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5-01-11程万

科技风 2025年1期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其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完成。本文在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多媒体辅助技术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课堂中运用声、像、画等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笔者对多媒体的应用提出几点反思,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而忘记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应控制信息量、提纲挈领、突出重点,避免满堂灌;同时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多媒体技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留白,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关键词:多媒体;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优势;反思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其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奠定基础。众所周知,学好语文事关一个人的理解能力以及谈吐气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文化综合考试,更是为他们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铺平道路,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阅读教学这一重要模块中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思维潜能,完成课堂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

一、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层面

以我校为例,全校近4000名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天门乡村各初中学校。首先,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足。他们说话交流时方言口音较重,会导致字音认读时出现较多错误;他们在阅读鉴赏时分不清什么是修辞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什么是表达方式;他们在写作文时会无话可写,书写卷面混乱。这些都需要教师耐心纠正,认真辅导。其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低下,表现为上课时不认真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听课效率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首先,中职教师缺少对职业学生特点及其所学专业特点的分析,教学方向不明确,很多教师仅仅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要想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就要打破课堂界限,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如果说小学语文注重的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那么中学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阶段就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美好人格的塑造,更加重视对其未来的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提供精神保障。所以,目前有些教师不分学生实际情况而照本宣科的现象需要改正。其次,中职教师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加之学生基础及学习能力不足,导致教师在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积极性、自我素养提升等方面有所懈怠。

(三)学校层面

中职语文课程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中职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科,应与学校设置的专业课相辅相成。但由于学校重视不够,课时安排不足,使得中职语文教育处于边缘化地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松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1]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一)直观呈现,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更容易深入。相比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职学生的基础薄弱,精神和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需要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多媒体集中了声音、影像、图片、文字等多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提起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点。比如,在《学生学习用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阅读与欣赏部分《我的母亲》这一课的课堂导入中,我们可以播放电影《你好,李焕英》的主题曲——《萱草花》,在歌曲播放后,也可以播放电影当中感人画面片段,再引入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展开老舍对母亲的怀念和追忆。这部电影绝大多数同学都看过,同学们也能够体会作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之情。在本课结束时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了》,让同学们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时的片段,让同学们加深对自己母亲的感恩之情,理解母爱,感悟孝道。在《离太阳最近的树》这一篇叙事散文中,同学们对于“红柳”这一植物相当陌生,在讲解课文前,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中呈现多幅红柳图片并辅之讲解,能够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红柳在高原沙漠当中生存的不易和红柳的珍贵稀少,从而掌握本篇文章的生态主旨。现代教育媒体可使课文无声的语言变成抑扬顿挫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绪迅速渗到学生的心田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2]在《像山那样思考》这篇哲理散文中,为同学们播放配乐音频朗读,同学们能够直观辨读“嗥叫”等陌生词汇的读音,再理解文章的哲学深意。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阅读当中,多媒体朗读示范更是必不可少。比如《致橡树》这篇诗歌,教师可以播放带有凌霄花、雾霭、山岚图片的轻音乐视频,让同学们欣赏舒婷笔下的这些意象,使学生融入意境之中,感受舒婷笔下的平等爱情。所以通过多媒体把无形的书面语言转化成为有声、有情感、有意境、有画面感的形象语言,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提高效率,突破教学过程难点

