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分析与研究

2025-01-15李康周文志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苗圃苗床苗木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指的是从苗木培育到栽培、生长等全过程采用有效管理措施的统称,具有经济性、灵活性、生态性及综合性等显著特点。当前,少数地区存在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偏低等情况,进而制约了林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为了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针对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进行有效分析与研究,以期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

一、现代林业开展好育苗栽培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和存活率

通过科学的育苗栽培管理,可以使林木的根系发达、茎粗、叶片丰满,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同时,合理地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苗木的枯死率,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有助于保护和增加森林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森林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优化育苗栽培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性。通过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育苗繁育,可以提高木材和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通过精细的育苗栽培管理,可以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性好、抗逆能力强的树种进行栽培,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能力。

二、现代林业育苗栽培合理管理技术要点

1、林业育苗过程中的土壤管理

在实际育苗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优质的栽培土壤,尽可能选择阳光充沛、交通便利、土壤营养充分的区域开展育苗苗圃建设,从而可以真正提高苗木的种植质量及成活效率。在开展好苗圃建设工作以后,要加强对苗圃土壤进行科学有效分析,结合实际苗木种植的特点进行土壤的有效改造与优化。例如,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补充土壤水分、深入开展耕地等多种形式来全面加强土壤管理工作。在实际管理环节,要提前及时做好除草工作、环境清理工作等,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环境质量,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排水、通风能力,这样可以更好满足苗木的实际生长需求。

2、苗木培育前期的整地处理

在开展苗木培育前期,为了更好满足苗木对土壤的实际需求,要精细开展好苗圃整地处理工作,当前以深耕细整这一方式为主,科学开展土壤耙耕工作,及时清理干净地块中影响苗木根系生长与发育的各类杂物,彻底清理干净石块、草根等,按照30cm的标准进行控制翻耕的实际深度。如果种植人员采用扦插育苗的技术手段,那么可以按照25cm的标准进行翻耕。针对一些土壤相对贫瘠的种植地块,要适当进行施加有机肥料,大大改善酸性土壤,可以适当进行施加草木灰、生石灰等,还可以借助硫酸亚铁、辛硫磷等各类其他药剂直接灭杀干净土壤中的病害类型。

3、苗木种类的选择工作

在开展现代林业育苗栽培过程中,要确保所选苗木种类符合种植标准与要求,这会直接影响到苗木实际成活率。在开展育苗前期,要高度重视苗木种类的选择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进行选种育苗,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土壤墒情、气候条件等多方面要素,尽量选择具备较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抗逆性的苗木品种,大大提高苗木实际成活率。在实际选择树种环节,要优先挑选云杉、圆柏、刺槐等各种本地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稳定性,可以促进整体成活率大大提高。

4、苗圃建设过程中苗床施作方式

苗圃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比如在山地区域开展苗圃建设,要加强进行控制苗床长度,在湿度偏大的地块要进行开展高床施作处理,在干旱地区或地势较高地区进行苗圃建设,可以选择低床施作方式。除此以外,在苗床方向选择上,要尽量以东西向为主,如果苗床处于地形复杂的区域要控制长边与等高线保持平行。在具体苗床准备环节,要严格进行平整度的控制工作,针对苗床内部的各类土粒进行细碎处理。在确定苗床规格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种植苗木树种控制,针对一些小型苗木树种要进行控制苗床长宽高为10m×1m×0.2m,针对一些大型苗木树种要控制苗床长宽高为25m×2m×0.25m。

5、苗木播种前种子催芽技术

在完成前期苗木种子、整地处理等一系列操作以后,要及时开展苗木种子催芽处理。当前常用催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温床催芽

在应用这一技术过程中要提前进行设置温床,挖掘长宽为100cm×30cm的长方形窖,还需要结合种子的实际栽植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在完成挖掘窖工作以后可以选择在下方进行铺设砖块,在四周钉上木板,砖块上方铺上草席、薄膜等,直接将种子放置在薄膜上方进行催芽处理,每间隔6h进行1次翻动,等到一半以上苗木种子出现裂口以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工作。

(2)药物催芽

当前常用药物以赤霉素、微量元素等为主,可以将苗木种子直接浸泡其中,不仅可以发挥良好的防治作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在这个环节要注意严格控制好药物实际使用量,避免出现其他各类危害。

