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科学创新栽培技术与种植管理措施科学运用
2024-12-31尤春生
摘 要: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还需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对地区气候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等予以充分了解,结合已有品种的优势,持续培育适合地区种植的改良品种、新品种,落实科学的种植理念,运用现代先进种植技术,如机械直播技术等,持续推动油菜产量、品质提升。如贵州地区在油菜种植方面,就拥有一定的经验、技术优势,无论是种植理念,还是技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体现,这也为其辅助保障植物油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关键词: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一直是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重要目标。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运用种植技术和管理策略,以优化土壤环境、提高种子质量、强化田间管理和有效防治病虫害。这些技术要点不仅涉及对土壤肥力的精准调控、优质种子的筛选与利用,还包括先进的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通过实施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提升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经济支持。
1整地翻土
整地翻土是为创造更好的土壤环境,达到相应的通风、杀菌以及溶氧效果。具体需结合油菜种植土壤条件需求进行。如选定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以及排水性能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在选定种植区域后,翻整土壤,通过晾晒的方式杀菌,深翻以适当疏松土壤,去除杂草[1]。后平整处理,为油菜实际种植奠定良好的土壤基础。
2选种播种
选择适种品种时,更需要充分结合地区土壤环境、水文地质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宜地区种植的品种。如贵州地区气候条件相对稳定,季节性气温变化小,土壤以黄壤、红壤、黄棕壤以及石灰土等为主。在选择油菜品种时,考虑黄壤土适合种植氮高效品种,如油研2020,德油杂11号、龙庭1号,以及黔油早2号、庆油1号、庆油3号等,都是较适宜种植的品种,而综合考量产量、产值以及经济效益等,一般以油研2020最先考虑,其他品种次之。当然具体选择哪一品种种植,还需结合实地种植区域情况进行。如旱地轮作,推荐德油杂11号、龙庭1号;水旱轮作推荐油研2020、庆油3号。
播种期间可选择机械直播方式进行,在贵州地区机械直播方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机械直播是采用条播或者撒播的方式,将油菜种子播至田间,注意控制播种数量,如全天直播一般按照0.25公斤/亩的标准播种,套播一般按照0.1公斤/亩的标准种植,要注意均匀细播[2]。
3定苗技术
定苗技术是指在油菜种植发芽后,考虑受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的影响,可能降低成活率。为提高成活率采取的相应措施。如及时处理病株,三叶期时,间苗;五叶期时,定苗。控制苗的密度,防止过大或过小造成减产或者是影响产品质量等情况发生。
4施肥技术
施肥是每一种植物种植必要进行的一步,油菜种植同样如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施肥处理,满足其营养所需,保证油菜植株正常生长。考虑不同情况下,施加的肥料不同,需综合考虑种植区域土壤有机质的成分及含量,油菜品种以及各类肥料特点、气候环境等。一般需遵循“增基肥、轻施苗肥”的原则,合理施加肥料。如实际施肥过程中,种植前,会施加多效复合肥,一般以亩为单位,施加有机肥(50—100kg)、磷钾肥(30—50kg)、硫酸铵(10—12kg)以及尿素(5—8kg)、硼肥(1—1.5kg)、磷酸二氢铝(2—3kg)等,发育过程中施加氮肥,不同阶段施加不同的肥料,以满足油菜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具体施肥策略,建议从测土培肥、绿色肥料应用等角度进行合理的控制。
4.1测土培肥方面
油菜种植前,了解土壤肥力,根据土壤条件施肥,是确保油菜高产的关键。油菜生育期长,需肥多,尤其是前期吸收比例大,只依靠土壤的肥力供应远远不够,底肥应重施。需要依据其不同生长期需肥特点,合理补充相应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硼肥等的使用,经科学计算后,确定油菜生长所需再进行确定,相对会达到更高的丰产丰收效果。具体应对油菜品种、气候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作全面监测、分析,以保证肥料使用合理,提高其利用率的同时,避免资源浪费。
