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详细分析
2024-12-31荣维岩韩婷婷
摘 要: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通过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升蔬菜质量和产量。同时,绿色防控技术还能降低病虫害对蔬菜的影响,减少蔬菜生产中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文章将对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大棚有机蔬菜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有机蔬菜;绿色防控技术
在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无公害防治,即绿色防控。具体指的是通过科学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以保证在大棚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以及减少农药对蔬菜生长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对于有机蔬菜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我国有机蔬菜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并且受到传统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手段的影响,其在大棚种植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限制。为了确保大棚种植中有机蔬菜的安全生产,需要对大棚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解决。
1绿色防控技术含义
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将病虫产生的危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通过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提升蔬菜品质,保障蔬菜产量。同时,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生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选择具有高价值的病虫害种类进行防治。其次,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要选择那些具有较强传染性和致害性的害虫。再次,要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科学防治。最后,要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量[1]。主要通过使用物理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和农业防治方法等进行病虫害的防控。物理防治方法是指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使用诱虫板、色板等工具来诱杀害虫;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天敌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控;农业防治方法是指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和种植时间,在栽培过程中使用轮作和间作的方式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化学防治方法是指对大棚有机蔬菜进行农药喷洒等措施;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利用有益生物或者天敌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控。同时,还需要做好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农药残留量检测等工作。
2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尤其是有机蔬菜,其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较高,蔬菜病虫害容易发生,从而导致有机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为了降低大棚有机蔬菜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需要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对大棚有机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时,还应结合大棚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其重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和物理防治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例如,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黄板、性诱剂等措施进行害虫防治工作。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化学农药的控制。通过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来提高对化学农药的控制效果,减少化学农药对蔬菜产量和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在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病虫监测系统。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大棚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判断出病虫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期,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病虫害发生情况来制定具体的防控方案。其次要确定控制病虫害发生的最佳防治时间和方法。最后要制定出详细的病虫防治计划。此外还要对蔬菜种植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例如,在黄瓜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含氧量、二氧化碳含量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2]。
3大棚有机蔬菜种植现状问题
第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缺少科学的种植技术。第二,技术宣传力度弱,未有效宣传绿色防控技术的优点。第三,缺乏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存在不合理施肥、过量施肥等现象。第四,缺乏完善的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对有机蔬菜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监管。第五,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完善。第六,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管理制度。第七,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等。
4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的绿色防控技术
4.1农业防治
(1)选用优质品种。有机蔬菜生产过程中,应选择抗病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如鲁研2号、鲁研5号等,可有效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生长的影响。(2)科学管理。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应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调控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此外,应注意在大棚蔬菜生长期间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叶等,并做好施肥、灌水等工作,以提升蔬菜产量和质量。(3)人工捕杀。人工捕杀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拔除病株或摘除病叶等;二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虫[3]。
4.2生物防治
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其中,主要包括天敌昆虫、生物菌剂以及细菌等。在天敌昆虫方面,可以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昆虫进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在生物菌剂方面,可以利用芽孢杆菌、白僵菌等真菌来进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在细菌方面,可以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多粘芽孢杆菌等细菌来进行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另外,还可利用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主要包括多杀菌素、苦参碱和印楝素等。通过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应用植物源农药,能够有效抑制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提升蔬菜品质。在使用植物源农药时,应选择未发生病虫害的蔬菜,避免将其应用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蔬菜。同时,在植物源农药中可以添加生物制剂,将其与化学制剂配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升蔬菜品质。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和利用有益菌进行生物防治两种方式。其中,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主要是指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合适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而利用有益菌进行生物防治则主要是指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合适的有益菌对害虫进行防治。如在害虫发生初期选择芽孢杆菌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人为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具体操作是将害虫不喜欢的色彩、气味、光线等,通过在大棚中悬挂诱虫板的方式,对害虫进行防治。在诱虫时,可以将黄色、橙色和红色的纸作为诱虫板,并将其挂在大棚中的作物上,利用害虫对这些颜色的反应,有效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法防治害虫时,要注意选择在上午或傍晚进行诱杀,且在诱虫板上要涂上一层机油,可以有效粘住害虫。利用这种方法防治害虫时,要注意悬挂位置尽量靠近作物叶片背面。此外,还可以将颜色较深的薄膜覆盖到棚膜上,同样能够达到杀虫的目的。害虫对颜色较为敏感,如果将黑色、蓝色等颜色较深的薄膜覆盖到棚膜上,害虫就会被其吸引而无法进入棚内危害。在种植大棚蔬菜时,要尽量将深颜色的薄膜覆盖到棚膜上。
