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操作细则及应用推广策略探究

2024-12-31郭振希

种子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玉米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技术与发展历史。玉米作为国内生产活动中种植量较大的作物之一,在市场销售的同时,还能经过加工为畜牧业提供饲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农作物。现如今,人们对于玉米的产品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绿色环保发展背景下,绿色玉米更受人们喜爱,在市场中有着良好的销量。对玉米绿色种植进行探究,通过科学进行田间管理,确保玉米质量,为市场提供大量的高品质绿色玉米,推动农业玉米种植技术发展。

关键词:玉米;绿色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

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生存的根基。重视农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把控经济,推动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为了保证农业适应社会发展,近些年来,农业领域不断研发新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时,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相较于常规的农业种植,绿色农产品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这使得农业部门将重心放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推动了食品安全标准升级。

1 推广绿色玉米田间种植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创新种植方法,提高玉米的环境适应能力。降低种植难度,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条件。相较于传统玉米而言,绿色玉米种植中,选择优质玉米品种,促进玉米更好生长。通过积累种植经验,结合土壤墒情,在种植过程中对技术调整优化,绿色玉米种植质量高于传统玉米种植,保证所收获的玉米颗粒饱满,营养价值高。优质绿色的玉米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对绿色玉米的喜爱程度。还能通过绿色玉米田间种植技术,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玉米品质。

1.1增加玉米的总产量

种植户采用绿色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满足玉米生长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抗性,提高玉米适应力,避免养分不足阻碍玉米生长。相较于普通玉米种植技术,玉米绿色种植技术拓展了玉米的种植区域,为玉米生长提供生长优势,保护玉米生长,减少养分流失,能够保证其营养价值。面对人们当前的农产品需求,高质量的绿色玉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激发种植户对于绿色玉米种植的热情,为种植户积极参与绿色玉米田间种植生产活动提供动力,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扩大绿色玉米生产规模和产量,为乡村振兴发展以及农业经济提升提供保障。

1.2进一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玉米是除了小麦、高粱以外的主食之一,因此玉米质量优劣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在全国各地玉米主要种植地区,加大绿色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力度,助力技术全国范围推广和应用。实现绿色玉米种植与科学管理,切实保障玉米产量和品质。通过应用绿色种植技术,扩大玉米种植规模,产出符合要求的玉米,提升玉米产量。扩大粮食种植范围,保证粮食产能。高品质玉米的出现能够减少食品安全问题,为国家粮食作物安全提供保障。

1.3促进农业经济的更好发展

农业生产过程中,新型技术能够带动产业发展,促成粮食产业链建设与发展。在绿色玉米大规模的种植环境下,农作物种植规模与作物产量增加能提升种植户经济利益,带动农业生产转型发展。基于作物加工,完善地区产业链,推动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2 玉米绿色种植技术

2.1 选种技术

选种是保证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通过优选玉米品种,能够提高玉米抗病害能力。在选种过程中,尽可能挑选表面饱满、色泽光亮、有着较好抗病害能力的品种。选择优秀的玉米品种后,为了避免玉米后续遭到病虫害侵袭,导致减产、质量受损的情况,可以在种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保障玉米绿色品质。降低农业种植成本的同时,避免农药和化肥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选择有品质保障的种子供应商,对适合玉米生长的环境进行探究,选择理想的玉米品种。当前,绿色玉米种植技术的发展促进玉米品质提升。但是实际种植过程中,还是需要种植人员思考种植地与品种的适应程度,避免盲目选择,降低玉米抗病害能力。尽可能选择本土玉米品种,选择好优质的玉米品种后,将种子摊铺在地面上进行晾晒,减少种子含水量。之后使用消毒灯杀菌或温水浸泡,将种子表面的病菌去除,保证玉米种子的抗病能力。