(3)水浸催芽

这一催芽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热水、温水2种方式,其中前者适用于皂角、刺槐等质地坚硬的树种,保持催芽时期热水温度为80℃,并使用木棒进行轻轻搅拌,一直持续到搅拌不烫手以后再停止,等到完成浸种处理以后及时捞起浮在水表面的劣质种子,将沉底苗木种子继续进行浸泡1d,等到绝大多数种子膨胀以后就可以开展催芽处理。后者采用45℃温水进行催芽处理,将苗木种子直接浸泡在温水中1d,再将苗木种子捞起后进行3倍湿沙的混合并放置于温暖位置处进行催芽,控制实际催芽温度为25℃,等到1/3以上苗木种子开裂以后就要及时进行播种。

6、苗木播种管理技术

当前,在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开展好播种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播种环节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加强科学规范操作等,从而推动林业苗木实现健康成长。在实际播种环节,种植人员要结合不同林木品种的生长特点进行有效播种,其中在春季播种环节要确保土壤温度10~15℃最为适宜,在秋季播种环节要确保土壤温度5℃最为适宜,一般情况下需要在霜降节气来临之前完成好播种工作,这样可以更好提高种苗的实际成活效率。与此同时,在播种环节要结合不同苗木的生长特点科学合理选择播种形式,针对榆树、杨树等树种要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撒播播种,针对一些林木相对偏大的树种要进行点播播种,从而可以更好提高实际播种效率。

7、苗木移栽管理要点

在进行移栽管理过程中,要科学选择育苗培育场地,注重选择那些交通便捷的场地,这对于开展好移栽工作至关重要。所以,在实际移栽过程中,要将种苗直接从培养场地移植开来,第一时间将幼苗运输到固定场地,这也意味着选择育苗培养场地也要符合交通便利这一显著特点。除此以外,如果长时间运输那么就会导致出现幼苗根部大量水分丢失的情况,而且还有可能会直接破坏苗木幼苗的根系,进而不利于提高苗木的实际成活率。

与此同时,在开展移栽管理环节要选择合适的季节。一般情况下,选择春季或秋季这两个时期进行移栽管理,主要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的苗木幼苗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相对偏少。由于季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苗木幼苗根系的水分流失速度相对偏慢,选择春季与秋季两个季节开展移栽工作,这样可以更好提高苗木幼苗的实际成活率。

8、林业育苗栽培过程中营养管理要点

(1)苗木水分管理技术

在现代林业育苗栽培过程中,加强水分管理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科学合理施加水分可以更好提高苗木的实际成活率,从而推进苗木实现良好生长与发育,保障整体苗木处于健康生长状况。在具体实施水分管理前期,要进行苗木所需水分的科学合理评估,加强对土壤湿润程度的监测工作,测定苗木叶片的实际蒸腾作用。不同苗木类型在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水分需求存在差异性,要结合实际生长状况进行有效调整,加强对水分灌溉系统的合理设计,结合苗圃大小及土壤条件等各方面要素进行科学调整与持续优化,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分灌溉方案,确保苗木根系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匀到位。此外,还要及时开展保水工作,借助地膜保水技术手段提高实际保水率。比如,在开展桃树种植过程中,针对同类树种、播种时间及栽植技术等各方面基础条件上,借助地膜保水技术可以促进桃树实现更好生长,枝干更加粗壮。除此以外,还要合理控制实际水分灌溉量及次数,如果出现灌溉偏少等问题会直接导致苗木出现干旱情况,如果灌溉过量会影响到苗木根部可能出现窒息情况,进而诱发一系列的病害问题。

(2)苗木光照管理技术

在实际开展光照管理过程中,要优先进行评估苗木类型的实际光照需求程度,了解苗木喜光、耐阴等各种特点,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查阅文献、指标测量等各类手段进行评估工作。此外,要结合苗木树种的实际光照需求,科学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在推进苗圃建设环节,要通过加装遮光棚、遮阴网等多种方式降低太阳光直射对苗木产生的不利影响。在调节光照时间及强度方面,要根据苗木树种的生长习性及生长阶段等多方面要素进行充分考虑,科学合理进行安排光照时间。比如,在进入育苗初期,可以适当进行延长光照时间促进苗木的更好生长,等到生长到一定阶段以后要适当缩短实际光照时间,进行外界自然生长环境的模拟,从而促进苗木可以更好适宜外界生长条件。除了进行控制光照时间及强度以外,光照质量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状况。在苗圃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安装LED灯、白炽灯或荧光灯等多种类型灯具,进行特定波长光源的供应,从而满足苗木的实际光照需求。此外,等到进入高温的夏季,要适当降低实际光照时间及强度,避免出现苗木过热的问题。

