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背景下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综述
2024-12-31马永晓
摘 要:近些年来,西红柿作为营养丰富的蔬菜,受到群众的喜爱。市场对于西红柿的需求量增长,西红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现代化农业背景下,要求蔬菜无公害、无污染,传统的种植方式是露地种植,冬季等反季节无法种植蔬菜。为了保证种植产量和市场作物的供应,选择温室大棚对西红柿进行培育,实现西红柿全年供应,满足市场对于西红柿等蔬菜的需求。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种植管理,提升西红柿品质和产量,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从而优化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技术,为西红柿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
农业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种植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种植规模扩大。种植面积扩大意味着种植产量提升,也使得市场加强对作物品质要求。从种植角度来看,为了确保获得最大化效益,需要引进科学的种植技术,促进西红柿产量和品质提升。温室大棚为西红柿生长提供温暖环境,满足西红柿的反季生长。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在各地区得到广泛推广,在冬季也能产出高品质果实。
1 现代化温室大棚种植优势
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为了实现蔬菜水果反季栽培,通常会采用温室大棚的方式对作物栽培,保证大棚内部温度,获得反季蔬果。而现代化农业与传统管理模式不同,应用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提高了西红柿种植品质。能够通过智能监管的方式,对大棚室内温度控制,为西红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大多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筛选出高品质西红柿种子后,配合科学种植技术,保证种植整体质量和产量。温室大棚能够为西红柿生长提供保障,降低外界环境对其成长的影响。减少农药使用量,为市场提供无公害的作物。在大棚中种植西红柿不会受到季节限制,通过合理调整温度,能够实现全季生长栽培,填补蔬菜的季节空缺。受到温室大棚的保护,西红柿免受雨水等极端天气影响,节省了西红柿种植的人力成本。现代化背景下,能够利用智能化技术对大棚温度合理调控,营造适合西红柿生长的环境和温度,方便种植户操作。结合物联网技术,设置感应器、温度感应装置等,通过网络管理,为温室大棚提供自动喷灌、调温服务,减轻种植劳动强度。
2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2.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与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不同,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属于反季节蔬菜,缺少光照条件。需要通过合理管理,提高大棚内部的温度,并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保证西红柿品种具备高产、抗病等性能,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西红柿。对于西红柿品种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抗病害、耐低温、酸甜度等方面,可以选择中杂11号、金棚1号等,都能保证西红柿果实色泽鲜艳。选择好品种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西红柿种子应使用温水浸泡,消除病害、虫害,提升西红柿的品质。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搅拌,劣质种子会漂浮在水面上。筛选出优质的种子后,放在通风环境下晾晒,避免阳光直射。西红柿种子还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消毒,提升种子的纯度。将种子浸入高锰酸钾中,消灭种子表面上的真菌,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对处理好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将其放置在30℃左右的温箱中,使用湿毛巾覆盖或纱布包裹,以提高种子发芽率。等到种子发芽后,验证发芽率达到要求,可以准备播种工作[1]。
2.2土壤和整地
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西红柿,对土壤有明确要求,需要通过深耕的方式,控制土壤深度,保证土壤的透水性,为西红柿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夏季浅耕,冬季深耕,确保土壤杂物得到清理。温室大棚大多选择盐碱地和黏性较重的土壤,通过浇灌的方式保证土壤含盐量;科学选择种植地,除考察土壤外,还应对气候和环境进行考察,确保水源充足无污染,能够促进西红柿生长。选择好地块后,要进行整地处理,采用深耕的方式,在回填过程中,添加有机肥,满足西红柿生长需求。根据土壤质量,做好施肥工作。
2.3 播种育苗
为了缩短西红柿的栽培周期,保证西红柿产量,可以在2~3月或8~9月进行播种。播种有育苗盘育播种和直接播种两种方式。