以供给侧改革实施过程中,优质油菜在营养生理上又具有对氮、钾需要量大,对磷、硼反应敏感的特点。据测定,油菜单产每亩100—150kg,每生产100kg油菜籽需吸收氮9—11kg,磷3—3.9kg,钾8.5—12.8kg。氮、磷、钾比例为1∶0.5∶1。按照传统种植经验来看,一般会根据往年用肥量进行估算,但相隔一年时间,且土壤已经历过一个生长周期的洗礼(部分区域甚至是两个周期),土壤中各类元素的含量水平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此时若盲目施肥,极容易导致降低产量等问题。而利用现代测土配肥技术,对当前土壤中各类元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最精确的数据作为支持,确保肥料配比更加合理,更能够满足油菜生长所需,就能够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尤其在充分考虑土壤透气性,保水保肥能力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他养分含量的控制将更加合理,肥力效应更加明显,油菜各生长时期,都可以在准确施肥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种植收益。
4.2施加绿色肥料方面
以有机肥施加为例,天然肥料中主要的肥料为有机肥,且有机肥是污染相对更小的可靠性肥料之一,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作用。合理应用有机肥,满足油菜生长所需,不仅可以提高油菜的种植产量,还可有效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机肥还可有效降低肥料应用成本,是一举多得的选择。但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有机肥使用的控制,不能因其具有较多优势而忽略其劣势,如肥力相对单一,需要配合一定的化肥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出相应的作用等。具体使用中,还需注重开辟有机肥源,如秸秆还田等。秸秆还田可以看做是一种“循环”使用的状态,是将每年丰收后剩余的秸秆收集起来,经过粉碎加工等,重新施加到油菜种植土壤当中,以有效利用秸秆中的有机质,供油菜生长所需。这也是其成本低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秸秆还田“经济实惠”,但还要充分考虑“肥效单一”问题,辅以农家肥、复合肥等一同使用,相对效果会更好。
当前,油菜种植生产中主要应用的秸秆还田方式也比较简单,主要有:一,直接切碎后还田。油菜收获后,将油菜秸秆用铡刀切成20—25公分,碎断撒入田面后翻耕;二,机械粉碎后还田。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撒入田面翻耕;三,沟式直接还田。将油菜秸秆整条埋入沟中,将土翻压在上面,灌水浸泡7d左右,再翻耕,注意不耕沟;四,堆沤后还田。
此外,微量元素肥的使用也较为关键。油菜所需微量元素肥主要包括硼、钼、锰、锌等,其中锌肥最好作为基肥在耕地时直接施用,磷肥、锌肥需要通过合理搭配施用,以提高油菜吸收养分的能力。油菜生长期间,若缺少微量元素,极容易导致缺氧以及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等问题发生,且若缺失状态长时间保持下去,则会使得油菜根部发育迟缓,甚至出现早衰情况,对油菜生长极为不利,减产是必然结果。因此,还需结合油菜生长所需,对土壤中含有的硼、钼、锰、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有效测算,并在确定其含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油菜生长各时期所需用量,合理施加相应微量元素肥料,确保满足油菜生长所需,促进其根部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抗逆性,达到丰产丰收目的。
4.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阶段,则应重点考虑灌溉及除草等问题,且就当前的技术先进性而言,可采用滴灌、微滴灌以及喷灌,甚至是水肥一体化等方式,合理控制灌溉量,确保水肥施加合理[3]。尤其结合现代监测、监控技术,可对种植区域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其营养成分供给情况以及需求程度,监测区域杂草生长情况,以合理计划灌溉、除草工作。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5.1科学轮作
科学轮作是指以作物定期穿插种植的方式,通过避免“重茬”的情况发生,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具体可以选择适合轮作的农作物进行,如水稻与油菜轮作种植,利于增强肥力,通过营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抗病力。
5.2综合防治
通过综合防治,也可达到有效防治的效果。
5.2.1物理防治
5.2.1.1种子处理
准备筛网,筛网的孔径应小于油菜种子的平均直径,以便有效去除较小的瘪粒和杂质。将油菜种子倒入筛网中,轻轻摇动筛网,使种子在筛网上滚动。瘪粒、虫蛀粒和杂质由于体积较小或形状不规则,会较快地通过筛网孔掉落,而健康的种子则会留在筛网上。将筛选出的健康种子收集起来,进行下一步处理。被筛出的不合格种子和杂质应妥善处理,避免再次混入种子中。
