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违规使用对策设计及其仿真校验

2025-01-04李英群裴雷朱静娴李亚菲彭星张晶

现代情报 2025年1期
关键词:博弈论违规供应商

摘 要: [目的/ 意义]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违规使用治理政策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博弈, 单一维度的分析视角无法从系统层面有效调和并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方法/ 过程] 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 构建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和用户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 探究各主体的行为模式及其均衡稳定策略。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对参数赋值, 以提升仿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随后通过MATLAB 仿真实验, 剖析了各类因素对于演化博弈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 厘清利益对象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和关联结构。[结果/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 该博弈模型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状态, 并基于数据资源违规使用的现状, 分别从三方博弈主体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供应商; 用户; 数字资源; 合规使用; 违规使用; 政策设计; 演化博弈; 仿真分析

DOI:10.3969 / j.issn.1008-0821.2025.01.002

〔中图分类号〕G258. 6; G25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 (2025) 01-0018-15

2022 年7 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图书馆通报该校某用户短时间内在数据库下载上千篇文献,致使学校IP 受到该数据库商永久封禁[1] ; 2023 年2 月,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其内部报告了两起因学生对个人账户疏于妥善管理, 进而引发账户借用和盗用的违规事件[2] 。未授权大规模下载、复制以及非法获取传播行为等数字资源违规使用不仅损害了其他用户的正当权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上的战略规划与执行效率。为应对上述风险, 数据供应商往往出于商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 倾向对数字资源的应用边界、操作方式乃至用量设定严格的条件, 这种限制性策略有时会与图书馆竭力满足多元化、便利化的信息服务需求形成矛盾, 也会间接制约终端用户期望的自由度与满意度。高校图书馆作为中间载体, 在有限的财政预算框架内需精巧地平衡数字资源的购置成本、运营维护成本, 又要建立健全用户教育机制与监管手段,防止用户因资源使用的不便性、局限性或者个性化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而采取非正规甚至违法行为。

高校图书馆在面对数字资源违规使用的治理难题时, 涉及多边利益分配与协同管理, 需要构建一种权衡各方利益主体又兼顾公平使用的“韧性” 治理体系。此外, 鉴于传统仿真模型中参数赋值常依赖研究者个人经验, 易因主观偏见而导致结果偏差,进而影响模型对实际场景的指导效度。因此, 本文创新性地建立了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为进一步提升模型准确性,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三方主体的层级关系, 并引入专家评分机制对模型参数进行赋值。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 计算出博弈模型中各主体的均衡解及最优使用策略, 探讨并验证影响演化路径的关键因素及其敏感性, 最终提出基于模型的政策仿真方法与对策求解方案。

1 研究背景

1. 1 图书馆学领域的演化博弈与仿真分析

演化博弈论是对传统博弈论的重要拓展, 它吸收了生物进化思想[3] , 突破了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的预设, 适用于处理信息不完全和参与者有限理性的情况。Smith J M 等[4] 将生物进化理论融入博弈论,首次定义了演化稳定策略, 标志着演化博弈论的正式诞生。Taylor P D 等[5] 的模仿者通过动态理论和复制动态方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演化博弈模型。

相较于传统博弈论, 演化博弈论通过参与者特性假设[6] 、策略选择过程[7] 、均衡概念的改进, 进一步关注有限理性的参与者如何通过试错、学习和模仿逐渐收敛至稳定的策略。在均衡求解中, 演化博弈论更关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策略互动, 尤其在多个群体间的非对称博弈情境中, 历史、制度等因素对均衡结果的影响, 关注策略在动态过程中的持久稳定。因而, 演化博弈论广泛应用于多主体、多阶段的长期均衡求解与策略设计, 并逐渐引入仿真分析方法[8-10] 。

在图书馆学研究中, 演化博弈论广泛应用于资源共享[11] 、资源采购谈判[12] 、版权保护[13] 、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14] 等领域。然而, 现有研究在数值仿真过程中常依赖个人经验对参数直接赋值, 这种方式可能导致仿真结果失真, 削弱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各组成要素, 并按支配关系将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从而提升仿真分析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确保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应用。

1. 2 数字资源违规使用及其治理对策

与国外关于合规使用(Fair Use)的传统不一样,国内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违规使用” 现象的研究源于合法用户研究, 即合法享有检索、浏览、复制和文献传递等多项权利的用户[15] 。与之对应,“非授权用户” 或非授权使用为特征的违规使用可划分为“盗用” 和“滥用”[16] , 包括账号密码盗用、授权用户的过量下载行为以及非授权用户通过代理服务器下载[17] 。

其中, 当前提及率最高的数字资源违规行为是过量下载。李中[18] 指出, 过量下载可能损害学校声誉、浪费经费并对数据库正常使用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该行为的成因, 史楠[19] 通过调研揭示了图书馆规定缺失、多方因素交织的局面。汤伟[20] 进一步指出, 判定标准不一、监测手段不足、教育引导缺失以及购买力差异等因素。徐文贤等[21] 分析了过量下载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张敏等[22] 基于时间压力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 证实了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对过量下载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法律层面, Wu H C等[23] 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普遍存在版权法律误解,这可能导致无意中的侵权行为和过量下载增加。沙涛[24] 将过量下载按法律性质划分为五类行为, 并主张因型施策的法律治理方式。苑世芬[25] 则从法律利益主体角度探讨了数据库供应商、高校图书馆、学校及违规用户间的复杂权益关系。

