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教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2024-12-31黄胜梅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立德树人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核心任务。百色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教育价值,将其融入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中,对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坚毅品质、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原则,涵盖历史真实性与教育实效性并重、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全员参与,家校社三方联动,提出优化策略,如构建德育体系、搭建家校社平台、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和打造红色平台等,旨在促进职业院校更好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立德树人实践,为职教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研究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改革与发展。百色老区,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蕴藏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每一寸山河都铭刻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每一段历史都是鲜活的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坚毅品质、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百色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探讨其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为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南。
一、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中的价值
(一)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
百色老区作为中国革命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留存着众多革命先辈们奋斗的足迹和英勇事迹。对于职业院校立德树人而言,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生置身于红色文化氛围中,能够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不惜牺牲的崇高精神,激发内心深处对祖国的热爱和忠
诚[1]。通过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学生能直观了解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刻体会到爱国情怀并非空洞口号,而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坚定信念,红色基因得以传承,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其成为具有深厚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二)弘扬革命精神,锤炼坚毅品质
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如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等,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当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事迹时,会深受鼓舞和激励。比如,韦拔群等革命先烈,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守信仰,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这种精神能够给予学生巨大力量,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以革命先辈为榜样,遇到困难不退缩,努力锤炼自己的坚毅品质,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自身成长和发展。
(三)汲取历史智慧,提升人文素养
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其中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智慧,包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策略和方法[2]。职业院校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汲取丰富的历史智慧,如从百色老区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学生了解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包容与理解,培养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二、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的原则
(一)历史真实性与教育实效性并重
百色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的见证,承载不可磨灭的革命精神和民族记忆。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坚持历史真实性是尊重历史、传承精神的前提,教育活动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触红色文化时能够获得准确的历史认知,深刻理解革命先辈的伟大贡献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教育实效性的强调则要求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想实际相结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方式,如百色起义的详细经过和英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道德自觉,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文化传承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基,而时代创新则是其生命力的源泉。在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过程中,要注重传统革命精神的传承,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和形式,使之与时俱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如虚拟现实、在线教育平台等,使红色文化传播更加生动和直观,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将百色老区的红色故事融入现代多媒体教学中,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现代价值观对话,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红色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手法和传播途径,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3]。
(三)全员参与,家校社三方联动
立德树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中,应倡导全员参与的理念,鼓励每一位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实践中来,通过构建家校社联动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红色文化氛围。家庭作为教育的第一课堂,应积极传承红色家风,社区则可以提供丰富的红色文化活动和实践平台,学校则承担起系统教育和引导的责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红色精神,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的策略
(一)红色导航:构建红色文化导向的立德树人德育体系
1.确立红色文化于立德树人德育工作的核心地位
明确红色文化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关键地位,以百色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核心,挖掘其中蕴含的忠诚、勇敢、奉献等精神内涵,作为德育的重要素材。构建系统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涵盖历史、政治、人文等多领域,编写专门教材,邀请老区的革命先辈或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设立红色文化实践项目,如组织学生参与老区志愿服务、红色文化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红色精神。同时,建立红色文化德育评价机制,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践行程度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投入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中。
2.规划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长远发展蓝图
应当精心规划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长远发展蓝图,从制度、资源、人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布局[4]。制定完善政策制度,保障红色文化教育的持续推进和有效实施,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老区红色文化遗址的修缮、维护,以及数字化建设,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红色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百色老区某一具体红色文化资源为例,详细规划其未来5年、10年的发展路径和目标,包括预期达成的教育效果、社会影响力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
(二)红色桥梁:搭建红色文化链接的立德树人家校社平台
1.增进家庭与学校在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互动
建立家校红色文化交流群,方便家长与学校随时沟通交流红色文化教育的心得与经验,鼓励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讲述红色故事,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例如,开展“红色家庭日”活动,每个月设定一天,家庭成员集中进行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观看红色电影、讨论红色书籍等。
2.构建社区、企业与学校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网络
积极整合社区和企业资源,与学校共同构建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网络。社区可提供场地和人力支持,协助学校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如在社区举办红色文化展览、讲座等,企业可提供资金支持,设立红色文化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学校开展相关活动、研发课程等,学校应主动与社区、企业沟通合作,共同制定红色文化教育计划和方案。例如,与社区联合开展红色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为居民讲述百色老区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与企业合作建立红色文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假期前往企业实习,了解企业中的红色文化元素和精神传承。邀请社区的老红军、老战士等走进学校,为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红色故事,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实现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全面提升教育效果。
(三)红色评价:完善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成效的考核评估体系
1.建立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的质量监控准则
百色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同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其融入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的优化策略,需以精准的质量监控准则为基石,方能稳固前行[5]。质量监控准则的构建,首要之务在于明确标准,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诸如忠诚、勇敢、奉献,细化为可衡量的指标,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学业评价体系中,如设立“红色文化践行者”荣誉体系,依据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的频率、深度,以及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与传承程度,授予不同等级的荣誉称号,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确保教育质量的持续优化。此外,建立跨学科的红色文化研究小组,由历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定期审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时代性,确保红色文化教育既能传承历史精髓,又能贴近现代青年学子的心灵需求。
2.实施红色文化立德树人教育效果的定期评估与反馈
为确保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实践中的有效融合与持续优化,定期评估与反馈机制不可或缺。核心在于建立动态调整的教学策略,通过收集学生、教师及社会各界的反馈,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与方法,使之更加贴合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定期收集各方意见,重点关注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接受度、参与度及情感认同的变化。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解读,识别教育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四)红色平台:数字化资源与网络空间支撑立德树人教育
1.创建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丰富立德树人教学素材
创建全面且易于访问的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以丰富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学素材。对百色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类,包括历史文献、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建立一个用户友好的数字资源平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地搜索、浏览和下载所需的资源。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例如,通过VR技术重现百色起义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2.构建红色文化在线教育平台,拓宽立德树人学习渠道
构建红色文化在线教育平台,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渠道,该平台可以包括在线课程、讲座、论坛、博客等多种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继续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平台上课程可以由专业教师录制,也可以邀请专家和学者举办讲座,同时开设互动论坛和博客,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平台还可以与其他教育机构和红色文化遗址合作,提供实地考察和学习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如与百色起义纪念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和学习的机会。
结束语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在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教育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教育价值。借助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构建红色导航、红色桥梁、红色评价和红色平台等多种策略,能够系统地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未来,应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潜力,优化教育策略,扩大教育影响,为培养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梦丹.立德树人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路径研究: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赢未来,2022(1):64-67.
[2]熊娟,王小廷.立德树人视角下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小小说月刊(上半月),2022(1):79-81.
[3]曹海峰.浅议温州红色文化资源对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意义:以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1.
[4]龚建,陈红.利用好本土红色资源 以红色文化立德树人[J].新西部,2019(34):3.
[5]刘丽婵.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创新策略[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3(8):89-90.
作者简介:黄胜梅(1991— ),女,壮族,广西德保人,百色职业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化学。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XZZJG2023B001)阶段性成果之一;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百色红色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513)阶段性成果之一;百色职业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高职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研究”(项目编号:BZ2022B024)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