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几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合理运用手段
2024-12-31吕媛
摘 要:红松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但其生长和发展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本文概述了红松的几种主要病虫害,包括松毛虫、松材火蚁和松毛虫蛀干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关键词:红松;病虫害;松毛虫;松材火蚁
引言
红松喜光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不宜过干、过湿的土壤及严寒气候。在温寒多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棕色森林土上生长最好。红松属半阳性树种,浅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幼树耐庇荫,对大气湿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其生长和发展常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了解红松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对于保护红松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1红松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有效防治策略
1.1防治松材线虫病具体方法
松材线虫病是红松的一种主要病害,由松材线虫引起。该病原主要通过病虫害的松木或松树树叶等部分进行传播。感染后,红松植株的受害部位会出现黄化、萎蔫、枯死等症状,严重影响红松的生长和发育。为了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策略:首先,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的植株,以防止病原的进一步传播;其次,进行松木的消毒处理,通过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等方法杀灭病原;另外,伐除和处理被害木,残留伐根要低,同时对伐根进行剥皮处理,伐木枝梢集中烧毁。原木处理可用溴甲烷熏蒸或加工成薄板(2cm以下)。原木在水中浸泡100天,有80%以上杀虫效果。这些措施都必须在天牛羽化前完成。在天牛羽化后补充营养期间,可喷洒0.5%杀螟松乳剂(每株2—3kg)防治天牛,保护树冠。
1.2松针锈病防治手段
松针锈病是红松的另一种常见病害,由锈菌引起。该病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并在潮湿的环境下感染红松的针叶。感染后,红松的针叶会出现黄化、萎缩和褐色锈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针叶凋落和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红松的生长和发育。为了有效防治松针锈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策略:首先,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的针叶,及时剪除并销毁,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其次,保持林地的通风和阳光照射,避免过度密度和湿度,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可以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以杀灭病原和控制病害的扩散。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松针锈病的发生和蔓延,保护红松的健康生长。3月中下旬—4月上旬用0.30石硫合剂,45%代森铵水剂100倍液和65%代森锌400—600倍液对树冠喷雾,以松针滴水为度,均有较好的效果。病害发生时,用“斑腐清”1000—1500倍液喷雾,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1.3红松苗木立枯病多种症状的步骤
红松苗木立枯病的症状类型有以下几种:立枯型、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猝倒型。该病不同的症状类型主要是根据时间不同按照顺序出现,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立枯型。该病主要是因为非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原所引起的,如果是侵染性病原,会加重红松苗木病害问题。该病防治应选择排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尽量避开低洼、黏重的土壤。如果红松种植地之前种植过马铃薯、棉花、茄子等作物,需要在种植前及时进行杀菌处理。常用于土壤消毒的药物有1.5%的漂白粉、0.15%—0.3%福尔马林、5%的明矾、0.25%—0.5%福美双、0.5%高锰酸钾以及五氯硝基苯、代森锌等。其中以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各5g/m2,配成混合药土,在播种前垫在苗床上一半,另一半播种后覆药土,效果较好。
1.4防治红松流脂溃疡病具体做法
红松流脂溃疡病会对15—30年的红松主干产生危害,偶尔会危害红松侧枝。发病部位一般在主干距离地面的2m处。发病初期树皮会出现肿胀的情况,并且有晶莹的小滴松脂挤出,松脂逐渐堆积后不断增大,达到一定重量后逐渐向着树干向下流,干燥后会变为灰白色,并凝固于红松树皮表面。病部皮层变为黑褐色、木质部为棕色。红松植株感染后可多处发病,致病部位会出现明显收缩、下陷等情况,如果病情严重会导致树木畸形。该病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幼林抚育管理,造林5年后,每年都要进行除草、割灌等,可有效改善林地环境,提高红松树木成活率,促进红松幼树持续成长,提高红松树木的抗病能力。针对已经感染该病的红松树木,应在发病部位涂抹松焦油+柴油、琥珀酸铜胶悬剂等。
