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2025-01-15任少鹏

农民致富之友 2025年1期
关键词:反季节除草田间

伴随市场经济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逐渐加大,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可有效确保人们的蔬菜饮食健康。基于此,对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展开讨论,主要在于选种与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育苗与定苗以及水肥管理、除草管理等。同时,为确保无公害蔬菜种植产量及品质达到预期目标,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措施,提高蔬菜植株长势以及病虫害抵抗能力。对于已发生病虫害的蔬菜田,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措施,消杀田间病菌与虫害,为无公害蔬菜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夏秋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1、选种与处理

①品种选取

选取适宜的种植品种是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的要点之一,选种不仅要充分考虑种植地区土壤肥沃度、疏松性、保水性以及酸碱性,还要结合地区夏秋季节气候条件选种。夏秋季节正处于一年温度、湿度较高时节,且易于发生病虫害。因此要选取耐热、耐涝、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具有耐热性的品种,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依旧可以正常生长,以免因高温而导致落花、落果现象出现,降低种植产量。同时,夏季降雨量较大,土壤及空气湿度较高,选取抗涝无公害蔬菜品种,能够降低田间水分过多而造成蔬菜根系呼吸不足,导致死亡状况出现,从而确保产量达到预期目标。此外,夏秋季节空气温湿度适宜,易暴发病虫害,选取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可减少种植管理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提高无公害蔬菜品质。

②种子处理

种植前对蔬菜种子进行相应处理,可有效提升发芽率与成活率,并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可按照以下方式对种子处理:首先,晒种。可将选购品种,选择晴朗、风力较小的天气,铺设于塑料或布上,并使用木棒或其他工具铺平,晾晒时间在1~2d即可,可通过光照中的紫外线消杀附着种子表皮的病菌、虫卵等有害物质,降低发病率。同时,通过晒种还可以提升种子活性,提升发芽率。晒种时应注意环境温度,不可直接暴晒于高温光照下,以免造成种子大量脱水失去活性,实际晒种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其次,温汤浸种。为进一步提升种子发芽率,消杀种子表皮附着的病菌,可将完成晾晒的种子浸泡于温水之中,水温控制在55℃左右,维持15~20min后捞出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以蔬菜种类而定,如茄果类蔬菜种子浸泡4~8h;豆类种子浸泡2~4h等。浸泡过程中应使用木棒持续翻动种子,并不断加入热水,以保证水温保持不变,且种子与水接触均匀。

2、选地与整地

①选地

选取适宜的种植土地,可有效保障无公害蔬菜品质,提升发芽率与成长速率,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选地作业:首先,远离污染源。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国家允许标准之内的一种蔬菜。因此,种植地应远离工业产区及各类污染源,如化工厂、养殖场、垃圾处理站等,此类厂区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从而对空气及土壤造成一定污染,种植地应与此类厂区距离保持在3km以上。其次,关注土壤土质。应确保种植土壤肥沃,疏松性、保水性以及土质优渥,且有机质及酸碱度符合种植需求,通常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5%为宜,而酸碱性应根据种植蔬菜品类合理控制,如柿子椒、番茄等蔬菜土壤pH值适宜在4.5~6区间;茄子、豆类等pH值适宜在6.0~7.0;黄瓜、花生等pH值适宜在7.0~8.0范围内。再次,种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条件,此时既有连日降雨天气出现,又有连日高温天气出现。因此,应确保种植地能够在雨水过多时及时排出,以免导致蔬菜根系长期浸泡水中,造成蔬菜叶片发黄、根系腐烂现象出现。还要保证灌溉便利,高温环境下会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蔬菜生长缺水会出现叶片发黄,且会降低长势,引发病虫害。因此,应确保种植地能够在土壤缺水时灌溉便捷,以此为蔬菜发育提供充足水分。

②整地

蔬菜育苗前需要对种植土地进行翻耕处理,可使用机械开展,翻耕深度一般情况下控制在15cm左右。翻耕处理可将土壤内部藏匿的病菌及虫卵等有害物质翻出,使其暴晒于日光下,起到消杀作用。同时,翻耕还能加强土壤透气性与保水性,改善土壤结构,为后续育苗程序开展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3、育苗与定植

①育苗

夏秋反季节蔬菜播种时间应选取早上或傍晚,此时环境温度适宜,且土壤水分不易快速蒸发。播种后应及时回填土壤,并进行压实处理。无公害蔬菜育苗阶段,为避免高温光照直射对蔬菜幼苗产生不良影响,可在光照过强时利用遮阳网在其上部覆盖。遮阳网可在育苗初期全天覆盖,以此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环境温度条件,而待育苗中期,应合理控制遮阳时间,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以此提升幼苗长势,促进其光合作用开展。同时,应关注苗床水分。夏秋季节土壤水分蒸发较快,要及时灌溉补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

