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桉树种植的核心技术要素和常规病虫害防治方法

2025-01-15邱新分韦小满谭冬敏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青枯病天牛桉树

在南方桉树人工林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栽培管理的粗放性以及病虫害的频繁爆发,已成为制约产业质量提升与效益增长的重要瓶颈。为此,本文深刻剖析了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并系统性地总结了桉树栽培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要点,旨在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研究内容全面覆盖了选地整地的科学指导原则、良种壮苗的高效培育策略、科学密植的精确实施方法以及肥水管理的细致化操作,这些技术要素共同构成了桉树栽培管理的核心体系。针对桉树人工林中普遍存在的青枯病、透翅天牛以及胶片裂伤病等关键病虫害问题,本文详尽地描述了这些病虫害的典型症状表现、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具体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技术策略。

一、桉树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

栽培桉树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立地条件。鉴于桉树对温暖湿润气候的偏好,我们必须仔细挑选那些热量充足、降雨量丰富、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避免选择低洼易积水、石质化严重或盐碱化的土地。整地工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对于坡地,建议采用穴状整地法;而对于平坦地区,则应进行全面深翻,确保深度超过30cm。同时,通过清除残株和枯枝、平整土地等措施,为桉树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在整地过程中,保护表土层至关重要,应将富含腐殖质的表层土壤妥善保存,并在回填时置于坑穴的上层,以促进桉树根系的健康生长。对于那些板结严重、通气和透水性差的土壤,需要进行深松破碎处理,并在必要时进行土壤改良,以全面提升土壤质量。

以广西柳州市为例,该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资源丰富,为桉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然而,柳州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一些林地坡度较大且土层较薄,这就要求我们在整地时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的策略。柳州市林业部门在桉树人工林的选地和整地环节中,充分利用了桉树的强适应性,对坡度较缓的丘陵山地实施等高穴状整地,每穴规格精确设定为40cm×40cm×30cm;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则采用鱼鳞坑状整地方式,规格为1m×0.8m×0.5m,这一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至于平地,则采取深翻整地策略,并结合场地平整和杂物清理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能。

2、良种壮苗培育

良种选择与壮苗培育直接关系到桉树人工林的成活率、速生丰产能力,要根据立地条件、经营目标,选用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的桉树品种,采穗圃地要选择在土层深厚、肥力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扦插育苗时要特别注意做好基质消毒、溶氧、遮荫等工作,培育出根系发达、茎粗壮、叶片肥大的优质苗木,大苗移栽前要进行炼苗,增强苗木抗逆性。同时,壮苗培育还要加强苗期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除草,促进苗木健壮生长。选择苗木时要注意分级,将生长健壮、大小均匀的苗木集中栽植,弱苗、病苗及时淘汰,从源头上保证造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柳州市在桉树良种壮苗培育中十分注重品种选择,先后引进了国外桉树优良品种20多个,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筛选出了生长快、出材率高、适应性强的优良无性系,如中山大学和林科院选育的“广林1号”“广林2号”、广西林科院选育的“柳林1号”“柳林2号”等品种,生长速度均比当地马占相思树快2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0%,受到了广大林农的欢迎,在壮苗培育上,柳州市采取穴盘容器育苗,培育出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的优质苗木,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如鹿寨县将穴盘容器育苗技术推广应用到5万亩桉树人工林建设中,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生长势良好,实现了当年造林、封山育林的目标。

3、科学密植

桉树属阳性速生树种,幼树期生长快、郁闭早、竞争激烈,合理密植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关键,密植过大易引起林木间过度竞争,密植过小又会造成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下降,一般纯林初植密度保持在2500株/hm2左右,混交林要科学设计混交方式和比例,常见的有带状混交、块状混交等,定期抚育间伐,及时调整林分密度,既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要根据不同桉树品种的生长特性,合理确定造林密度,生长快、冠幅小的品种可适当密植,而冠幅大、生长相对较慢的品种则要适当降低密度,在实际栽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种苗木数量和株行距,确保密度达标、排列整齐,为后期抚育管理创造便利条件。柳州市在桉树造林密度上也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桉树生长规律的长期监测,总结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密植技术措施,如在平地、缓坡地造林时,株行距控制在2m×2m或2m×2.5m,保留密度2500株/hm2左右;在较陡坡地造林时,株行距放宽至2m×3m,保留密度1700株/hm2左右,减少了林分自疏现象,提高了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桉树混交造林上,柳州市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在桉树与杉木混交时,带状混交效果较好,每带桉树2行,杉木2-4行;与马尾松混交时,以块状混交为宜,桉树与马尾松比例控制在7:3或8:2,科学混交一方面降低了桉树连片种植的病虫害风险,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林分树种结构,提升了生态效益。

