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5-01-20黄玲

高教学刊 2025年37期
关键词: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在课程思政的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的德育融入尤为重要。项目以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议管理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探究了该课程的思政教育路径,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重塑。项目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OBE理念;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会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S1-0030-04

Abstract:TheconceptofOutcomes-BasedEducationhasbecomethetrendofhighereducationreform.Inthenewera,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sastrategicmeasureto\"cultivatemoralityandcultivatepeople\".TakingConferenceManagementcourseofTourismManagementSchoolof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asanexample,thispaperexplored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pathofthiscoursebasedontheconceptofOBE,andmainlyreshapedthecoursefromtheaspectsof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designandteachingevaluation.Thepaperhasimportantvalueandsignificanceforstrengthening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andimplementingthefundamentaltaskofcultivatingmoralityandpeople.

Keywords:Outcome-BasedEducation;ExhibitionEconomyandManagementmajor;ConferenceManagement;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eachingdesign

“立德树人”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根本。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课程地位比较突出,而大量的专业课程,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其专业教育属性,容易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专业课程相较于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数量更多,授课学时更长,学生在专业知识获取以及价值观塑造上也更容易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影响[2-3]。在课程思政的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的德育融入尤为重要[4]。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Education,简称OBE)1981年由美国学者斯派狄提出后,被认为是追求教育教学卓越的正确方向,迅速获得了广泛重视和应用。斯派狄认为学习成果不是学生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态度或心理状态,而是学生用其知道的和学到的东西确实能做到什么。学习成果具有终结性、持久性、深度性和阶段性等特点[5]。OBE强调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推动了传统教育教学系统变革和重构,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和从知识体系为中心到能力达成为目标的转变[6]。

本项目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华南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简称“会展专业”)必修课会议管理为例,探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实践路径,研究对于建立OBE理念引领下的课程教学新模式和新体系,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构建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OBE教育理念强调以成果为导向的价值取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及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7],关键在于“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图1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从整个专业教育出发,面向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趋势、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要,立足学校定位及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及家长校友期望。在此基础上,构建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毕业要求,并且通过课程学习、行业实习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OBE理念引领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深挖思政元素,将红色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创业精神以及责任意识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学习活动为OBE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地提供了实现方式,它有助于实现学习成果的持久性、深度性。教学结构以及课程都是教学手段而不再视为目的,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由关注教的效果转变为关注学的效果[5]。最终学习成果既是OBE的终点,也是其起点。

二"基于OBE理念的会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需首先定义学习成果,从学习成果出发反向设计实现学习成果的路径,从而实现目标、手段和结果的一致性。为此,需要解决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目标界定),如何帮助学生取得成果(课程教学设计),如何评价学生取得的成果(教学评价设计)等问题[8]。会议管理是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当前“金课”建设的背景下,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采用OBE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和重塑,形成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案。以下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其逻辑起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华南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致力于为会议、展览及节事活动策划培养具有批判思维、需求洞察、问题意识、社会沟通、服务精神、创新洞察力和卓越执行力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行业精英。结合会展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学生毕业时通过专业学习和培养所能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即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S0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S02: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树立为国民创造更优质的旅游和休闲体验的信念和担当意识。S03:熟悉国家有关旅游会展及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旅游及其相关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具备全局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S04:具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具备哲学、社科、科学、技术、数理、文学和艺术、礼仪等通识教育素养。S05:能熟练运用会展、经济、管理和地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去发现和解决旅游类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S06:具有批判思维和怀疑精神,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提出会展活动项目策划与运营中的创意策划,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S07:熟练掌握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学术研究逻辑体系,能够发现学术问题并基于科学原理、科学方法进行学术研究。S08:具有独立精神、自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S09: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华南师范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会议管理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大二本科生,共计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实践教学8学时。课程主要讲授会议产品的设计与运营、会议产业的发展及前瞻等问题,培养学生用唯物、客观的思维方式思考会议运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会展职业道德意识和会展职业素质。课程学习目标如下。L01:知识目标。了解会议的起源和发展趋势,明晰会议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会议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L02:能力目标。具有运用活动管理的核心知识解决会议项目运营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敏锐的需求洞察力,具有团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形成跨专业的思考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L03:素质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巩固专业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立足学科与行业领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和优秀的创新人才。

