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速生桉树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研究
2024-12-31赵家坚
摘 要:桉树具有生长速度快、利用价值高等特点,种植桉树可有效提高空气质量,解决潜在的部分空气质量问题。因此,桉树也被很多亚热带国家视为主要的绿化植物,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种植。在我国南方地区,速生桉树也同样被作为绿化植物大规模种植,并且现在已经成为主要推广对象。而想要保证桉树绿化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明确速生桉树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基于此,本文也将重点针对速生桉树的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速生桉树;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对于我国环保工作来讲,植树造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桉树作为高产型树种,其在环保工作中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过程中,桉树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桉树的种植技术相对复杂,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还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因此相关部门加强对速生桉树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速生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的意义
加强速生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速生桉树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木材品质好以及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因此在经济和生态上都有很大的潜力。
1.1加强速生桉树种植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种植量和质量。合理的种植技术能够促进速生桉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林木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研究如何调整施肥、灌溉、栽培密度等因素,可以优化速生桉树的生长环境,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的质量,从而满足市场对速生桉木材的需求[1]。
1.2研究速生桉树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生产和生态环境。速生桉树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螟虫、细菌性根腐病等。这些病虫害如果不及时防治,将导致速生桉树的凋零和大面积的林木病虫害灾害。因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研究,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病虫害对速生桉树的影响,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抗病虫害能力,保障速生桉树的持续健康生长。
1.3加强速生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速生桉树的快速生长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其在土壤固碳、保护水源、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通过科学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速生桉树种植技术
2.1选地、整地
选地和整地是速生桉树种植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确的选地和有效的整地措施,能够为速生桉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1.1选地
在选地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日照条件:速生桉树喜阳光,对日照要求较高,因此选取日照充足的地块较为适宜。第二,土壤条件:尽量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砖红壤或红壤、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可保证桉树健康生长,坡度应控制在35°以内[2]。
2.1.2整地
整地是为了改善土壤结构,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砍伐清理:清除杂草、树木和其他障碍物,为后续工作提供空间。开沟排水: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减少积水对树木生长的不利影响。翻耕松土:破碎土壤颗粒,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根系的发育。施基肥:根据土壤监测结果,添加适当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平整土地:保证土地表面平整,方便后续的栽种和管理工作。
2.2选种
首先,速生桉树的生长速度是选取树种的重要指标。当然,速生桉树这一品种的命名已经表明了它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但在具体选择上,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选择生长速度适中的品种。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减少栽培风险。例如,广西博白地区主要选择尾叶桉U6、Q8号、广林9号以及DH32-36等品种。其次,适应环境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速生桉树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类型,并且对于湿润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但根据具体栽培地的特点,有些品种可能更适合耐旱或者耐寒的环境条件,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木材特性也是选取速生桉树品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速生桉树的木材被广泛用于家具制造、建筑材料以及纸浆等领域。因此,在选择时应该考虑品种的耐腐性、抗裂性、强度以及颜色等特点,以满足市场需求[3]。另外,病虫害抗性也是选种的重要指标之一。速生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病虫害的威胁,如蚜虫、蛀虫等。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3控制种植密度
桉树是一种常见的速生树种,对于控制种植密度的技术分析十分重要。种植密度的合理选择可以影响桉树的生长发育和木材产量,因此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最佳的种植密度。种植密度应当考虑桉树的生长习性和宜林密度。桉树幼苗快速生长且树木高大,因此需要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光照来充分生长。一般来说,如果行距和株距设计为2m×3m,桉树的宜林密度为110株/亩,但如果进行大径材培育,那么就需要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此时的种植密度为75株/亩。
2.4追肥
追肥是指在速生桉树生长过程中对其进行适时的营养补给。速生桉树喜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和湿润的环境,因此,对于速生桉树的追肥要注意选择浓度适宜的肥料,并根据生长阶段和树木需求进行追施。通常可选用有机肥或复合肥,比如尿素+桉树专用肥,每次追施的量不宜过大,以防止过量施肥引起烧根现象,用量可参考100g尿素+250g专用肥/株[4]。
2.5除草
除草是指去除速生桉树周围的杂草。杂草竞争速生桉树的光、水和养分资源,影响其正常生长。除草可以手工或机械化进行,但要注意不要伤及速生桉树的根部。除草频率一般每月一次或视情况而定,春季和夏季是杂草生长最旺盛的时候,要特别加强除草工作。
2.6松土
松土是指翻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速生桉树的根系比较发达,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氧气和水分进入土壤,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松土频率一般每季度一次,并结合除草进行,利用机械或人工工具对土壤进行松动,但要避免损伤根系。适当添加有机质来改善土壤结构效果更佳[5]。
3病虫害防治
3.1病害防治
3.1.1紫斑病。紫斑病是速生桉树的常见病虫害之一,它会给速生桉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紫斑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速生桉树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紫斑病发生的概率。在选种时,可咨询相关专家或研究机构,选择抗病品种。严格控制速生桉树的密度,合理调控林分结构,保证株间通风和光照。定期修剪枝叶,清除病叶和病株,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经常清理和消毒病害发生区域的工具和设备,避免交叉感染。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和寄生真菌等生物防治剂进行防治。这些天敌昆虫和寄生真菌可以帮助控制紫斑病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防止病害的发生。对于病害较为严重的情况,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防治:对于发生紫斑病的区域以及周边,可选择1∶15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使用次数为2次;也可选择1∶1000托布津药液进行防治[6]。