1.5红松落针病
红松落针病一般在4月下旬开始显露病状,红松针叶为灰绿色,会逐渐呈现淡黄色,并出现半透明状的褪绿斑点。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红松针叶会逐渐变为黄褐色,最终变为红褐色。5月中旬患病红松针叶逐渐开始脱落,5月下旬至6月下旬落针较为严重。药剂种类可选用1∶1∶100波尔多液,50%退菌特,70%敌克松等,浓度500—800倍液。
1.6红松烂皮病
红松烂皮病多发生于20年以下的红松树木,红松感染该病后针叶会在早春时期出现颜色变化,由黄绿色变为灰绿色。3月末至4月初,患病树木针叶会变为红褐色,病枝会因为缺水而收缩。防治红松烂皮病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红松幼林抚育,合理修剪红松树枝。幼林郁闭后及时进行砍伐,清理林地卫生,去除病株后,增强红松树木长势,减少侵染红松树木的侵染源。注意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治松大蚜、松黄星等害虫,这样可避免害虫携带病菌侵染红松树木。也可用1∶1∶100波尔多液或波美2度石硫合剂喷干或0.2%升汞柴油液涂枝干治疗,从而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1.7红松根腐病
红松根腐病主要为害红松根部,受害红松会呈现出针叶褪色的情况,并逐渐从树上脱落。未能脱落的针叶也会变为枯黄色悬挂于树上。树干根茎部位会聚集大量树脂,受害树木根部皮层容易剥落,皮层和木质部之间会存在白色扇形菌膜,如果菌膜长期暴露在空气当中,菌膜颜色会由白色转变为褐色。病根皮层下或者是附近地面经常会出现棕色扁圆形菌索。秋季红松病根处或者是附近会出现假蜜环菌子。如果林中红松树木感染该病数量较少,栽培人员可选择清除和烧毁病树。注意移栽红松树苗的过程中保护好根部,避免根部出现伤口,可降低病菌从伤口感染红松树木的概率。
2 红松主要虫害防治手段
2.1松毛虫主要表现及防控方法
红松是我国重要的松树品种之一,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主要的病虫害问题。其中,松毛虫是红松的一种重要病虫害。松毛虫是红松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会以松针为食,对红松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松毛虫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毛虫的幼虫会在春季孵化,并通过各个发育期逐渐成长;其次,松毛虫喜欢在红松的新梢和嫩叶上寻找食物,并且它们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最后,松毛虫的食量较大,且喜欢集群生活,因此一旦发生松毛虫的大规模疫情,对红松的破坏将会非常严重。松毛虫的危害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毛虫会通过食用红松的嫩叶和新梢,导致红松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限;其次,松毛虫的食量大,一旦发生大规模疫病,会导致红松的叶面积大幅减少,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最后,松毛虫还会造成红松的树冠稀疏,降低红松的造林效益。针对松毛虫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综合防治和化学防治两个方面。综合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措施:首先,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测,及早发现松毛虫的危害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次,加强森林健康管理,提高红松的抗病虫害能力,通过适当的树冠修剪和疏伐等措施,改善红松的生长环境;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森林从业人员对松毛虫防治的认识和技能。化学防治主要依靠杀虫剂进行,但应注意选用对松毛虫有效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杀虫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以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对于红松的主要病虫害之一的松毛虫,可以通过加强综合防治措施和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手段,来降低其对红松造成的危害程度,保护红松的生长和发展。
2.2松材火蚁防治对策
松材火蚁是红松的另一种主要病虫害,它对红松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松材火蚁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材火蚁通常生活在红松的树干和根部,喜欢在腐朽的木材和树皮下筑巢;其次,松材火蚁是社会性昆虫,分为工蚁、兵蚁和雄蚁等不同角色,它们分工协作,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蚁巢系统;最后,松材火蚁的繁殖能力很强,雄蚁和雌蚁会进行交配,雌蚁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孕育大量的卵,从而导致火蚁种群的快速增长。松材火蚁的危害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材火蚁会通过啃食红松的树皮和木材,破坏红松的组织结构,导致红松的生长受限;其次,火蚁的咬口和分泌物会引发红松的感染和腐烂,进而导致红松的死亡;最后,火蚁还会对红松造成机械性破坏,如挖掘木材和树根,使红松的结构变弱,易折断。针对松材火蚁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预防和综合防治两个方面。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早发现松材火蚁的踪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次,加强红松的健康管理,及时清理和处理红松枯落物、腐朽木材和树皮,以减少火蚁的滋生环境;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森林从业人员和公众对松材火蚁的认识和防治意识。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手段,选用对松材火蚁有效且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和涂刷;其次,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引入天敌或寄生蜂等对抗松材火蚁,达到控制火蚁种群的目的;最后,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手段,如热处理和低温处理等,来消灭火蚁。对于红松的主要病虫害之一的松材火蚁,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综合防治措施,来降低其对红松造成的危害程度,保护红松的生长和发展。
