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辉,高文心:教师伦理困境随着当代教育系统的演化而趋于复杂
2024-12-31
中小学德育 2024年11期
董辉,高文心在《教育研究》2024年第9期《超越教师伦理困境——兼论教师教育信念培育》一文中提出,教育本质上的道德属性让教师工作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实践中,伦理挑战和行为困境不可避免。某种意义上,伦理困境是嵌入现代教育制度的社会事实,它源于现代学校建制的制度基因,在学校历次结构性重塑中逐渐凸显,并在当前教育系统的复杂生态下持续放大。教师在政府和学校、学生和家长、同侪和社群互动中,不得不同时回应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召唤,落实学校和社群的专业要求,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样期待,还要力求坚守本我的从教初心。多维场景下的制度交锋和伦理博弈,让基层教师面临一系列公与私、义与利、轻与重的两难抉择,真实的伦理冲突也在这一过程得以敞现。
面对冲突和困境的裹挟,教师内心的“伦理天平”时常处于失衡的状态。学校处于情、理、法错综交织,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共存并行的复杂环境。这既是伦理困境的诱因,也蕴含应对困境的多元策略。工作场域,教师须用制度化的公开策略应对困境;生活场境,教师又以相应的潜隐策略调适自我。频发的决策困境和异化的伦理实践,消解着学校的办学活力,挫伤了教师的成长内力。超越教师伦理困境,应夯实培植教育信念的智识基础,补齐教师应对伦理困境的素养短板,创设为教师心灵赋能的社群空间,营造让教师安心从教的良序生态,助力教师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伦理实践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