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河北省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5-01-11贾云娟
摘要:“十五五”时期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亦是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广泛应用、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动力,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渗透至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就业工作产生深远影响。河北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直接相关。基于此,就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河北省就业工作的影响展开深入分析存在显而易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就相关要点加以概述。并进一步探讨了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影响的就业强化对策,旨在为“十五五”时期河北省就业市场的平稳过渡、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十五五;人工智能技术;河北省;就业工作
近年来,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突破性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行业的崛起进一步夯实了技术基础。预计到2025年,河北省将在这些行业孵化出更多的行业应用大模型,并培育出3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将全面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智能化、网络化、融合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尤其伴随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设施的健全与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进程将大幅度加快。
一、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河北省就业工作的影响
2024年上半年,河北省就业形势相对稳定,1月至6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皆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并获得了良好的开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在助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也使得部分岗位的可替代风险更高,需要政府、企业及劳动者戮力同心,直面挑战。
(一)正面影响
1.就业结构的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创设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还衍生出数据科学家、人工智能工程师等诸多高端就业岗位。这些高端就业岗位的出现,有助于河北省整体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其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朝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继续普及,大量传统行业也在积极寻求数字化转型,职业类别的多样化趋势更为明显[1]。比如,在制造业出现了机器人编程、智能生产线维护等新职业,而在服务业,智能客服、虚拟助理等职业也日益发展为主流,这些新职业的出现,使得劳动者的就业选择空间得以拓展。
2.就业岗位的增加
社会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升级与产业的创新,纵观我国社会的每一次飞跃,其背后都有技术、产业升级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虽然会取代一些传统就业岗位,但是也会增加一些新型岗位,并衍生出一些新型工作任务,整体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能够为人们的就业带来新机遇,同时削减岗位更替中出现的不利影响。前些年的数据表明,未来英国超过80万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将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所取代,相反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则能够提供350万个就业机会。新时期,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全球将会有7500万份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随之会产生1.33亿份新工作岗位。所以,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会淘汰那些低技能的落后岗位;另一方面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技术变革还会推动软就业模式的发展,这些岗位的出现将会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人工智能技术变革下催生的软就业岗位涉及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以及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目前主播、外卖、网约车以及比赛解说等均属于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软就业岗位。人工智能的发展曾引发了人民群众对就业问题的担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为就业带来了更多机会,且该技术还能够在推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削弱岗位替换影响,所以将会更加迎合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就业岗位的需求。
3.生产效率的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力成本。这种效率上的跃升使得企业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更好地完成更多生产任务,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生产成本降低后,企业投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环节的经费得以增加,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这样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就业市场,让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4.技能培训与转型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劳动者纷纷精进自身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愈发严格的就业需求。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参与到各种技能培训活动中,积极学习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编程等新技能,以提升自身的岗位竞争力。为了紧随市场行情,河北省的职业教育机构也开始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增设了大量同人工智能技术有关的专业或课程。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注重对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教授,还强调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与此同时,政府与企业也提高了对就业转型的重视程度,相应措施的推行,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转型机会与就业保障。政府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企业推进技能培训与职业转型项目,企业方面则依托内部培训、岗位调整等途径,引导员工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
(二)不利影响
(1)岗位替代风险。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大环境下,以往那些重复性高、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将面临被人工智能设备替代的风险。像流水线工人、部分客服岗位等,这些岗位对劳动者没有太高技术要求,加之工作内容比较固定,自然也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2]。(2)就业结构失衡。传统行业中的低技能岗位数量在逐年缩减,使得就业市场中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需求差距不断拉大。这种需求上的差距加剧了就业结构的失衡问题,高技能劳动力往往供不应求,低技能劳动力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继续加重。(3)社会适应性挑战。在技术飞速变革的同时,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尚不健全。诸如现有的职业教培资源可能难以满足劳动者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社会保障体系可能难以给失业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支持与保障等。
二、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影响的就业强化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强化政策引导
依托政策引领与推动,促进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添砖加瓦。比如说,将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等模式引入制造业当中,助推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优化;将人工智能客服、智能推荐等先进系统引入服务业当中,增强用户的服务提升、提升整体服务水平[3]。深化同京津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区域协同,优化京津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统筹与布局。加快建设以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的环京地区智能算力集聚区,在区域协同中促进算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及时共享,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保驾护航。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到2025年,全省算力规模将达到35EFlops以上,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左右,新增算力基础软硬件设施自主可控比例60%以上。