②定植

应挑选晴朗且风力较小天气进行定植,移植时要注意保护幼苗根系,以免降低成活率。定植密度要根据蔬菜品类合理调整,以免影响蔬菜品质与产量,定植穴的挖掘,应保持高度与畦面一致,防止灌溉时出现积水情况。同时,应合理控制移栽深度,通常情况下,保持幼苗根茎部与表土层一致即可,以免栽植过深影响根系呼吸,栽植过浅在风力及雨水作用下出现倒伏状况。移栽时应注意保护好幼苗根系及茎叶。定植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夏秋季节环境温度较高,定植穴挖掘至填土,水分流失较多,灌溉定根水能够为幼苗提供充足水分,且可加强根系与土壤的紧实度,提升蔬菜苗成活率。灌溉时不可使用大口径水管浇灌,以免冲击根系出现倒伏。

4、灌溉管理

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是确保蔬菜成长过程水分充足供给的关键,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应根据土壤水分含量以及蔬菜种类,合理控制灌溉时间与灌溉量,并选取适宜的灌溉方式,以此加强蔬菜长势,提升产量及品质。首先,选取适宜的灌溉时间。夏秋季节环境温度较高,白天阳光持续直射下,会提升土壤及植株茎叶温度,而灌溉水温较低,此时浇灌会对蔬菜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浇灌,此时灌溉既可以保证水温与植株温度的适应性,又能避免土壤水分蒸发过快,从而有利于提升水分转化率,促进蔬菜植株健康成长。其次,控制灌溉量。不同种类蔬菜具有不同水分需求,且不同生长阶段也有不同需水要求,种植人员要结合实际合理控制灌溉量。如黄瓜、辣椒以及花椰菜等蔬菜需水量较大,种植人员应适当加大灌溉次数与灌溉量,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而西瓜、甜瓜以及丝瓜等蔬菜,对水分要求较低,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种植人员要适当减少灌溉次数与灌溉量,以免影响根系呼吸,出现腐烂现象。再次,灌溉方式。传统漫灌方式会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不利于成本控制。因此,可采用滴灌、喷灌或渗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既能为植株成长提供充足水分,又能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可将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采取水带肥的灌溉方式,既能起到补充水肥作用,又可以降低成本,并且有利于提升肥料转化率,促使植株在水分与肥料的充足供应下健康成长。

5、施肥管理

①基肥

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肥施加,主要选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肥料以及微量元素,可为幼苗成长提供全面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升透气能力与保水能力。但还应加入适量矿物质肥,以弥补有机肥营养物质含量不足情况,矿物质肥主要以矿物钾肥、硫酸钾、矿物磷肥等为主。同时,基肥施加应合理控制施肥量,通常情况下,可按照1~3t/亩施加有机肥,矿物质肥料的施加,则应根据种植蔬菜品种与土壤肥力合理调整,以确保幼苗移栽能够获取充足的营养物质。此外,基肥可在蔬菜幼苗定植前30d左右施加,施肥完成后要将其与土壤充分混合,以免肥力失效,施肥方式可选用撒施或沟施,施肥过程中应确保肥料播撒均匀。

②追肥

追肥是满足蔬菜健康成长的关键手段,应根据蔬菜种类及生长阶段合理控制施肥类别、施肥量、施肥时间以及施肥方式。首先,追肥类别与施肥量。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其他肥料为辅;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追肥应根据蔬菜的种类选取肥料品种,严格禁止施加硝态氮肥,氮元素的施加以种植蔬菜种类控制用量,通常每茬按照10~15kg/亩进行施加,无机肥应与有机肥结合使用。对于土壤肥力一般的田地,有机氮肥与无机氮肥的施加比例通常为1:1。追肥应采取“保头攻中控尾”策略,最后1次追肥应在蔬菜收获前20~30d开展。其次,追肥时间。根据生长阶段与追肥需求合理确定,以此为植株健康成长提供充足养分。例如,蔬菜成长初期,可在追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追施一定量的氮肥与磷肥,促进植株茎叶发育;成长中期,可追施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果实发育成熟;成长后期,可追施氮钾复合肥,以延长蔬菜生长周期,增加果实产量。最后,追肥方式。常用的追肥方式包括沟施、穴施以及撒施等,可根据实际种植条件选定,追肥时应严格控制追肥量,避免出现烧苗现象。