4.3.1 覆盖防虫网
防虫网是一种具有防虫作用的塑料薄膜,一般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添加防老化剂、抗紫外线剂等化学材料而制成,能够有效防止害虫进入到棚内危害。将防虫网覆盖在大棚上,能够有效减少棚内害虫的数量,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因此使用防虫网可以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在种植有机蔬菜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防虫网。由于防虫网具有透气性和透水性较差的特点,因此在使用时要将其与大棚膜紧密贴合,并且要定期检查防虫网是否破损。破损的地方应及时修补或更换,以免影响防虫网的效果。此外,在使用防虫网时要注意不能让阳光直射到防虫网上。如果大棚内的温度较高,可以在棚膜上覆盖一层遮阳网或者在大棚内安装风扇来降低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同时要定期检查防虫网是否出现破损现象,及时将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或更换。
4.3.2 黄板诱杀
利用黄板诱杀害虫的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是将黄色的纸板作为诱虫板,并将其悬挂在大棚中的作物上。这样就可以利用害虫对黄色较为敏感的特点,来吸引害虫进行取食,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利用这种方法防治害虫时,要注意选择在白天进行诱杀,并将其悬挂在作物叶片较多的地方,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黄板上害虫的数量。利用这种方法防治害虫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因为黄板上的害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所以在下午或傍晚时将其挂在大棚中的防治效果最好。
4.4化学防治
生物农药是指对病虫害具有防治效果的昆虫、植物或者微生物,具有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害、易降解等优点,能够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保证有机蔬菜的安全生产。(1)在使用生物农药时,需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通过利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根据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等。(2)采用科学的农药管理方法。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外界环境、蔬菜种类、管理方式等因素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在对蔬菜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在种植过程中,要利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同时,还需要利用化学防治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控制。在化学防治时,要根据蔬菜生长发育阶段、病虫害发生特点和流行趋势选择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农药品种。对于蔬菜生长阶段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可以采用“以防为主”的措施进行防治;对于蔬菜生长过程中较为罕见的病虫草害,可以采用“以治为主”的措施进行防治。(3)合理控制农药浓度。在控制农药浓度时,要根据农药品种特性和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在蔬菜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害虫对蔬菜进行危害,可以适当提高农药浓度。如在防治小菜蛾时,可以提高甲维盐等的浓度。如果害虫较多,可以适当提高菊酯类药物的浓度;如果虫害较多,可以提高阿维菌素、印楝素等发浓度。但是需要注意,在使用高浓度农药时,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同时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高浓度农药。(4)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药方式。在对蔬菜进行化学防治时,要选择最佳的施药方式和最佳施药时间。同时,在选择施药方式时,还要结合蔬菜的种植密度、田间通风、气候因素等进行选择。
4.5绿色肥料
蔬菜是一种需肥较多的植物,在大棚蔬菜种植中,要注重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在有机肥施用中,应优先选择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同时,还可以利用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腐殖酸肥料等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减少病虫的危害。此外,也可在施肥时加入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等,提高蔬菜生长质量。同时,还应做好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管理工作,补充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需要注意的是,微量元素肥料只能作为一种辅助肥料来使用。在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时,应根据作物和土壤状况合理施用。此外,还应结合大棚蔬菜的种植情况进行合理施肥,避免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等问题。
4.5.1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一种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肥料,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土壤环境。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可以通过生物菌肥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生物菌肥一般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和杀死蔬菜中的有害病菌,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使用生物菌肥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生物菌肥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来使用,不可随意添加。第二,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第三,在使用生物菌肥后,要做好密封管理工作,避免被太阳暴晒和高温破坏。第四,应避免与酸性肥料混合使用。
4.5.2 生物有机肥
生物有机肥是指含有有益微生物菌的有机肥,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生产。生物有机肥可以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也可用作种肥或冲施肥使用。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同时,生物有机肥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有机酸,能够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促进作物生长。使用生物有机肥后,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应注重合理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还应根据蔬菜生长情况进行施肥管理。在施肥过程中,应选择腐熟的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进行施用,避免选择未腐熟的肥料。
在大棚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升蔬菜产量,可以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于其中。绿色防控技术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农业、物理以及生物等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蔬菜质量。同时,还可以将无公害、无残留、无公害等高品质、高产量的蔬菜提供给广大消费者,从而提高农业种植效益,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英磊.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中的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2):195-196.
[2]李燕,邱三平.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河北农机,2021(07):42-43.
[3]姜媛媛,张冬娜,栾天宇,等.有机蔬菜种植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概述[J].农业与技术,2021,41(0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