在OBE理念下,会展专业课程的学习立足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且结合课程特点细化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课程学习目标不再单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综合目标,强调学生运用“活动大系统”的整体观念解决会议运营中的复杂问题。

(二)"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1"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

充分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将红色文化、“四史”教育、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爱岗敬业和全局观念等元素有机融入课程,使思政教育与会展专业教学“无缝连接”,破解“两张皮”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会议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细化成具有思政教育点的教学单元设计,单元设计除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要求外,首先强调的是有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表1)。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会议管理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等特征,采用多元方式开展教学。理论教学层面,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聚焦学生学习效果的达成。首先,课堂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其次,教师系统梳理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故事讲授、案例剖析、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频率增加,互动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具有共同学习愿景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同时也增强了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实践教学层面,将德育元素和德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建设的课堂、实验、实习、实践和竞赛等环节,将学生的思政教育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在实践体验中增强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参与专业认知见习或者行业实践[9],指导学生赴广交会、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广州CPF国际宠博会、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保利锦汉家居用品及礼品展和广州茶博会等进行考察学习。同时,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会展专业赛事,如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竞赛、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大学生绿色会展创新创意挑战赛和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文案创作竞赛等,实现“以赛促教”。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对会展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多元活动的参与塑造了学生的包容精神,团队项目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塑造了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责任担当的公民意识和主体精神,为会展专业教育增添了思政教育的底色。

3"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表现为教学环境的多元化、教学资源的立体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智慧化。会议管理课程思政顺应这一趋势,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利用学校砺儒云(SPOC)、中国大学慕课、微信群、QQ群和腾讯会议等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将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有机结合,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通过自主式、探究式、协作式和互动式教学,锻炼了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课程借助新媒体进行立体、直观、多元的教学呈现,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贴近学生,增强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直观感受和思想认同。

(三)"完善课程教学评价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应该立足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育人目标,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考察,并将结果运用到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改进等方面[10]。OBE强调建立可持续的评价方式,关注成果实现的过程,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设计和实施。基于这一理念,会展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重点放在“立德树人”的最终任务上,基于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从多个维度进行系统化的全面评价,检验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表2)。

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紧扣毕业要求和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变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比重,注重在学习过程中考核学生。形成性评价由考勤、前置性作业、课堂交流和课后提炼等环节构成,占比50%,主要考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创新能力以及将理想信念融入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结果性评价以期末闭卷考试的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课程的综合掌握情况,占比50%,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具体指标包括学生有效掌握会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课程学习动力提升,专业认可度高提升等。

三"结束语

本项目采用OBE教育理念对会议管理课程进行重塑,突出德育元素的有机融入,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将课程的作用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输转向为学生全方位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学生的会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分析与解决问题、批判思维、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学生的课程学习与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新性,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创造性的会展活动策划与运营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

17606.htm.

[2]陆道坤.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难点焦点及未来走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3):43-58.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黄宁花,禹旭才.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5):106-115.

[5]SPADYWG.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M].AmericanAssociationofSchoolAdministrators,1994:1-14.

[6]李志义.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5(3):32-39.

[7]王永泉,胡改玲,段玉岗,等.产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62-68,75.

[8]孙海民,蔡永华,李秀云,等.以成果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教学设计[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2,38(6):99-111.

[9]黄玲.项目教学在会展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41-44.

[10]巩建闽,马应心,萧蓓蕾.基于成果的教育:学习成果设计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74-179.

猜你喜欢

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OBE理念下高职教师成长机制的评价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物理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