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ADDIE模型设计微项目教学
2025-01-03薛瑞
〔摘 要〕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微项目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探究的能力。微项目教学是教师以具体的微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借助ADDIE模型设计微项目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科学;ADDIE模型;微项目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5) 04 037-039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微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微项目是指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去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微项目教学不是将一堂课切分成若干个小项目,而是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化、精细化的设计。本文以ADDIE模型为指导,将微项目教学策略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构建小学科学微项目式学习情境,设计小学科学微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策略。
一、借助ADDIE模型设计微项目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学科也逐渐得到重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在学习科学知识时能够更好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基于ADDIE模型的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项目设计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微项目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在不断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科学素养。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微项目教学是基于ADDIE模型的,这一模型将教学过程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微项目教学中的学习过程更像是一个项目设计过程,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分析、主动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进而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ADDIE模型的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影响微项目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往往缺乏合理性,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也不够清晰。这种情况在微项目教学中同样存在,教师往往忽略了微项目教学目标的制订,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微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挑战性。然而,由于教师对微项目教学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微项目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在微项目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在项目中通过实践探索来实现学习目的。如果教师没有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指导,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何进行。
(二)教师项目设计能力不足,影响微项目教学实施效果
在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中,教师设计微项目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特定的科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然而,实践中,教师在设计微项目时往往主要基于教材进行选择,这可能导致内容、目标不明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首先,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教材内容往往较为宽泛,若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核心要点,便难以设计出既贴合教材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微项目。其次,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未能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的微项目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资源匮乏,影响微项目教学质量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虽然也有多媒体设备,但数量有限,且缺少专业的多媒体教室。在微项目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处理各种教育资源,导致在微项目教学中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微项目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在微项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不能及时获取并处理信息,学生在微项目教学中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教师只是机械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难以实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在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中应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借助ADDIE模型设计微项目教学
(一)开展课前调查,促进学生了解科学概念
分析阶段是ADDIE模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展开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备学,让学生在整合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初步认知。课前备学是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通过自主调查、研究、整理等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和准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图书、新闻等,对自己感兴趣或陌生的知识点进行深入了解,以便在学习新课程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以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5课《科学登上月球》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备学。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新闻观察等方式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表面状况、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等。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月球有更直观的认识。在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关于月球的基本知识,也可能是关于月球的探索和研究。教师鼓励学生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和教师一起讨论和解答。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月球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项目主题,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阶段是ADDIE模型的第二个要素。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分析阶段的结果,制订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而项目主题的选择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直接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主题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生活实际以及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确保项目主题既具有趣味性又富有挑战性。
以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为例,这一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了确保项目式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对项目进行精心设计。首先,要明确项目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式学习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例如,在“植物的生长”项目中,教师可以设定以下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等。其次,要设计合理的项目流程,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探究。例如,在“植物的生长”项目中,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状况,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种植不同植物,并记录生长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享研究成果。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关注那些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自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实施阶段是ADDIE模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开发阶段准备好的教学材料和资源,进行实际的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教育,其核心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关键的是对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因此,微项目式学习应运而生,它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因此,教师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科学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以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准备多种不同的物质,如盐、糖、小苏打、沙子等,并让学生预测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进行预测。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将各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溶解过程和结果。这个环节,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验证自己预测的过程。在实验结束后,学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升认知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更学会了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这是科学教育真正的目的。
(四)微项目式学习的评价
评价阶段是ADDIE模型的最后一个要素,也是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重要保障。在评价阶段,教师需要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教学实施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以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修正,以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评价体系同样多元且丰富,具有目标—实践—成果—评价的一致性。这四个环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微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框架。
在微项目化的评价中,教师需要明确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具体内容。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与实践,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是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而终结性评价则主要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这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在完成项目后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微项目式学习中的知识网络、认知策略和实践都并不是单一的,甚至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因此在评价设计时,教师应将评价的重点放在核心知识、主要的高阶认知策略和重要的学习实践上。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微项目式学习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微项目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具有灵活、新颖、便捷等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ADDIE模型对微项目进行设计和开发,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本文系2023年度山东省教育研究一般课题“基于ADDIE模型的小学科学微项目教学策略研究实践(课题批准号:2023JXY341)”的部分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於力.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科学课堂创新设计探析[J].山西教育(教学),2022(5):41-42.
[2]张丹.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2(1):32-33.
[3]周玉华,刘剑.小学科学教学文本拓展的原则与方法[J].教学与管理,2023(5):54-57.
[4]吴晓萍.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54-57.
[5]张懿,陈莉,谢伯岩.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内容重构[J].教育科学论坛,2022(2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