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全省“三农”工作
2024-12-31蒋洪杰
3月25日,《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
《实施意见》强调,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农业强省,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意见》提出八大举措,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一是全力抓好粮食生产。二是实施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三是加快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四是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五是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六是健全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七是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收储调控能力。八是深化食物节约行动。
《实施意见》提出,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大力推进中原农谷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和运作模式,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现代农业气象科技园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运行,推动形成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圈,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二是加快补齐农机装备短板。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持续推进产品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建设农机装备制造强省。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推进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破解县域主导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助推产业提档升级。四是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推进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
《实施意见》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二是做强做大绿色食品业。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绿色食品集群。三是加快农村流通业发展。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开展共同配送。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实施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坚持乡村规划引领。坚持城乡统筹,完善县域镇村体系,结合乡村人口变化趋势,科学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二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完善农民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可实施、可推广、可持续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三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干一件、成一件。四是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能力。五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一体设计、一体推进,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清洁生产行动,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六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栏目编辑:张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