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随毛委员出安源

2025-01-17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5年1期
关键词:路矿伢子安源

1913年10月,丁秋生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莲花桥乡一个穷苦人家。他还未出世,父亲就外出谋生,下落不明。7岁的丁秋生随母亲要饭来到安源,“母亲给人家当用人,哥哥在三合轿车站当搬运工,嫂子给人家当奶妈,我则跟着一帮小孩子到处拾煤渣”。1926年,一支北伐军路过安源,丁秋生的哥哥跟着队伍走了,往后再也没有音讯。

丁秋生11岁进煤矿当童工,受尽了剥削和压迫。他后来回忆:“我们凭着瘦弱的身体,在直不起腰、抬不起头的巷道里,借着暗淡的小煤油灯光爬行……我们不懂得关于阶级的道理,不懂得资本家是在剥削工人。童工们在一起,劳动之后总是埋怨自己天生命苦。”

丁秋生的天空终于在1930年9月24日放晴了。这一天,毛泽东、朱德率二打长沙的红一方面军转进株洲、醴陵、萍乡、攸县地区,沉闷、灰暗的安源突然热闹起来,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井上井下大家奔走相告:“毛委员到安源了!”“毛委员要给咱炭古佬们讲话了!”

安源市苏维埃政府召开欢迎大会,会场就设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楼前广场,路矿两局呼啦啦上万工人拥来。丁秋生和几个半大伢子爬到讲台旁的柳树上,亢奋地俯瞰:万人会场井然有序,两个穿着灰色粗布军服、戴着八角帽的人走上台,会场上顿时沸腾了,人们纷纷站起来摇动三角小旗,高呼口号。丁秋生留意到站在讲台上的那个高个子,脚上穿的是一双旧布鞋,而那个壮实的中年人打着绑腿、穿着草鞋。骑在树杈上的三伢子告诉丁秋生,那个中年人是红军总司令,那个高个子就是毛委员。这是毛泽东第七次到安源。

丁秋生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只见他穿一身灰布衫,一副知识分子的模样,声音洪亮,打着手势,说了许多工人们一听就懂的道理。毛泽东讲:“工人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是命苦吗?不是!根子是穷人身上压着三座大山……所以,工人、农民要解放,就要团结起来,拿起枪杆子,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打倒贪官污吏,推翻旧制度,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由工人、农民来当家作主。”最后他提高嗓门,号召大家参加红军。

多少年来工友们想不明白的问题,被毛泽东几句话就点明了。丁秋生感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一种热情激励着他,当时他就下决心要跟着毛泽东走,跟着红军走。他满怀喜悦地回家告诉母亲他的决定。母亲舍不得,说什么也不同意,见儿子执意要参加红军,就把他锁在屋里。丁秋生急坏了,最后哄骗母亲说:“妈,我听你的话,不去当红军了,明天我就到矿上干活。”这才稳住了母亲的心。过后,丁秋生悄悄地到红军队伍报了名,并像往常一样天天去矿上做工。当部队通知出发的时间和集合的地点后,丁秋生仍以上工为名,默默地告别了母亲,与1000多名安源路矿工人一起参加了红军。他被编入第三军团特务连4排,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再也没见过母亲。

(责编/陈小婷 责校/刘静怡 来源/《跟随毛委员出安源——开国中将丁秋生传》,张嵩山著,解放军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路矿伢子安源
1941年的棉花
最后一颗子弹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岁月静好,安源
安源红
爱在安源山
安源路矿工人证章:凝聚组织和团结的力量
村庄
红裙
焦作路矿学堂创办时间考论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