2.2 科学整地

在应用绿色玉米种植技术时,对于地块的要求较高。考虑到不同品种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不同,需要做好选地和整地工作。玉米对于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选择土壤肥沃、透气性好、透水性好的地块,能够保证玉米生长效果。玉米是耐旱作物,要保证玉米的光合作用。根系对于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后期做好水肥管理,提高玉米成活率。玉米根系吸收的养分量高于其他农作物,保证土壤的松软度更有助于玉米吸收营养。为了保证绿色玉米种植,需要选择土壤结构较好、有机物丰富的区域,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氮磷钾肥料,为玉米根系提供养分。选择好适合玉米种植的土壤资源后,择日进行种子播种。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翻耕过程中,将土壤暴晒在阳光下,利用阳光对土壤杀菌。深耕时,选择草木灰一同翻耕,起到杀菌效果,还能避免对土壤结构造成污染。

2.3 合理密植

绿色玉米种植的关键在于控制玉米植株间距,保证植株距离合理,才能避免玉米相互挤压。播种时,温度是促进玉米生长的关键。不同地区的温度情况不同,选择在5月份进行播种,合理密植。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对种植密度合理调整,提升土壤肥力,保证玉米具有较好的抗倒伏能力。确定好种植深度,根据后期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管理,定时追苗、追肥,推动绿色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开展[1]。

2.4水肥管理技术

2.4.1科学合理的灌溉

考虑到玉米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种植前,要设置沟渠,保证玉米水分充足。在玉米拔节期和吐丝期,玉米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要及时为玉米补充水分,保证土壤湿润度。遇到持续降水天气,还要设置好排水设施,及时将水分排出,避免雨水堆积,影响玉米生长,导致玉米植株根系腐烂,降低最终的产量。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水含量,可以在缺水地区的农田中设置喷淋系统,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现代化智能发展背景下,还能够借助智能化控制体系,利用感应器等自动检测田间土壤状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玉米长势。

2.4.2科学施肥

科学的施肥管理技术要求落实好肥料减量增产的目标,保证玉米品质符合绿色农作物标准。根据土壤以及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做好施肥工作,为玉米生长和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科学配比肥料,满足玉米生长。根据种植面积和土壤实际情况,确定玉米种植中的肥料用量,一旦超出土壤的吸收能力,就会导致玉米养分吸收过多而出现长势过快的情况,影响玉米后续生长。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比玉米肥料,保证玉米植株对养分合理吸收。结合玉米生长和发育的不同阶段,在玉米喇叭口期、穗期、灌浆期进行追肥,使用尿素、玉米专用复合肥等,提高玉米自身的品质。

2.5 科学控制农药用量

杂草与病害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因素,杂草也可能传播病害、携带害虫等,与玉米植株争夺养分。需要合理做好绿色玉米田间管理工作,定期对杂草清理。对于种植规模较大的区域,人力无法及时清除杂草,需要借助生态性的除草剂,科学配比,实现精准用药。否则将会影响玉米的品质,无法培育出绿色玉米。实际操作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咨询当地农业科技人员,选择低毒害性的除草剂,与水混合后对区域内的玉米植株进行喷洒,也可利用无人机进行喷洒。对杂草进行处理,阻隔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从源头切断传染源,保证绿色玉米种植质量和效果[2]。

2.6生态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为了保证玉米生长无公害且不受污染,对于玉米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尽可能从农业、物理、生物角度入手,灵活地对玉米进行防治,保证玉米植株质量。

2.6.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尽可能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根据病虫害实际情况,做好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及时对田间的杂草进行处理,降低玉米病虫害发生概率。对玉米合理补充水分和肥料,调节田间生物平衡。控制好玉米植株间距,确保田间的通风性和采光率,为玉米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及时发现病虫害,切断传播源头,保证玉米健康生长。

2.6.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利用的是害虫的趋性特征,通过趋光性、趋色性等原理,集中捕杀害虫。利用趋光性,可以使用黑光灯吸引害虫,集中捕捉害虫,诱杀蚜虫、粘虫等害虫,利用趋色性,可以布置色板吸引害虫,既不会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现象。避免农药治理后化学药剂残留,实现绿色种植。

