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生桉科学栽培技术方案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4-12-31林锋林小梅

种子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摘 要:速生桉作为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类树木,其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表现出了速度较快的主要特征,且在多个产业中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速生桉林的大规模建造,也可用于将区域空气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展现出了其较高的生态价值。文章简述了速生桉,并从准备工作、正式种植以及抚育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速生桉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提出了几点针对速生桉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速生桉种植者提供一些工作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速生桉;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速生桉本身有着较高价值,但在大规模种植速生桉的同时,也应明确其对于所处种植环境的实际需求,需要预先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栽培方案,以保证速生桉的健康生长状态。速生桉具有喜好湿热的特点,在南方地区种植相对较为普遍,南方气候能够满足桉树对于所处环境的一系列需求。应重点关注的是,正是由于南方湿热环境的影响,使得此种气候环境下将增大多种病虫害的发生风险。为此,在制定出针对桉树的科学栽培技术方案的同时,也应细化并及时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而为速生桉林的大规模建设与茁壮成长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条件。

1 速生桉概述

速生桉的原产地为澳洲大陆,属于亚热带植物的一种,对于生长环境有温暖且光照充分的实际需求,且表现出了耐旱性相对较强的特点,不仅整体生长速度较快且在多个行业中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利用价值。世界各地均有种植桉树的情况,我国的速生桉种植面积更是尤为广泛[1]。但同样需要注意到的是,以广西为例虽然桉树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200万公顷,整体来看其产量仍然相对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速生桉的整体栽培种植技术予以深入分析,从其准备工作出发,在细化包括育苗、整地、种植等过程的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抚育管理工作,并及时制定与落实有效的桉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即可对现有速生桉栽培技术予以持续完善,进而实现速生桉整体利用价值予以全面提升的根本目标。

2 速生桉栽培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2.1准备工作

2.1.1选地

速生桉本身有着对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部分土壤即使原本较为贫瘠也能够维持正常生长状态,这也是速生桉在多个地区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但速生桉树若有产业化的发展需求,则在实际的发展期间,就需要将速生桉的产量予以整体提升,为此需要提高对速生桉树林造林地选择环节的重视[2]。应注意的是,速生桉的品种不同,使得其对造林地的实际需求同样有所差异。以某地速生桉种植为例,由于种植区域海拔相对较高,且丘陵较多,使得冰冻灾害时有发生,很容易导致速生桉树林受到来自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减产。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在选择桉树造林地时应尽量保证将林地的海拔控制在400米以下。此外,速生桉若种植于肥沃土地上,则能够获得更为充足的营养条件[3]。为此在选择造林地期间,需严格遵循保持土壤肥沃与疏松的基础原则,以确保林地能够完美匹配速生桉的实际种植需求。选择的桉树造林地同时应具备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其也是支持后续施肥、采伐、木料运输环节的关键因素。种植地土壤方面,应具备土层深厚的特点,以中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为主,设置的种植坡度一般应在35°以内,以维持桉树的健康生长状态。

2.1.2备耕

桉树的备耕环节一般将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4月作为主要的开启时间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是基肥施加:该环节应充分结合桉树的实际造林需求,一般应在桉树正式种植前的14至28天内才能够进行施加与回坑。在回填阶段,需要在种植穴内填入1/3左右的表土后才能够施加足量的基肥,选择的肥料多为复合肥与钙镁磷肥,应按照每个种植穴500克的规格进行施加[4]。若使用的是俄罗斯复合肥,则用量为每个种植穴400克左右。若未使用复合肥,而是使用干鸡粪代替,则每个种植穴应施加300克,以免营养过于充分导致林木根部烧坏。若使用专用的桉树复合肥,则用量等同于干鸡粪与钙镁磷肥的组合均为300克。桉树种植区域若营养元素不足,例如经常出现缺素症状的土地,则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适量的硼砂与微量元素,在种植穴内回填1/3的表土并将其与添加物拌匀后进行剩余表土的回填,直至回填量高出地面7厘米即可;

其次炼山:速生桉的采伐工作开始时间一般在规定年份的9至10月这一时间段,设置的防火带宽度一般应大于10米,为后续的炼山与杂物去除提供便利条件,主要清除的对象为生长高度已经超过2米的杂草或灌木;