2.3多种手段防治松毛虫蛀干害
松毛虫蛀干害是红松的另一种主要病虫害,它对红松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松毛虫蛀干害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毛虫通常生活在红松的树干和枝干上,喜欢在木质部分蛀食;其次,松毛虫的幼虫会通过蛀食红松的木质组织,形成蛀道,进而影响红松的输水和营养供应;最后,松毛虫的繁殖能力很强,雌蚕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产下大量的卵,从而导致松毛虫种群的快速增长。松毛虫蛀干害的危害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松毛虫的蛀食行为会导致红松的树干和枝干受损,造成红松的结构不稳定,易于倒伏和折断;其次,蛀食的蛀道会破坏红松的木质部分,导致红松的生长受限,甚至死亡;最后,蛀干害还会引发红松的感染和腐烂,加速红松的衰老和腐朽。针对松毛虫蛀干害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预防和综合防治两个方面。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警,及早发现松毛虫蛀干害的踪迹和疫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其次,加强红松的健康管理,及时清理和处理红松枯落物和枯枝,以减少松毛虫的滋生环境;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森林从业人员和公众对松毛虫蛀干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手段,可用3%的呋喃丹农药,在距树0.5—1.5m的外围开环状沟或开挖2—3个穴,1—3年生树埋药150g左右,4—6年生树埋药250g左右,7年生以上树埋药500g左右,可明显控制林木害虫,药效可持续2个月左右。尤其对蚜虫类害虫防治效果很好,防治松梢螟效果可达95%。其次,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或寄生蜂等对抗松毛虫,达到控制毛虫种群的目的;最后,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手段,如用火烧毁受害红松或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等,来消灭松毛虫。对于红松的主要病虫害之一的松毛虫蛀干害,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综合防治措施,来降低其对红松造成的危害程度,保护红松的生长和发展。
2.4红松线虫防治方法
松材线虫病也被称为松树萎蔫病,号称松树的“癌症”。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导致红松木质部组织细胞遭到破坏,影响树木正常水分传输,同时加强树木的呼吸作用,树脂分泌逐渐减少,最后红松树木树脂分泌停止,减少直至最后停止,蒸腾作用减弱会导致红松树木快速死亡。松材线虫病是危害松科植物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具有致死快、防治难等特点。松树感染该病后难以治愈,红松树发病后最多一个月就可出现枯死的情况,如果红松成片感染该病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3—5年红松树木会全部死亡。松材线虫和松褐天牛大部分时间寄生在松树内部取食,给防治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松材线虫主要靠昆虫媒介和人为携带病菌传播,传播速度较快,对于松树影响也较大。松材线虫防治过程中应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每月要定期巡查1次,确定红松树木是否存在异常。发现红松存在异常后,应及时对病死、枯死的树木进行清理,避免松材线虫继续传播。松材线虫防治过程中,可在媒介昆虫羽化初期和第一次喷施药剂的有效期末,选择高效、低毒害的药物连续施药2次,如噻虫啉、绿色威雷等药剂。红松林中放置诱捕器对害虫进行诱杀。松材线虫病主要集中发生防治天牛虫口密度较高的区域,栽培人员应在4月下旬开始至10月底悬挂诱捕器,注意控制好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一般距离应控制在150m左右,同时要在诱捕器上安装定位系统,便于后期栽培人员清理诱捕器中的害虫。诱捕器要尽量放置于通风性较好的区域,保证诱捕器处于垂直悬挂状态,下端距地面1.5m左右,及时更换诱芯,每隔10天检查1次,对于诱捕器内害虫要集中处理,并统计天牛数量和种类,从而确定防治效果。
3结束语
红松的病虫害防治是保护红松健康生长和促进经济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综合防治措施和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对红松的危害程度,促进红松的生长和发展,为经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韬,宋成刚. 红松育苗及人工造林技术 [J]. 林业勘查设计, 2023, 52 (06): 10-13+34.
[2]郭一男. 红松 落叶松 水曲柳等林木种苗培育技术研究 [J]. 林业勘查设计, 2023, 52 (03):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