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单生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
2024-12-31徐青李文跃申爱民吉存良
摘 要:以单生型朝天椒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河南省单生朝天椒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通过对单生朝天椒各生产环节的科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为种植户提供全面的生产技术指导,从而提高单生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以期为河南省朝天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河南省;单生朝天椒;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4)7-53-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7.011
0 引言
朝天椒是辣椒的一个变种[1],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2],分为单生型和簇生型[3-5]。目前,河南省朝天椒年种植面积在13.33万 hm2左右,年产销量约为50万 t,种植面积和销量均居全国首位[6]。河南省每667 m2的单生朝天椒产量为2 000~3 000 kg,但因种植技术不规范,导致单生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具体产量则取决于单生朝天椒的品种、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若品种优良、生长环境适宜、种植管理技术良好,每667 m2的单生朝天椒产量可在3 000 kg以上;若品种较差、生长环境恶劣、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每667 m2的单生朝天椒产量可能会低于2 000 kg。为了进一步提高单生朝天椒的产量和品质,规范生产技术,对单生朝天椒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
1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单生朝天椒品种进行种植。目前,河南省常种植的单生朝天椒有艳红、819、天香系列等。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处理
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朝天椒种子。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晒种和消毒,并选用1%硫酸铜溶液、0.1%高锰酸钾溶液、10%磷酸三钠溶液对种子浸泡15 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备用。
2.2 穴盘准备
选择合适规格的穴盘(一般选用50孔或72孔)。
2.3 基质准备
用草炭、珍珠岩、蛭石等混合而成的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按3∶1∶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每立方米基质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适量清水,再次进行充分搅拌,使基质含水量为50%~60%。
2.4 装盘
将基质装入穴盘中,填平每个孔穴,并轻轻压实。每个孔穴内的基质要均匀疏松,并用平板刮平盘面。
2.5 播种
根据种植茬口、当地气候条件及种植习惯,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麦椒套种于2月下旬—3月上旬播种育苗。用压穴器压出1 cm深的播种穴,并将种子均匀播入播种穴中,每个孔穴播1~2粒种子。播种后覆盖一层细蛭石,并浇足水,使基质湿润。早春播种时,应在穴盘上覆盖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种子发芽。
2.6 幼苗期管理
2.6.1 温度控制
将温度控制在20~25 ℃;要注意通风和光照,避免朝天椒植株徒长。
2.6.2 湿度控制
将育苗基质的湿度控制在60%~80%,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朝天椒幼苗生长。
2.6.3 光照控制
幼苗出土后,逐渐揭开覆盖物,增加光照强度。要逐渐增加光照强度,避免阳光直射,以免灼伤幼苗。
2.6.4 肥料管理
若幼苗生长较弱,要及时补肥,可叶面喷施0.3%尿素溶液或0.3% 磷酸二氢钾溶液。
2.7 壮苗标准
壮苗标准:苗龄70 d左右,株高15~20 cm,茎直径0.3~0.5 cm,叶片肥厚,颜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3 定植前准备
3.1 田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并进行深耕、耙平、施肥等处理,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整地前如果土壤缺墒,应提前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3.2 施肥整地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为植株生长供应充足养分。每667 m2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 kg、磷酸二铵100 kg。
4 定植
4.1 定植时间
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于4月中下旬定植,麦椒套种于5月上旬定植。
4.2 定植密度
根据单生朝天椒的品种和土壤肥力来确定定植密度,一般每667 m2定植2 000~3 000 株。
4.3 定植方法
选择在晴天进行定植,定植时要避免损伤朝天椒根部,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
5 田间管理
5.1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土壤和植株生长情况来确定。在幼苗期,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在生长旺盛期,应适当增加中耕次数;在果实成熟期,应减少中耕次数。中耕时要注意不能损伤朝天椒植株的根系和果实,避免植株死亡或果实腐烂。
5.2 追肥浇水