总体而言, 学界虽普遍从法律框架、版权政策的具体执行标准、违规使用的内在动机和外部诱因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但并未深入探讨违规使用行为与权益平衡之间的紧张关系及其衍生的问题, 并未在制度层面系统讨论其综合性解决方案。

2 违规使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与稳定性分析

在数字资源违规使用场景中, 涉及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和用户等主体, 且在策略选择上展现出动态调整和相互影响的特点, 契合演化博弈论的框架与过程, 可通过建立基于有限理性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 来探究各方在数字资源违规使用治理中采取不同策略所带来的收益成本, 以及这些策略随时间推移的演化稳定性和动态变化。

2. 1 博弈主体及其策略空间分析

数据供应商是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的所有者或代理人, 其目标是最大化数字资源的销售或使用收益, 最小化系统维护成本或知识产权流失风险。因而, 对读者违规使用可能带来的收益流失、系统成本增加或知识产权风险, 供应商一般对图书馆采取惩罚禁用、增加采购成本或转移风险成本的方式:当转移或增加额度较大、图书馆使用成本及监管投资显著增加时, 可称“严格限制” 策略; 反之, 当仅投入必要的最低成本来引导、劝诫用户或调整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权限时, 可称“宽松限制” 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数字资源服务平台的运营者, 其目标是最大化用户使用效果和使用规模、最小化监管与购置成本。因此, 当图书馆投入较多成本以强化对数字资源合理使用的规范化管理时, 可称“积极规范” 策略; 反之, 投入成本较少时, 称“消极规范” 策略。

用户是数字资源的直接使用者, 亦是违规使用的主要触发者。以违规使用的概率作为评判标准,用户使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时有“自律” 或“不自律” 两种状态: 当选择“自律” 策略时, 则表现出强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严格遵循合理的资源使用原则; 反之, 其行为常受到对“合理使用” 概念理解的模糊性等因素驱动, 出现数字资源违规使用的情况。

2. 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2. 2. 1 参数定义与设置

假设1: 在使用数字资源过程中, 数据供应商选择“严格限制” 策略的概率为x(0≤x≤1), 选择“宽松限制” 策略的概率为1-x; 高校图书馆采取“积极规范” 策略的概率为y(0≤y≤1), 采取“消极规范” 策略的概率为1-y; 用户采取“自律”行为的概率为z(0≤z≤1), 采取“不自律” 行为的概率为1-z。

假设2: 若数据供应商采取“严格限制” 策略,则获得基本收益为P11, 耗费的人力物力成本为C11。与此同时, 若高校图书馆选择采取“积极规范” 策略, 图书馆的收益为P21, 成本为C21, 良好的技术手段保障也就是图书馆积极规范带来良好的声誉为M2; 由于严格的资源使用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会给用户使用造成不便, 给用户造成损失为D3; 在数据供应商严格限制条件下,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政策不完善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为D2, 图书馆未做到尽责告知义务, 给数据供应商带来潜在版权风险和经济损失为D1。

假设3: 当数据供应商选择“宽松限制” 策略时, 供应商的收益为P12, 成本为C12, 如果此时高校图书馆选择积极规范用户的违规使用行为, 则收益为P22, 成本为C22, 在此基础上, 高校图书馆与数据供应商建立的稳定持续合作关系带来的良好合作基础效益为M1; 如果在供应商选择宽松限制的条件下, 会为用户带来M3 的收益。数据供应商宽松限制下, 高校图书馆监管能力不足带来的潜在风险损失为F。

假设4: 用户选择“自律” 行为的策略时, 用户通过高校图书馆的渠道使用数据供应商提供的数字资源合规使用以满足学习、科研需求的目的, 用户获得的收益为P31。与此同时, 该使用过程中的资源判断、选择、检索等行为耗费的成本为C31。若用户选择“不自律” 的策略, 则收益为P32, 成本为C32。同时, 假如此时数据供应商采取“严格限制” 策略, 用户发生了被判定为“不合理” 的使用行为, 从而导致图书馆承担对用户不合理行为问责惩戒带来的担责成本为K, 用户违规行为给供应商带来损失为L1 和给图书馆带来损失为L2。

基于上述假设, 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用户相关的参数定义如表1 所示。

2. 2. 2 收益支付矩阵

依据上述基本假设与主要参数设定, 构建数据供应商、高校图书馆与用户三方的演化博弈收益支付矩阵模型, 如表2 所示。

猜你喜欢

博弈论违规供应商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啄木鸟”专吃“违规虫”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违规逆行之后
博弈论视角下的自首行为分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樊畿不等式及其在博弈论中的应用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