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京剧
2024-12-31王帆
“京剧”的大名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被誉为“国粹”,是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中,它的珍贵程度堪比大熊猫。如果你没听过,或者没看过京剧,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充满魅力的京剧吧!
京剧又称“皮黄”,起源于原始歌舞,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之父”是徽剧
说起来,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清朝乾隆年间,正值皇帝八十岁大寿,普天同庆。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各地的戏班子纷纷进城献艺。来自南方的徽剧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史称“徽班进京”。
第一个先到达北京的是三庆班。本是为贺寿而来,可三庆班却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戏班。他们的戏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再加上声腔优美,逐渐压倒了其他剧种。
接着,其他徽班也陆续北上,占据了北京的戏坛。再后来,京腔、昆曲、秦腔等演员不断加入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各种唱腔不断融合,从而形成了新型综合剧种——京剧。徽剧进京直接推动了 “京剧”的诞生,因此徽剧也被称为“京剧之父”。
京剧里面“行当”是什么?
京剧舞台上的角色按照性别、性格、年龄等,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在京剧里有个专门的名词,就叫做“行当”。
生
京剧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可以根据年龄细分为:
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通常挂着长长的胡须,所以俗称“胡子生”。
小生:主要扮演年轻英俊的男性角色。
武生:主要扮演的是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
红生:红生原是指勾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三国戏中的关羽。
娃娃生:扮演剧中的儿童角色。
旦
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根据人物年龄和性格特点又可细分为:
青衣:也称正旦,扮演端庄娴雅的中青年女性角色。
花旦:扮演天真活泼、口齿伶俐的少女,或者性格泼辣的中年女性。
武旦:扮演身怀武艺并在戏中有武打戏份的女性角色。
刀马旦: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不如武旦激烈,较重于唱做和舞蹈。
老旦:老年女性角色。
净
净在脸上勾画一些彩色的脸谱,所以又被称“花脸”,扮演性格较为粗犷的男性角色。通俗地说,勾脸的是净,不勾的是生。
丑
指扮演善良而机智幽默的正面角色或卑劣而刁滑的反面角色的行当。因为丑行也要勾画丑角脸谱,所以也称“小花脸”。
京剧练的什么功?
你听,鼓声动、拍子响,一出好戏,就要登场啦!
京剧演员们穿着五彩缤纷的京剧服装,迈着独特的京剧步伐登上了舞台。他们稳健敏捷,身段漂亮,唱腔更是一流。我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那你知道京剧演员们都要练些什么功吗?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中的四种主要艺术手段,也是京剧演员们的四项基本功,通常称为京剧四功。
“唱”指唱腔声调。唱腔是京剧中最基本的歌唱形式,主要分为“西皮”和“二黄”两种。“西皮”的曲调明快,“二黄”的曲调低沉。
“念”指演员念白,也叫对白。念的内容广泛,既可以是独白,也可以是旁白,还可以是道白等。
“做”指动作身段,也就是表演。走路、甩发、落座等,都各有技法。
“打”是武打,是武术的舞蹈化。凡用古代刀枪剑戟等兵器对打或独舞的,称把子功。在毯子上翻滚跌扑的技艺,称毯子功。
京剧演员从小就要在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他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声音都带有舞蹈和歌唱的艺术美,这就是唱、念、做、打的内涵。
认识京剧脸谱
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角色的脸更特别!京剧演员的脸上都画了很浓的妆,有许多种颜色,装饰的图案也不一样。原来,他们脸上画的叫做京剧脸谱。
脸谱是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戏曲演员勾画脸谱用来表现所扮演人物的相貌特征、性格特点和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
粉墨青红,纵横于面,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能在脸谱中找到答案。不同的脸谱能看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红色京剧脸谱代表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主要代表人物是关羽。
蓝色京剧脸谱代表刚强、骁勇、刚直不阿的人物性格,主要代表人物是窦尔敦。
黑色京剧脸谱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性格,主要代表人物是包拯。包公紧锁的白眉,表明他在为民间审理不完的冤案而发愁。
白色京剧脸谱代表阴险、多疑、肃煞的人物性格,主要代表人物是曹操。
绿色京剧脸谱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性格,主要代表人物是武天虬。
黄色京剧脸谱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性格,主要代表人物是宇文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