6、除草

蔬菜种植难免会在田间长出杂草,杂草的出现会与蔬菜抢夺土壤中的水分及养分,从而降低植株长势,降低产量。同时,杂草还会影响田间的通风和光照,不利于蔬菜品质提升。因此,要开展定期除草作业,除草方式可通过人工除草、机械除草以及覆盖除草方式进行,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除草,以免影响无公害蔬菜价值。首先,人工除草。茄果类、瓜类以及豆类、叶类蔬菜均可采取人工除草方式,一般使用锄头、手铲等工具除草。人工除草效率低且耗费人力较大,不适宜大面积蔬菜田间杂草清理。其次,机械除草。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的田间除草作业,通过机械或机械人工配合方式除草,具有便捷、高效等优势。再次,覆盖除草。覆盖除草方式较多,可通过地膜覆盖的方式开展。可在幼苗移植前,在种植田间铺设一层地膜,尽量摊铺平整。并按照移栽蔬菜种类进行打孔,以便于幼苗定植。此类方式不仅可以除草,还能降低土壤内部水分蒸发速率。还可以采取有机材料覆盖的方法。可将秸秆、稻草、木屑平整铺设在蔬菜田间,通过阻断光照,以降低杂草新陈代谢,从而起到除草作用。

二、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对于无公害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栽培过程管理,从根源处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首先,选取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并做好种子处理,加强土壤翻耕作业。其次,田间管理。水肥是蔬菜植株健康成长的关键,适宜的灌溉次数、灌溉量以及施肥频率、施肥量,可有效提升植株长势,降低发病率。还要做好除草工作,种植前、发育阶段以及收获后,皆要进行除草作业,以此减少病菌与虫卵藏匿地点。再次,定期巡查蔬菜田间。种植人员应定期观察植株长势,若存在病株、弱株,要及时清理出田,以免造成病菌、虫害蔓延发展。

2、物理防治

常用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手段,具有环保、无污染等特点,主要通过利用虫害的物理特性与生物特性,以及病菌特征,进行防治。例如,采取高温闷棚措施。夏秋季节温度较高,可将塑料大棚门窗紧闭,并揭开棚顶遮阳网,以光照积聚高温,促使棚内温度达到60℃以上,可有效灭杀部分病菌及虫害,起到防治作用。还可利用色板诱捕,对捕杀蚜虫、斑潜蝇等虫害具有良好作用。或利用虫害趋光性捕杀,可根据虫害发生程度与蔓延范围,在田间布置一定数量的黑光灯,对菜蛾、棉铃虫、叶蝉、蝼蛄等具有较好的灭杀效果。

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等特点,主要通过大自然食物链特性以及利用绿僵菌、白僵菌以及苏云金杆菌等生物药剂,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在田间投放一定数量赤眼蜂,用以防治菜青虫、蚜虫等虫害。或利用苏云金杆菌消杀小菜蛾、菜青虫等虫害,不仅可以保持长期杀虫作用,还能避免对蔬菜及土壤造成污染。

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便捷、高效等特点,是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为防止化学药剂对蔬菜及田间造成污染,应严格控制喷施药剂时间以及喷施药剂种类。应选用低毒、见效快的农药,并根据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蔓延程度,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计划,定期更换防治药剂种类,以免病虫害产生耐药性,降低防治效果。严禁使用甲胺磷、呋喃丹、杀虫脒、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毒性较强、有污染性的农药。应严格筛选,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例如多菌灵、加瑞农、克露、托布津、波尔多液,农用链霉素等杀菌剂;Bt系列、阿维菌素系列、植物提取物类、昆虫激素类等生物药剂。同时,合理控制药剂喷施量,以免对蔬菜产生不良影响。药剂喷施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合理选定,适宜在晴朗、无风天气进行。由于夏秋季节白天温度较高,药剂喷施后水分蒸发较快,因此适宜在早晚防治,防治人员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药剂随风进入人体,引发安全事故。

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运用,要选取适宜种植的蔬菜品种,并进行晾晒、浸泡处理,以此加强种子发芽率与成活率。还应选取适宜的种植土地,通过翻耕处理,改善土壤质量,提升透气性与保水性。并要加强育苗与定苗管理,做好炼苗与定植工作。同时,应根据种植蔬菜的种类及生长阶段,科学合理控制田间灌溉次数、灌溉水量以及施肥次数与施肥量,应以有机肥为主,为蔬菜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与养分。此外,对于夏秋反季节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措施,种植人员需根据实际条件合理选取,为反季节无公害蔬菜品质及产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452470河南省登封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5.01.003

猜你喜欢

反季节除草田间
春日田间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田间地头“惠”果农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长根菇反季节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