2.3.1直接播种
直接播种是地膜覆盖的播种方式,播种后,使用地膜来提升地面温度,促进西红柿生长。直接播种能够控制大棚内部的温度和湿度,但是需要注意在西红柿出土前,保证大棚的密封性,还需要控制好大棚内的温度,避免大棚内温度过高。
2.3.2穴盘育苗
育苗盘则是温室蔬菜种植的另一种方式,能够保证育苗后的植株与根系基质结合。对基质配比有较高要求,要求基质不易散落,提高植株成活率。穴盘育苗包括设备选择、基质调配等阶段。通常采用智能大棚的方式,选择移动苗床。这样便于种植户操作和移动,移动苗床的参数按照宽度1.2m、高度0.8m进行设置。长度则根据温室大棚的规格设定,通常控制在10m以内,要为种植户预留充足的操作空间。苗床搭建完成后,选择育苗穴盘。西红柿的育苗盘通常选择孔位50孔的育苗盘,直径为4.6cm左右。选定好育苗盘后,需要对基质进行调配。育苗基质属于人工配置的土壤,主要包含草炭、蛭石等,重点在于不同原料的用量。西红柿基质要求兼顾透气性和保水性,方便进行苗床移动栽种。将原料按照实际需求合理配比混合,加入腐熟的有机肥,增加基质土中的养分。混合后要用手抓起来进行检验,按照手握成型不滴水为标准,堆放3h以上,确保基质土充分吸水,将基质土装入到盘中进行育苗。每立方米基质土能装育苗穴盘200盘,孔位中的基质土要稍微高出孔位,装好盘的基质土要压出1cm的播种孔后进行播种。按照一孔一种的原则,将催芽完成的西红柿种子放入播种孔中,起初阶段要浇足水分。确保种子与基质土充分接触,并利用温室大棚中的温控系统,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白天温度保持在28℃左右,夜间则不得低于18℃。育苗阶段要保证湿度在95%以上,适当为种子喷水,促进出苗率得到提升。育苗过程中,幼苗长出后,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有所降低,可以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标准,增加根系的透气性,加强光照,促进西红柿的光合作用。
2.3.3移栽与定植
(1)移栽
西红柿移栽是将穴盘育苗成功的秧苗移栽到土壤中,促进西红柿进一步生长。移栽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提升西红柿的成活率;移栽过程中,需要注意移栽的密度和水肥,并在移栽后一段时间内,对秧苗进行观察,适当地进行补苗。在处理前,对土壤整理,做好深耕工作,保证土壤的透气性。使用紫外线灯杀菌,消灭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深耕完成后,再次使用杀菌灯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还应使用农家肥、有机肥等对土壤施足底肥,提高土壤墒情。在保证墒情的基础上,进行秧苗移栽。根据苗株高度和叶片数量,确定好移栽顺序,对于移栽后的秧苗要合理控制株距,避免果实在生长过程中相互挤压[2]。
(2)植株定植
西红柿对于定植的要求较高,在移栽完成后,需要选择壮叶定植。并结合大棚内部情况铺设滴水管线,保证灌溉的稳定性。中后期要控制幼苗间距,避免植株相互遮挡,影响西红柿生长。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要保证定植密度,将株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在定植后及时覆盖地膜。植株调整过程中,根据苗高度及时吊秧,选择最壮的侧枝,保证西红柿生长顺序。对于移栽后的植株要及时浇水,植株定植有1~2d的缓苗期。此时的西红柿叶片轻微萎蔫属于正常现象,不用采取任何措施。对苗株观察3~5d,确保没有生长不正常的苗株,对于长势不佳的秧苗要直接拔除,剪除后要及时补苗。
2.4 生长期管理
2.4.1水肥管理
移栽完成后,需要做好不同阶段的水肥管理,有助于提高西红柿质量。在花期和植株生长期,需要仔细观察植株,该阶段的植株会拔高,对水肥的需求量不高,要及时补充水肥,防止枝杈分走主干的养分,保证主茎的营养供给充足。
2.4.2授粉方法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过程中,花期授粉对于西红柿生长至关重要。需要选择适宜的授粉方法,保证授粉质量。当前,温室大棚西红柿授粉方式包含植物激素点花、振荡授粉器、熊蜂授粉三种方式。其中,植物激素点花是借助植物生长调节剂,打破西红柿体内的激素水平,使西红柿达到新的状态。促进营养向花部运送,促进果实生长。在使用植物激素的过程中,要将其涂抹在花心上,即花蕊中心的柱头,不能直接将其滴在茎叶上,也不可采用喷洒的方式,这样会造成西红柿畸形,产出畸形果实。通常在西红柿穗期,根据穗花开放数量,开到3朵时,可以按照要求进行点花。使用振荡授粉器则能够保证花粉自然飘落在花柱上,授粉效果更佳。授粉时间为西红柿开花期,先对西红柿花序柄进行振荡处理,促使花粉有效散出,确保花粉均匀落在柱头上。与防落素相比较,振荡授粉方法能够提高西红柿的坐果率。使用熊蜂授粉,在西红柿开花至20%,将熊蜂蜂箱放入大棚中。为熊蜂提供自由授粉的空间,熊蜂个头大、授粉能力强,对于蜜粉的利用效果更强。任何季节都能够在温室进行授粉工作,提高西红柿的坐果率。保证长熟的西红柿果实周正,对于保证西红柿品质和产量有重要意义。根据上述提及的授粉方法,熊蜂授粉属于纯天然的方式,能够保证西红柿的纯天然品质,避免西红柿受到激素污染,保障西红柿的品质和产量。
2.5 中后期田间管理
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中,需要控制好气温和地温,将气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大棚通风,适时追肥和给水,预防西红柿干旱,保证果实水分充足。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都关系到西红柿的健康生长。要求种植户对开花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处理等。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进行管理。精准记录西红柿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对温度和湿度自动调控,保证西红柿生长环境。设置好大棚内的浇水设备,方便人员管理,保证棚内的温度适宜。对于长势不佳的西红柿,对其土壤成分抽检,及时补充营养成分,保证西红柿品质。定期处理杂草,对杂草自动识别,向数据中心告警,提醒管理人员除草。将各阶段西红柿生长情况记录在案,推动西红柿种植产业发展[3]。