2.6.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是借助玉米害虫天敌,对害虫捕杀,维持农田生态平衡。适当投放赤眼蜂、瓢虫等,有效遏制玉米螟虫、蚜虫等。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天敌防治、菌类防治等手段,能够有效杀灭田间害虫,治理病虫害问题。

2.7适时收获

玉米成熟后,需要及时将田地中的灌溉设备拆除,无灌溉设备时可以直接收获。收获尽可能使用采收设备,并在收获前观察玉米的生长情况,做好巡视工作。根据玉米颜色和颗粒,当玉米茎秆呈青黄色,玉米苞完全变黄且蓬松,玉米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可以进行收割。使用设备能够一次性收获,脱粒后的玉米可以晾干保存,以防其变质。

3 绿色玉米田间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3.1加强技术推广与宣传

对于不同地区而言,绿色种植技术除了加强应用,前提条件应是做好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新媒体平台为技术推广提供契机,能够在各个领域加强宣传,保证人们获得更前沿的信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颠覆传统推广模式,通过综合线上平台和技术,拓宽玉米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渠道。设置App账号,有针对性地发布一些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提升推广效果。采用文字或视频实时解说等方式,实现绿色玉米种植技术的快速传播。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简易化,为农户提供示范视频,确保农民更好了解不同种植步骤的实际操作,切实掌握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方法。

3.2各地设置绿色种植示范基地

3.2.1技术示范

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示范基地,确保农民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绿色玉米种植技术优势和该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益,激发农民对于掌握绿色种植技术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新技术,为绿色种植的推广奠定基础。在示范基地中,技术人员带领农民参与到绿色玉米种植技术体验工作中,激发农民的种植热情,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种植技巧,有助于培养职业型农民。示范地基可以根据当地种植情况,定期推出培训课程,专门带领农民学习,针对绿色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解决方法,帮助农民逐步掌握种植技巧,引领农民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不走弯路[3]。

3.2.2完善培训体系

想要更好地实现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加强技术推广的同时,还应完善培训体系,按照一定规范制度,逐步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促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建立理想的推广培训体系,对于绿色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影响深远。相关部门的人应积极组织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为其提供推广机构,辅助农户做好当期的种植工作。在建设工作体系中,游刃有余地进行农业生产,在农户生产的同时实时指导,优化田间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避免生产出现问题,促进人员素质得到提升,构建高效的技术推广体系。

3.3与农业合作社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

从当前情况来看,绿色玉米种植技术推广过程中,只有合理选择供应商,才能获得高品质种子,实现绿色种植。这对于玉米品质有直接影响,农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绿色玉米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通过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利用专业合作社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通过相互合作,提升合作社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拓宽绿色玉米种植技术种植路径,增强技术应用与传递,借助合作社的影响力,及时了解农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与群众沟通,使农民自发参与到绿色种植技术学习中,为玉米获得好收成奠定基础,帮助农民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绿色生产[4]。

3.4加大补贴力度

为了保证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得到有效推广,需要当地政府加大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为种植户提供专项补贴和保障,使农户敢于尝试新技术,提高农民对绿色玉米种植技术的认可。做好乡镇统筹布局,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按照生产目标,形成市县乡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推动绿色玉米种植多元化发展,完善利益机制,推动乡镇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玉米在国内种植过程中,对于保障国家粮食生产有重要影响。积极探索绿色种植技术,培养符合现代化农业和绿色种植理念的玉米,提高农户种植效益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于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积极加强绿色技术推广,打造大规模的绿色种植产业基地。通过推广宣传,打响绿色玉米的品牌,扩大技术影响力,重视示范引导,定期开展讲座,形成连带的种植模式,推动绿色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林.玉米绿色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研究[J].种子科技,2023,41(20):86-88.

[2]隋凤芹.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推广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10):191-193.

[3]耿才基.绿色玉米种植技术及其田间管理的推广策略探讨[J].种子科技,2023,41(18):88-90.

[4]于红彬.绿色玉米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探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3(09):70-71.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技术推广玉米
无花果田间管理
收玉米啦!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对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