的调节效应存在,可以有效提高“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省份企业研发生产率的影响,假设2得以验证。

六、结论与建议

“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着寻求经济增长之道和实现全球化再平衡等重要使命,而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完善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企业这一微观层面的研究,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率的机制。与此同时,也给企业和政府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政府应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共建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拓展企业的市场和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多样性。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企业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其次,企业应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发掘共建国家的市场需求和资源,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和合作,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技术交流和合作拓展技术领域,提高技术多样性,不断创新和提高技术水平。企业也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优化创新战略和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提高企业的研发生产率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Aghion,P.,Howitt,P.,AModelofGrowthThroughCreativeDestruction[J].Econometrica,1992,60:323.

[2]Bloom,N.,Jones,C.,VanReenen,J.,Webb,M.,AreIdeasGettingHardertoFind[J].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2017,Cambridge,MA.

[3]Breschi,S.,Lissoni,F.,Malerba,F.,Knowledge-relatednessinfirmtechnologicaldiversification[J].ResearchPolicy,2003,32:69-87.

[4]Garcia-Vega,M.,Doestechnologicaldiversificationpromoteinnovation?[J].ResearchPolicy,2006,35:230–246.

[5]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Mgmt.J.,1997,18:509-533.

[6]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17-31.

[7]孔庆峰,董虹蔚.“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贸易潜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12):158-168.

[8]廖佳,赵灿蒙.“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中东欧贸易投资合作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2020(12):40-43.

[9]王桂军,卢潇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19(03):43-61.

[10]王桂军,张辉.“一带一路”与中国OFDI企业TFP:对发达国家投资视角[J].世界经济,2020,43(05):49-72.

[11]陈胜蓝,刘晓玲.公司投资如何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18,44(04):20-33.

[12]陈衍泰,齐超,厉婧,等.“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中国对沿线新兴市场国家的技术转移?——基于DID模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21,33(02):87-96.

[13]韩永辉,韦东明,戴玲.“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的贸易投资竞合联动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9(04):23-34.

[14]魏江,应瑛,刘洋.研发活动地理分散性、技术多样性与创新绩效[J].科学学研究,2013,31(05):772-779.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