2.6 成熟期管理与采摘
温室大棚西红柿分为早熟和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从开花到结果需要45d,晚熟品种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通常在55d左右。西红柿果实成熟指的是果实膨大到变红时期,想要保证西红柿品质,要注重这一阶段的管理,确保西红柿完整不开裂,口感多汁。在西红柿成熟期适当加强光照,保证西红柿果实均匀变红。逐渐降低温室大棚中的湿度和土壤温度,成熟期湿度过高会导致果实开裂或烂果。按照西红柿成熟后的颜色进行采摘,西红柿通常会经历绿熟、变色、成熟等多个阶段。想要保证西红柿的新鲜度,可以在西红柿整体变红2/3时采摘。需要运输的西红柿果实,则要在绿熟期采摘,保证运输途中西红柿成熟,防止西红柿果实软烂损毁。
3 温室大棚西红柿的病虫害防治
温室大棚种植背景下,西红柿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对果实品质造成影响。温室大棚西红柿病虫害防治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生物、农业、物理等多种技术,形成有效的防治体系。这就要求种植户充分了解西红柿病虫害类型,根据病害类型和发病时期,及时做好防控工作,提升防治效果,避免造成经济损失。针对西红柿常见的灰霉病、根腐病、棉铃虫等进行科学防治,保障作物最终产量和品质[4]。
3.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在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通过选择抗性较好的西红柿品种,做好深耕、杀菌等处理工作,减少土壤中残留的虫卵和病菌。通过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减少害虫生存的可能性。保持大棚湿度适宜,不利于害虫存活,从而降低西红柿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2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能够即时发挥效果,对于西红柿病害有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尽可能在病害早期使用,使用75%百菌清或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与水配比稀释后,对患病植株喷洒,按照一周一次的频率,连续喷洒一个月后观察成效。化学方法治理后的西红柿可能存在一定的农药残留,尽可能避免采取化学手段,保证西红柿的品质,生产无公害果实[5]。
3.3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利用了害虫的趋性,基于趋光性、趋色性,将害虫集中起来进行捕杀。利用趋光性,可以使用诱虫灯,设置捕虫网;利用趋色性,可以使用色板,都能很好地消灭害虫。
3.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相对绿色、环保的防治手段,能够不使用农药而消除害虫。通常,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将其放置于大棚内,能够有效减少害虫数量。或者引入害虫的激素吸引害虫,对害虫进行集中捕杀。生物防治还能利用微生物白僵菌处理棉铃虫,对其有较强的克制作用。为有效防止害虫对西红柿造成不良影响,也可喷洒抑制剂,驱赶害虫,减少害虫进入大棚中危害西红柿。
综上所述,大棚西红柿是市场上受欢迎的绿色蔬菜,在市场销售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利用大棚栽培技术,加强管理和建设,对大棚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为大棚西红柿种植提供保障。想要保证大棚西红柿的栽培质量,需要考虑地区气候、优选品种,做好大棚管理工作,掌握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要点,推动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产业发展,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珍.乡村振兴视角下豫东乡村农业经济发展机遇与路径探析——以兰考县白云山村为例[J].村委主任,2023(12):50-52.
[2]孙传栋.现代农业背景下温室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技术[J].种子科技,2023,41(20):98-100.
[3]王盛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河南省的推广策略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5):99-102.
[4]李嘉欣.不同施肥模式、种植年限和秸秆添加对设施蔬菜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3.
[5]李记莹,屈玮哲,马婷婷.“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以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J].山西农经,2022(23):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