(3)苗木施肥管理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林业苗木培育环节,主要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①施加底肥,以农家肥、鸟粪等为主,底肥作为苗木生根发芽的主要基础,可以将土壤与底肥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并施加到地块中,适当进行水分浇灌,在此以后就可以进行苗木培育种植工作;②中期开展施肥,种植人员要等到苗木生长到4~5个月以后,为了保障苗木实现更好生长,这样可以开展第2次施肥工作,这个时期以尿素、磷肥等混合肥料为主;③结合苗木的实际生长状况,结合气候特征、土壤肥力等多方面要素进行追肥处理,这样可以最大化促进苗木的生长与移栽工作。

9、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生长环境控制管理

(1)温室、大棚栽培温度调节管理

在苗木栽培管理过程中,可以借助温室、大棚栽培技术为苗木生长提供稳定的温度条件,保护其避免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其中在温室内部可以进行配置通风系统或加热设备,确保温度始终处于最佳范围内。此外,可以选择在苗床或苗圃上方进行覆盖保温材料、遮阳网等多种方式,实现温度的有效调节。等到进入寒冷冬季以后,通过覆盖保温材料可以降低苗木实际受到的冰冻灾害,在进入炎热夏季以后,通过加盖遮阳网可以降低地表温度条件,降低苗木受热产生的各类威胁。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加装温室自动化操作系统,实现温度的有效监测与合理调节,其中在这套系统中可以进行安装自动控制设备、温度传感器等,结合相关参数进行启动或停止各项系统功能,从而可以维持温度条件的稳定。

(2)温室、大棚栽培湿度调节管理

开展好湿度调节可以促进苗木更好进行水分吸收,保持叶片表面的实际湿润度,从而对苗木的生长发育出关键作用。在具体调节环节,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①要及时开展湿度监测工作,可以借助相对湿度传感器或湿度计进行测算苗圃中空气湿度状况,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记录,这样可以充分了解湿度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出有效调整。②要进行材料覆盖,借助遮阳网等相关材料进行覆盖,这样可以实现苗圃内光照、湿度的有效调节,从而避免出现太阳光直射的情况,降低土壤中水分的实际蒸发效率。③要加强设施控制,借助大棚、温室等设施实现湿度的精准控制,通过加装通风、加湿等各类设备维持良好的湿度状况。

(3)温室、大棚栽培CO2浓度控制管理

当前,在控制CO2浓度过程中,最常用方式是人工控制系统,可以在温室或苗圃中适当增大CO2浓度。在苗木生长地块中进行额外补充CO2气体,这样可以为苗木幼苗的更好生长增加更多碳源,从而切实促进幼苗更好开展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要将CO2浓度维持在800~1200ppm之间,从而可以更好进行调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此外,高浓度的CO2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呼吸作用,从而更好促进营养物质的产生与合成,加强苗木幼苗的快速生长。

10、林业育苗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开展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有效防治,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苗木品种进行育苗处理,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要及时进行染病苗木的隔离处理。在实际防治环节,主要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等3种方式进行有效防治。其中物理防治指的是应用黏虫球、黄板等各类监测工具进行吸引与捕捉各类昆虫,针对常见病虫害类型及症状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进行精准防治。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通过引入虫害天敌、有益微生物等进行抑制虫害的繁殖与扩散。当前,常见捕食性虫害天敌以花蝽、蜘蛛等为主,可以主动寻找并捕杀虫害,进而有效抑制虫害的规模。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线虫、寄生菌等微生物进行抑制虫害的蔓延与扩散,这些微生物会在虫害体内进行繁殖从而出现死亡状况。化学防治指的是应用适宜适量的化学农药进行控制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在具体农药选择环节,要结合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及危害症状进行科学合理选择化学农药品种,充分考虑到化学农药的有效性、安全性,遵循相关的说明及规定进行操作。在实际施药环节,要结合苗木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涂抹、喷洒农药,要注意控制喷洒均匀到位,避免过量使用的情况。

随着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开展好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切实提高苗床育苗的实际成活率,要围绕多措并举的方式进行有效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推动林业产业更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274500山东省东明县林业局)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5.01.040

猜你喜欢

苗圃苗床苗木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苗木供求信息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