4、肥水管理

桉树对水分需求极高,通常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在干旱少雨的区域,必须实施蓄水保墒、节水灌溉等策略,以确保桉树生长所需的水分。施肥则是提升桉树产量的有效途径,在幼林定植、速生期、近成熟期等关键阶段,均应重视施肥工作。施肥方式可灵活选择穴施、沟施、撒施等,而鸡粪、商品有机肥、复合肥则是常见的肥料类型。施肥时需依据林地养分状况及林木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计划,实现适时、适量、适树的精准施肥。同时,肥水管理需注重水肥平衡,避免肥料施用不当导致的药害或浪费。针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应加强灌溉设施建设,强化蓄水保墒工作,并定期巡护,及时清理林间沟渠,以保障排水顺畅,减少涝害风险。柳州市在桉树肥水管理方面,已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例如,在幼林抚育阶段,及时除草松土,并进行了多次追肥,每次每株桉树精准施入鸡粪0.5kg、复合肥10.2kg,有效促进了幼树的快速生长。进入速生期后,桉树对养分的需求达到高峰,柳州市在此阶段普遍增施有机肥,并适量配施氮、磷、钾复合肥,加速了肥效的发挥。同时,还注重适时浇水,缓解了桉树生长的缺水问题。在干旱频发的区域,更是采取了塘堰蓄水、渠系引水、喷灌滴灌等多种节水灌溉措施,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增强了桉树的抗旱能力。例如,融安县在桉树人工林建设中,大力推广集雨灌溉技术,通过在缓坡地开挖鱼鳞坑集雨蓄水,可蓄水20m3/667m2,有效解决了季节性干旱缺水的问题,实现了桉树的高产稳产。

二、桉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1、桉树青枯病的危害与措施

青枯病是危害桉树的一种致命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苗木、病残体等多种途径传播,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开始变黄,随后整个叶片迅速枯萎;病斑由叶尖或叶缘向叶基或叶脉扩展,呈褐色或暗褐色,严重时可导致顶梢枯死,目前,青枯病防治主要采用综合措施,加强苗木检疫、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科学管理等措施预防为主,发病初期及时修剪病枝、喷施化学农药控制病原菌蔓延,同时加强抗病品种选育,营造混交林降低感病率,改善林分通风透光条件。

(1)病害普查与监测预警技术

青枯病防治的首要环节是及时发现和确认病害,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面积病害普查,重点排查苗圃、新造林地等病害高发区域,同时建立监测预警网络,布设病害监测点,及时收集发生动态信息,可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先进技术手段,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准确掌握疫病发生发展态势,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2)药剂防治技术

药剂防治是遏制青枯病蔓延的重要手段,在选择药剂时应优先使用对人畜安全、对环境影响小的高效低毒药剂,目前防治青枯病的常用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咪鲜胺乳油等,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可有效控制病原菌蔓延,喷药时应根据病株分布情况和药剂种类,采用机动喷雾、人工喷雾等不同方式,确保药液均匀喷洒、药效充分发挥。

(3)抗性品种选育技术

种植抗性品种是防止青枯病发生风险的根本举措,可从自然群体中筛选抗性强的优良单株,通过有性或无性繁殖选育抗病品系。也可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性新品种,在苗圃培育阶段,加强抗病苗木检疫把关,优选生长健壮、抗性强的苗木造林,在造林更新时,要根据立地条件合理配置不同抗性品种,提高人工林整体抵御青枯病的能力。

(4)综合防控技术

青枯病的发生受环境、种源等多种因素影响,防治上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在做好病株清除、药剂防控的同时,要加强林地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林内温湿度;合理密植,营造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林木自身抗病能力,此外,还要做好林间清洁,及时清除病死树和落叶枯枝等病源载体,减少病原滋生蔓延的风险。

2、桉树透翅天牛的为害与治理

桉树透翅天牛又称桉树穿孔虫,幼虫蛀食桉树韧皮部,导致树干流胶、树冠变黄等症状,严重影响桉树的生长发育,防治上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基础性防治工作,及时清理病死树和枯枝落叶,降低虫源基数;适度抚育、合理密植,加强林分通风透光,发生虫害后,可于成虫羽化期和幼虫孵化期喷施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防治,也可悬挂杀虫灯诱杀成虫,此外,大力开展天敌昆虫,如赤眼蜂、平腹小蜂等的保护利用,可有效控制桉树透翅天牛的虫口密度。