最后整地方法:第一种方法为机耕全垦法。针对具有坡度在15°以下特点的种植区域,应将设置的耕地深度控制在23厘米左右。在机耕任务完成后,需基于设定的速生桉种植株距、行距等数据制定拉线定坑的作业方案,设置的种植穴规格应严格遵循30cm×30cm×30cm的要求[5];第二种方法为人工带垦。针对种植坡度在15°以上的区域,则在开展挖带作业期间,需要基于等高线的实际设置要求推进作业进程,设置的作业宽度应控制在115厘米,深度则应把控在17厘米左右。在将土体翻转完成设置的带垦任务后,后续的种植穴挖设同样需要基于种植速生桉的行距与株距要求展开作业,设置的种植穴规格一般为50cm×50cm×40cm;第三种整地方法为人工挖坑法[6]。此种方法适用区域一般具有水土流失相对较为严重且坡度在15°以上的区域,由于整体陡峭机器开垦相对较为困难,不具备相应的机垦条件,此时应选择使用人工挖坑的方法。该过程应严格遵循行距与株距的设置要求,基于设定的规格应将其深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在其底部则应按50cm×35cm的要求进行设置,上部则应按照60cm×40cm的规格进行设置,以保证种植效果。

2.2正式种植

首先需要设定合适的种植密度。若有桉树大径材的培育需求,或是种植区域土壤质量相对较好,则此时设计的株距与行距的规格,一般为2.0 m×4.0 m,一般按照每公顷1300株的规格进行种植。大径材的培育过程中,为保证桉树的成材质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将种植密度予以降低,规格为每公顷750株左右;若只有桉树中径材的培育需求,或是种植区域土壤质量相对较低,则此时应按照 4.0 m×1.5 m 或 4.0 m×1.2 m的规格要求设计株距与行距,每公顷种植的株数为1900株左右,此类规格通常适用于海拔较低的山地,或是丘陵较多的地区[7];若种植土壤为沙质土,或是土壤条件较差,则应按照2.5 m×2.0 m的规格设计株距与行距,此时应按照每公顷2700株的比例进行设计。以广西博白地区为例,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土壤质量,设定了4.0 m×1.5 m种植行距,每公顷的桉树种植比例控制在1400株左右;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种苗。由于气候、自然条件等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而桉树的种苗受地区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应确保种苗挑选的合理性。在速生桉树的种植期间,需要对桉树的生长根系与过程中持续扩大的树冠进行全面分析, 进而维持桉树的稳定生长状态。种苗选择期间,则应尽量将不合格的种苗予以剔除,例如具有老化、分杈、根系生长不发达的桉树种苗,进而确保种苗能够在合适环境中获得维持健康生长状态的支持条件。以广西为例,种植的速生桉树多为广林9号、DH32-36 等。对于待出圃的苗木来说,在正式进行移植前应确保其根系发育已经相对较为完整,苗木的高度则应控制在20厘米左右。此外,需确保苗木的苗龄已经超过42天,地径达到0.15米以上,且在苗木上不存在明显的外伤,有着较为明显的顶芽,每株的叶片已经长出5片以上,整体来看相对较为通直且健壮,此种苗木对于速生桉树的大规模种植有着较强的支持效果;

最后是种植时间。速生桉树的种植时间一般在种苗出圃后的次年1至6月进行,正式的种植时间应根据自然降水或人工浇透水的时间进行调整,如此,方可确保苗木在种植后的整体成活率,维持桉树的健康生长状态。

2.3抚育

首先是针对幼林开展抚育工作。此类工作的重点在于开展除草、追肥以及松土,时间一般确定在每年的7至8月。开展人工除草或松土的范围,一般确定在每株苗木周边70厘米的位置。在苗木的上坡需预先挖设半状浅沟,深度通常确定为10厘米左右,在完成除草与松土作业后即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复合肥的追加,每株在260克左右。同时,也可根据桉树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尿素的追施,一般为每株100克。若施加桉树的专用追肥,则一般为每株250克左右;

其次是开展全面的抚育管理工作。此环节的时间一般为次年的3至4月,人工除草与松土的范围在苗木周边的90厘米处,并挖设专用的施肥沟开展追肥工作,所使用的肥料多为复合肥,按照每株350克的比例进行追肥。在桉树生长至第三年与第四年需要分别进行追肥,第五年至第六年即可开展适当的轮伐,此时应按照每株1500克的比例进行追肥。完成速生桉造林的一年内需根据桉树的实际生长情况开展全面的科学施肥与抚育管理工作,确保除草除灌的及时性,避免周边无用植物吸收土地的大量养分,其也是有效防止桉树出现营养不良生长现象的关键措施。