幼苗期以施用氮肥、磷肥为主,适量施用钾肥,促使根系发达;进入开花结果期后,单生朝天椒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配比和施肥量,避免因过量施肥而导致植株生长不良或果实品质下降。同时,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单生朝天椒幼苗期的植株生长量小,需水量不多,应控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初花期需水量增加;果实膨大期要供应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果实开始变红后,需水量减少,应控制浇水,防止果实腐烂。
5.3 植株调整
在植株生长期,应及时摘除门椒以下的老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结果后,用竹竿搭架对朝天椒进行支撑,避免植株倒伏。
6 病虫害防治
6.1 常见病虫害
单生朝天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疮痂病等,常见的害虫有烟青虫、蚜虫等。
6.2 防治原则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尽量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确保朝天椒品质和食品安全。同时,应注意农药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3 防治方法
6.3.1 猝倒病防治方法
在猝倒病发生初期,可喷施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20%唑菌酯悬浮剂3 000倍液等。
6.3.2 立枯病防治方法
在发现立枯病后,要及时将病株拔除,并喷施15%恶霉灵水剂、2.4%井冈霉素水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5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菌苯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也可用上述药剂进行灌根处理。
6.3.3 疫病防治方法
在疫病发病前,对植株茎基或地表喷洒药物,防止初侵染,如移栽后用35%烯酰·霜脲氰悬浮剂800倍液+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淋辣椒植株根茎部,每667 m2用液量不少于100 kg,能有效防治疫病。单生朝天椒进入生长中后期后,用药以喷雾为主,防止疫病再侵染。
6.3.4 炭疽病防治方法
在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用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防治。
6.3.5 病毒病防治方法
病毒病防治方法如下。①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和病叶,合理施肥,及时灌溉,从而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②用清水浸泡种子3~4 h,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30 min,再用清水冲洗;或用0.1%高锰酸钾浸泡种子30 min,再用水冲洗。③及时防治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减少病毒病传播媒介的数量。④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高锰酸钾1 000倍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也可选用25%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1.8%辛菌胺醋酸盐750倍液、3.95%病毒必克水剂500倍液+0.15%芸苔素内酯5 000倍液、1.5%植病灵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6.3.6 疮痂病防治方法
在大雨过后或疮痂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700倍液等进行防治。
6.3.7 烟青虫防治方法
可选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 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对烟青虫进行防治。
6.3.8 蚜虫防治方法
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液3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3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200倍液+3%啶虫脒乳油1 900倍液对蚜虫进行防治。
7 采收
7.1 采收标准
当单生朝天椒果实颜色变为红色时,表明果实已成熟,可进行采摘;当单生朝天椒果实充分膨大、果实大小适中、饱满、形状规则时,表明果实品质较好,可进行采摘;当单生朝天椒果实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无病虫害时,表明果实品质较好,可进行采摘;当单生朝天椒果实颜色鲜艳、成熟度适中、质地坚硬、果肉饱满、口感辛辣鲜美时,表明果实品质较好,可进行采摘。
7.2 采收适期
应在晴天进行采收,避免在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同时,采收时应避免损伤果实和枝叶。采收后应及时将果实运至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挤压。
参考文献:
[1]李光权.朝天椒育苗应注意的技术问题[J].四川农业科技,2009(10):33.
[2]刘颖,陈斌,张晓芬,等.我国朝天椒生产的市场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J].蔬菜,2010(1):34-35.
[3]张春燕.无公害朝天椒栽培措施分析与研究[J].新农民,2020(27):41-42.
[4]郭喜文,窦明.朝天椒间作玉米高效栽培[J].山西农业科学,2010(10):91-93.
[5]殷登科,毕维佐.朝天椒栽培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蔬菜,2010(4):13.
[6]张涛,韩娅楠,张强,等.河南省朝天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瓜菜,2020(1):65-68.
基金项目: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抗病抗逆辣椒良种攻关”(2022010501)。
作者简介:徐青(1970—),女,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辣椒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通信作者:吉存良(1976—),男,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