(1)诱杀技术

诱杀是防治桉树透翅天牛的常用方法,可利用透翅天牛成虫趋光性,在发生区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悬挂时要选择在透翅天牛发生初期,每15亩设置1盏,悬挂高度距离地面1.5m左右,要及时更换灯管,保证诱杀效果,也可在林间悬挂黄板、糖醋液等色诱剂,吸引成虫落入阻隔网内难以逃脱而死亡。

(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主要针对桉树透翅天牛的若虫,在若虫孵化初期,喷施1000倍的50%辛硫磷乳油、2000倍的90%晶体敌百虫等高效低毒农药,可有效控制虫口密度,用药时应通过机械喷雾与人工喷雾相结合,充分利用喷雾机、无人机等机械作业,提高喷雾范围和效率,同时加强药效监测和评价,根据药效动态及时调整施药剂量和时间。

(3)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桉树透翅天牛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知的透翅天牛天敌昆虫有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可在发生区投放一定数量的赤眼蜂等天敌,通过寄生作用控制透翅天牛种群数量,释放天敌时要注意选择在透翅天牛发生初期,与化学防治、诱杀等措施配合使用,发挥综合防治作用,要加强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营造有利于天敌昆虫生存的环境。

(4)森林抚育技术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是预防透翅天牛危害的至关重要手段。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务必做好林地清洁工作,及时、彻底地清除病死树木及枯枝落叶等,以有效降低虫源基数,从源头上遏制透翅天牛的滋生与蔓延。②加强抚育间伐措施,合理控制林分密度,确保林木间的通风与透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有效提升林木的抗虫能力。③还应注重合理施肥,以增强林木的体质与抗逆性,使其在面对透翅天牛等害虫侵袭时更具抵抗力。④在透翅天牛多发区域,可积极营造混交林。通过利用不同树种间的相生相克作用,构建更为稳定、健康的林分结构,从而有效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桉树胶片裂伤病的症状与对策

胶片裂伤病俗称“癌病”,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经树皮裂缝侵染形成溃疡,受害树皮片状脱落,严重时树干腐烂、断裂,甚至整株死亡,预防为主是胶片裂伤病的重点防控策略,加强抚育管理,做好防寒防旱;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减少树皮裂缝发生,发病初期及时刮除病斑,涂抹癌腐灵等药剂杀灭病菌,严重者伐除烧毁,以免传染,选用抗性品种也是减轻胶片裂伤病为害的有效措施。

(1)树脂渍入法

树脂渍入是在胶片裂伤病发生初期,将树脂或石蜡等材料涂抹在病斑处,阻断病原菌侵入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先用刀子将坏死溃烂的树皮刮除,露出病患部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其他消毒液冲洗患处,待晾干后涂抹树脂或石蜡,封闭创口,防止病菌由此侵入。

(2)药剂喷涂技术

在胶片裂伤病发生期,可喷施噻菌铜、福美双、托布津等药剂控制病害蔓延,喷药时应兼顾叶面和树干,药液喷施要均匀全面,以提高防治效果,新梢抽出时要抓住时机补充喷药,加强对新梢的保护,同时要加强药效检验评估,对药效差、有抗性产生的药剂及时更换,确保防治效果。

(3)刮除患部焚烧技术

对于胶片裂伤病发生严重的病株,要采取刮除患部焚烧的方法进行清理,具体做法是用利器将病患部位连同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树皮刮除,深度达到木质部为止,将刮下的病皮集中烧毁,同时对创口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密切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营林抚育措施

加强日常营林抚育,是预防桉树胶片裂伤病的基础性措施,要做好幼林抚育和林地管理,及时修枝整形,促进通风透光;加强林地清洁,清除落叶枯枝等病源;合理密植,科学混交,提高林分抗病性;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林木自身抗病能力,同时注意做好防寒防旱,减少胶片裂伤发生的诱因。

综上所述,桉树产业在南方山区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但面临栽培管理不善、种源退化和病虫害等问题,限制了产业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应用,建立完善的桉树生产技术体系。推动产业向集约化和智能化转型,共同促进桉树产业振兴,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545114广西柳州市鱼峰区三伯岭林场)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5.01.045

猜你喜欢

青枯病天牛桉树
为什么考拉只爱吃桉树叶?
天牛到底有多牛
彩虹桉树
黑黄花天牛
桉树茶饮
巨型昆虫——天牛
3个桉树品种对桉树枝瘿姬小蜂抗性研究
天牛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