3速生桉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

3.1病害防治

3.1.1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的发作时间并不确定,任何时间段均有可能出现。但相较春冬,夏季与秋季的青枯病发作概率更高,可根据发病状态将其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情况。以相对较为常见的急性青枯病为例,若对发病的植株进行切断处理,即在其断口处将渗出浅乳白色液体,此时其病灶部位将产生较为明显的臭味。

基于对青枯病的特征分析,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

首先是种植具有抗病特点的速生桉品种,并应避免在已经种植过马铃薯或烟草等植物的区域内进行种植,从而隔绝可能携带青枯病病菌的植物源头;其次是尽量不选择已经有农作物前茬种植经历的土地开展育苗或种植工作,从而降低病菌感染风险;最后是应预先对种植区域进行青枯病的全面调查,同时开展对病害动态变化情况的分析,发现病株后应在第一时间将其进行拔除与焚毁处理,同时应将适量的石灰填撒在种植穴内。若发现青枯病感染的植株正处于发病初期,则建议采取基于农用链霉素配置而成的600倍液进行全面喷施,以最大限度地抢救感染植株。

3.1.2紫斑病

对于速生桉来说,感染紫斑病后最容易对桉树叶片产生的危害就是落叶,桉树也将在此种病害的折磨下逐渐枯死。针对此种情况,一般选择使用按照1∶150这一比例配制而成的波尔多液开展防治工作,需要喷洒至少2次。选择按照1∶1000比例配置的托布津药液也是对紫斑病进行防治的常用方法。秋冬两季是防治紫斑病的关键时间,需要及时将感染紫斑病的病株进行焚毁处理,而追肥的时间则一般为春季与夏季。

3.1.3枯梢病

枯梢病的诱发原因相对较多。例如,桉树长期处于温度较低的生长环境中,又或是日常消毒工作未能彻底等,皆是导致产生枯梢病的主要原因。此外,应注意到的是,对于速生桉树来说缺乏生长所必需的硼元素,则将会增大生理性病害的发生风险。

基于对以上枯梢病的诱发原因分析,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枯梢病的防治工作:首先是可将适量的硼砂添加在桉树种植基肥内,每个种植穴添加15克左右。若直接添加硼砂,以两年生的速生桉树为例,每株的添加比例为20克,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种植区域应具有降水充沛且土层深厚的特点,选择的种苗应具备一定的抗逆性,进而将枯梢病的病源予以切断。

3.2虫害

3.2.1尺蠖

尺蠖的大面积产生将会使得桉树的叶片在短时间内被完全啃食,进而影响速生桉树的整体发育质量。针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开展对尺蠖的防治:

首先是采取人工防治方法。在发现尺蠖的第一时间,即可开展人工挖蛹的工作。对于成虫,则应抓住其愿意栖身在高大树木的特点,选择在清晨开展集中的捕杀工作,需特别注意其可能出现的假死现象。针对尺蠖卵较多的位置,应采取集中刮除的方案;其次是药物防治。一般选择使用幼脲Ⅲ号所配制成的600倍液进行防治,该种方法对于4龄以下的幼虫尤为有效。

3.2.2白蚁

针对白蚁,应在每年的4至6月这一对营养需求相对较大的时间段开展防治工作,可使用专用的白蚁药液对桉树的根部进行喷施处理。也可以使用灭蚁灵进行诱杀,按照每667平方米放置30包灭蚁灵的比例进行投放,挖设深度应控制在10厘米左右。需注意的是,放置完成后的30天内不可开展任何的林事活动, 以保证灭杀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从速生桉树的种植特点来看,所选择的栽培种植技术具有较大的持续优化空间。为此,相关种植人员应联系现场的种植环境与区域气候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种植方案,细化包括施肥、追肥、苗木培养等多个关键种植环节,配合针对各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即可保证桉树的种植效果,为维持速生桉的健康生长状态奠定坚实基础,其也是持续扩大速生桉种植规模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林成红.速生桉营造林对生态保护作用及种管方法——以广西横州市石塘林场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23,55(3):49-51.

[2]欧阳林男,兰俊,陈少雄等.一次间伐对速生桉树大径材增长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J].桉树科技,2021,38(3):1-10.

[3]秦志祥,杨婷,卢友志等.响应曲面法优化速生桉尾料还原浸出软锰矿试验研究[J].中国锰业,2021,39(4):22-25.

[4]杨福超,阙祖森,覃斌等.试论速生桉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1,39(14):105-106.

[5]苏瑞琨.速生桉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5):84-85.

[6]张焕新.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40(14):65-66.

[7]陈燕.速生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20):65-66.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浅谈四川地区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
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园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有效措施浅谈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辣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综述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探讨大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