巴班斯基认为,最优教学过程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高可能的水平。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仅凭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面对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很明显传统教学方式是不够用的。而现代教育媒体的选用并不是漫无目的的,教学媒体合理利用的标准是要适时介入,要切合教学目标,要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服务,并且要为职业学生量身打造,因材施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也应探索出一条高效、快捷的授课之道。阅读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篇章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内容不乏古今中外名篇名著,学生对于一些年代稍显久远的文章,不管是在表层的字音、字词含义的把握上,还是深层含义的理解上都是有困难的,多媒体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连续高效呈现行文思路,提纲挈领,凝练主题。比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等都是《学生学习用书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比较难以理解的文章,学生更是感觉这类文章难以读得进去。《拿来主义》的重点是理清文章行文思路以及全文的论证方法,为以后写议论文、解读议论文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高密度地展现文章重点词句,教师高效提问,得心应手,学生高效互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比如,在讲述《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教室多媒体提前发送相关学习资料让同学们提前进行预习,如《红楼梦》中贾府人物关系图谱、金陵十二钗人物画像介绍等。通过预习,教师在正式讲授的过程中会减小不少阻力,学生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再如,《科学是美丽的》这一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科学的“美”,同学们由于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导致学习起来没有兴致。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带文字的图片来展示说明“电子云”“叶绿素”“DNA结构”等概念,让同学们直观高效地理解为什么科学是美的。多媒体技术为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呈现图片、传输文字、播放音视频等,高效大容量地完成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情境,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职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和培养,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学校课程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输入学习无疑是最高效的方法,而语文阅读课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学作品的阅读,应侧重于审美发现与鉴赏,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充分调动联想、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和审美经验,逐步提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别能力。比如,在教学《善良》这篇文章时,文章比较抽象,没有举出具体例子来论述到底什么是善良,教师可以播放有关雷锋同志的纪录片。比如,雷锋同志曾经忍着烧伤的疼痛与战友们奋战在抗洪一线,在水库大坝上战斗了七天七夜;雷锋同志曾拿出他的全部积蓄捐赠给国家,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雷锋同志在国家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捐出他的所有积蓄助力灾区重建。同学们在纪录片中了解到善良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也不仅仅指的是人的一点点恻隐之心,而是在了解和同情之后伸出援助之手。不管何时何地,善良都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号召学生要做品行善良的人。在教师进行沈从文《边城(节选)》教授时,这篇文章节奏缓慢,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不符合学生的口味,此时如果播放《边城》的电影片段,学生可以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山美、水美、人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善良的民风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在这样美的环境当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学生对小说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将产生感性的认识。电影片段给了学生充分的美感享受,从而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发现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讲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课时,笔者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讲课文,而是将从网上搜集的孔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知识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习了解,让学生从这些背景知识中窥见孔子的教育思想、治国思想、做人原则,让学生借此感受孔子超凡的人格魅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促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再如,在讲授《雷雨》时,可播放话剧《雷雨》片段,并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人物,在具体表演中融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在具体的角色中感受人物形象,感受情节冲突,同时锻炼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实施立德树人的目标。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不但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还需要加强德育方面的教学管理,这对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健全人格,以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均具有明显帮助。[3]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的反思

(一)不可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

首先,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书上的全部内容都放在多媒体上展示,更不能把教学重难点完全寄托在多媒体课件上,应该多提出问题,并且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再产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多媒体的主体作用。其次,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由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构成,语言形象不是图片形象,语言形象所产生的魅力不能等同于图片形象产生的魅力,语言形象的魅力是文字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图片、视频时要合理,要有礼有度,一旦这些图片式的内容过多过杂,势必影响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最后,在文学作品解读过程中,因学生个体差异不同,所产生的感受和理解不尽相同,多媒体的声、像、画技术无法代替师生的双向交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就是坚持语文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仅靠多媒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二)多媒体技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留白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当中要留白,要适当板书、适时训练、精要讲解。多媒体课件呈现快速高效,有时候学生没有来得及消化或者记笔记便一闪而过,所以教师要留出时间提醒学生做好笔记,或者留下板书。板书的过程本身就是提起学生注意力的好时机,也是教师展现行云流水的书写艺术的时机,板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熏陶。语文阅读课的核心是感悟与表达,课堂当中的适时训练要脱离多媒体实现,把感悟真正动笔书写出来。再者,教师的精要讲解是多媒体的声、像、画技术无法代替的,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境界、点评观点、解答疑惑等都需要讲解,多媒体技术只能成为教学的辅助,不可主次不分。

(三)控制信息量,避免满堂灌

前面讲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由于有些学校课时安排不够,或者教师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在一节课45分钟之内安排了过多内容,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消化、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反而加剧中职生学习畏难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每一页课件都必须符合当堂课的中心主题,紧扣主题,突出重点,方能发挥出现代教育媒体应有的功能。

(四)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使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有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忽视应该有的互动交流、小组讨论,甚至是思考的时间,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五)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方法,引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图片、音像资料等,让教师们得心应手地快速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大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有效整合语文学习资源,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不仅对教师幻灯片制作水平、资料收集方法提出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水平、教学理论水平、教师语文专业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更自觉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对现代教育媒体的认识,提升自己对新事物的认知水平,努力增进自己的业务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浸润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教师们要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再由课外回归到课内,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可以让这一教学过程更加高效。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找到恰当的切入点,由浅入深、循循善诱、提纲挈领,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实际课堂教学应用中,教师也要不断思考、改进、完善,条件允许时,可让学生提供相关素材或提出教学建议,提升学生的主动性,让多媒体技术成为阅读教学的翅膀,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协助教师升华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小英.试论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1056.

[2]薛素玲.让语文课堂插上信息化翅膀[J].考试周刊,2012(79):32.

[3]李钰.浅谈多媒体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652(32):165+167.

作者简介:程万(1991—),女,汉族,湖北大冶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