3.1.2青枯病。青枯病是速生桉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生长和产量。为了有效防治青枯病,采取以下措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管理实践:保持速生桉树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定期修剪和修整树冠,清除枯萎、死亡的枝干和树叶可以帮助预防病原菌的传播和生长。良好的灌溉和排水系统:速生桉树对水分有较高的需求,在生长季节应确保适量的灌溉,但避免过量水分滞留。同时,确保土壤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长期积水。合理施肥:速生桉树的养分供应对其抵抗病害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施用有机或无机肥料,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提高速生桉树的抵抗力。若是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以及烧毁,将石灰添加到树穴中进行消毒处理。在发病初期,可选择农用链霉素600倍液进行喷施处理。
3.1.3枯梢病。枯梢病是速生桉树在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它会导致桉树的枝条逐渐枯萎和干燥,降低了树木的生长能力和产量。为了有效防治枯梢病,以下是一些措施可以采取。强化树木的养分供应: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充足,例如施加合适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适当的养分供应可以增强桉树的免疫力,减少受病菌侵害的可能性。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增强桉树的抗病能力,例如进行育苗时选择抗病优良品种,提供适当的光照和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密植,以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生的机会。在造林过程中,添加硼砂基肥,用量为15g/穴。对于发病地区,当年所种植的速生桉树也可施加硼砂,用量为12g/株;两年生速生桉树用量为20g/株,防治率超出95%[7]。
3.2虫害防治
3.2.1桉树尺蠖。尺蠖是一种常见的桉树害虫,它的幼虫以桉树叶片为食,从而导致树叶凋落和受损。为了有效防治桉树尺蠖,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控制措施。监测和早期防治:定期巡视桉树林,观察树叶上是否出现尺蠖的幼虫或虫害迹象。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如捕食性蜂类和寄生性蜂类来控制尺蠖的数量。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尺蠖的繁殖和传播,减少害虫对桉树的危害。病虫害防治管理:保持桉树林内的卫生环境,及时清除枯死的树叶和树枝,以减少尺蠖的生存和繁殖条件。药物防治:可选择灭幼脲HII号600倍液,对4龄以下的幼虫开展防治工作,施用药物1d后幼虫能够中毒,7d内能够达到灭虫高峰期,14d内能够灭除90%以上幼虫。
3.2.2白蚁。白蚁是速生桉树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将会对速生桉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白蚁主要在土壤中生活和繁殖,因此,合理的土壤处理是预防白蚁的重要步骤。在种植速生桉树之前,可以进行土壤消毒,杀灭地下白蚁的卵和幼虫。此外,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通风,可以防止白蚁在土壤中筑巢。速生桉树的树干和木材是白蚁的主要食物来源,因此木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在采伐速生桉树后,及时对木材进行处理,如涂刷防腐剂或进行高温烘烤,可以有效地杀灭潜伏在木材中的白蚁,并防止其传播到其他树木上。选择具有抗白蚁能力的速生桉树品种,可以防止白蚁的发生和传播。一些抗白蚁的速生桉树品种包括欧洲杨、国柳和台湾千层木等。在种植过程中,适当混种一些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性的树种,可以进一步防止白蚁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白蚁危害的速生桉树,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剂进行喷洒或施用,例如灭蚁灵诱杀,在造林整体环境中,以“品”字形埋设灭蚁灵诱剂,用量为30包/亩。在造林地附近可以适当增加数量,在投放部位挖设小坑,深度在10cm左右,放入药剂后铺草压实。为了充分保证灭虫效果,在30d内禁止开展林事活动。
3.2.3蟋蟀。蟋蟀被认为是速生桉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蟋蟀以树木的叶片和嫩枝为食,如果不采取防治措施,会对速生桉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下面是一些可行的蟋蟀防治措施。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和鸟类,如蚂蚁和马蜂等。这些天敌能够有效地控制蟋蟀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可以通过培育和释放这些天敌来保持蟋蟀的数量在合理的范围内。环境调控:蟋蟀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因此,可以适当调整速生桉树种植区的环境条件,减少蟋蟀的滋生。可以保持种植区的卫生,及时清除落叶和病虫害的枝叶,减少蟋蟀的栖息地。此外,适量施肥、合理浇水,提高速生桉树的抗病虫能力,从而减少蟋蟀的侵害。物理防治:在速生桉树种植区域周围设置粘虫板或陷阱,能够吸引并捕获蟋蟀。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粘虫板或陷阱。化学防治:如果成虫在夜间活动,其中20:00~21:00数量最多。可以采用毒饵防治法。炒香米糠,之后进行冷却,与90%晶体敌百虫进行搅拌处理,质量比为50:1。以手捏成团状态为宜,在闷热、没有风的傍晚进行堆放处理,体积为1cm3。
除了以上这些具体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新病虫害的研究。对此,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充分了解速生桉树园区以及周边区域的病虫害种类和分布情况。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识别新的病虫害,为后续防治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加大对新病虫害的研究力度,通过实验室分析和田间观察,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寄主范围、传播途径等信息。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病虫害数据库和图书馆,方便研究人员参考和学习。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抗性的新品种,提高速生桉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通过引入与速生桉树相关的野生亲本或其他树种的优良基因,培育出抗病虫害性能更好的新品种,从而减少病虫害对速生桉树的损害。加强速生桉树园区的管理,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例如,注意保持园区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树叶、枯死的树干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速生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对于提高种植量和质量、保障生产和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速生桉树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推动速生桉树种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力.速生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J].广东蚕业,2022,56(5):81-83.
[2]杨福超,阙祖森,覃斌等.试论速生桉树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1,39(14):105-106.
[3]苏瑞琨.速生桉树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J].南方农业,2020, 14 (35):84-85.
[4]翁成茂.速生桉树营造林技术与林业经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33):107-108.
[5]张焕新.速生桉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 40 (14):65-66.
[6]陈燕.速生桉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20):65-66.
[7]钟伟基.速生桉树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9(2):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