2.注重职业培训
政府应继续扩大对职业培训的经费投入,打造同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体系,诸如要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购置先进的培训设备与教材、聘请阅历丰富的培训师等。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所产生的就业形势变化,应有针对性地组织技能培训活动,例如,可以为制造业人员提供有关机器人操作、自动化生产线管护等技能的培训服务;可以为服务业人员提供人工智能客服、智能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培训服务,在潜移默化的培训中,帮助劳动者习得新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4]。深化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同各大院校等教育机构协同合作,齐力培育更多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实际相适应的优质人才。利用校企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信息的有效共享,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3.完善社会保障
政府应继续健全失业保障体系,为那些由于技术变革而失业的劳动者及时提供生活保障与再就业机会,诸如可以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组织再就业培训活动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让失业人员享受到全面、细致、优质的就业服务,助力失业人员及早再就业或积极自主创业。尤其要关注那些年纪较大、技能水平不足的特殊劳动者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诸如开展个性化的技能培训、推荐针对性的就业岗位等。
(二)企业层面
1.技术创新与升级
企业方面应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多多引入、应用国内外前沿技术手段,致力于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在循序渐进的技术创新中,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以此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加快智能化转型进程,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就以往固化的生产流程加以调整、改造,提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精益化水平。密切留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在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中,促进相关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以此为企业开辟更多新的增长点。
2.调整人才战略
基于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相应需求,实现对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配置,整合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两种人才引进与培育方式,培育出兼具人工智能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对现有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提升,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同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吸引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加入,并优化薪酬待遇与工作环境,充分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针对那些由于技术变革而陷入失业困境的低技能员工,企业应主动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采取技能培训、岗位调整等措施帮助这些员工尽快适应技术变革。
3.社会责任担当
企业应紧抓员工培训事宜,多多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的技能素养及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及时习得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立足于技术变革的具体现状与实际情况,致力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调整与优化,以此为低技能员工提供更多适宜的工作机会与晋升空间。与此同时,还要支持、引导、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到新技术的研发、创新与应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完善员工关怀机制,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检查等服务,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并强化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更具归属感与向心力[5]。
(三)个人层面
1.终身学习
员工应强化终身学习意识,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持之以恒的学习中紧跟时代步伐,将学习视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贯穿自己的一生。此外,员工还应积极精进知识与技能,多多关注人工智能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诸如大数据分析、自动化控制等。积极学习、掌握更多的相关技术技能,利用线上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多元渠道,持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员工也要积极尝试跨领域学习,开阔自身知识眼界,直面日益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
2.职业规划
员工应深层次把握自己的兴趣喜好与优势领域,在充分联系个人价值观及职业发展愿景的基础上,制定出同自身实际相符合的职业规划。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关注新兴行业的发展动态与就业前景,熟悉行业内的相应岗位及具体要求,以便于及早做好准备,直面挑战、把握机遇、不断进步[6]。同时,员工也要意识到职业规划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结合市场行情及个人实际有针对性地调整职业规划,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提高应对就业市场变化趋势的能力。
3.积极适应
面对“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变革所带来的诸多就业挑战,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重中之重,员工要树立信心,相信经过持续不断地努力与学习,自己一定可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大胆地接受并尝试各种前沿新知识、新观念与新技术,这样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将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保持良好的竞争优势。在工作环境或者岗位要求出现变化时,员工不能被动等待甚至抗拒,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探寻应对之策,尽快适应新变化,在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与应对能力[7]。
结语
综上所述,“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变革与加速普及对于河北省就业工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且深刻长远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机遇与挑战,政府、企业及劳动者三方主体必须协同努力、紧抓机遇、直面挑战,方能促进就业市场的平稳过渡与高质量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采取强化政策引导、注重职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调整人才战略等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挑战与新变化。为河北省就业工作的持续、健康、高效发展保驾护航,并以此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就业结构优化,为整体就业氛围的改善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江珍.人工智能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22.
[2]杨惠.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工作的困境与变革[J].教育与职业,2021(05):7277.
[3]陆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数字化模式建设研究: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4,42(03):9195.
[4]罗瑞华,赵启.人工智能背景下技术变革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心理月刊,2023,18(21):237242.
[5]王大顺.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江苏:南京财经大学,2018.
[6]张爱丹.人工智能时代就业问题的伦理思考[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7]孔微巍,谢梅婷.人工智能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J].学习与探索,2024(07):134141.
项目基金:2024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十五五”前期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对我省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十五五课题)(立项编号:JRGH20241184)
作者简介:贾云娟(1984—),女,汉族,河北邢台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模型与工程数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