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场地进行晒种。避免在阴雨天或湿度较大的地方晒种,以免影响晒种效果。在播种前1-2天进行晒种。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天晒种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4点,避免中午高温时段直接暴晒。将筛选出的健康种子均匀地摊在晒种场地上,厚度不宜过厚,以免影响晒种效果。每隔一段时间翻动一次种子,确保种子均匀受热。
5.2.1.2利用害虫习性
选择黄色粘虫板,其表面涂有粘虫胶,能有效粘住害虫。将黄板设置在油菜田间的关键位置,如害虫经常出没的地方或油菜植株的上方。黄板的高度应根据害虫的飞行高度进行调整。根据油菜田的面积和害虫的密度,合理设置黄板的数量。一般每亩油菜田可设置10-20块黄板。定期检查黄板的粘虫情况,当黄板上的害虫数量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新的黄板,以保持诱杀效果。
选择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作为诱杀虫害的灯具。这些灯具能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线,吸引害虫前来。将灯具设置在油菜田的边缘或空旷地带,以便更好地吸引害虫。灯具的高度应根据害虫的飞行高度进行调整。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一般可选择在傍晚至凌晨的时间段内开启灯具。
5.2.2生物防治
5.2.2.1利用天敌
贵州地区油菜常见虫害为“蚜虫”。针对油菜蚜虫,可以选择如瓢虫(如七星瓢虫)、食蚜蝇、寄生蜂(如蚜茧蜂)等天敌进行引入。这些天敌能够有效捕食或寄生蚜虫,从而减少蚜虫的数量。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天敌,确保天敌的品质和活性。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措施,以减少天敌的死亡率。
根据油菜蚜虫的发生规律和天敌的生活习性,确定合适的释放时间。通常在蚜虫发生初期或盛发期之前释放天敌,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将天敌均匀地释放在油菜田中,确保天敌能够覆盖整个田块。可以使用专门的释放器或手工进行释放。根据油菜田的面积、蚜虫的数量和天敌的捕食能力,确定合适的释放密度。一般来说,每亩油菜田可释放一定数量的天敌,以达到控制蚜虫的目的。
5.2.2.2保护天敌
在油菜生长期间,尽量避免使用对天敌有害的农药,以免降低天敌的数量和活性。如果必须使用农药,应选择对天敌影响较小的药剂,并在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剂对天敌的潜在影响。为天敌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如保持田间湿润、种植多样化的植物等,以吸引和保持天敌的数量。定期监测油菜田中蚜虫和天敌的数量变化,评估生物防治的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增加天敌的释放量或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5.2.2.3生物农药
某些微生物制剂(如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和植物提取物(如苦参碱、鱼藤酮等)对“菌核病”“根肿病”这两种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浇灌、拌种等。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和油菜的生长情况来确定。例如,对于喷雾法,应将生物农药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油菜植株上;对于浇灌法,则应将生物农药与水混合后浇灌在油菜根部。
5.2.3化学防治
以贵州常见油菜“根肿病”的化学防治为例,可在油菜移栽前,将氰氨化钙与土壤混合后撒施于田间,然后翻耕入土。这样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根肿病菌,减少病害的初侵染源。根据土壤面积和病害的严重程度,确定合适的用量。一般来说,每亩土地可撒施氰氨化钙50-100公斤。但具体用量还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等因素进行调整。
也可在种子处理中,将氰霜唑与油菜种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播种;在土壤处理中,将氰霜唑与土壤混合后撒施于田间,然后翻耕入土。种子处理的用量通常为种子重量的0.2%-0.3%。土壤处理的用量则根据土壤面积和病害的严重程度确定,每亩土地可撒施氰霜唑5-10公斤。
6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推广队伍,在资金及政策方面予以进一步支持,将有效增强技术推广效果,促使高产栽培技术得到更大面积推广。如从高产栽培研究、优化队伍建设出发,更多与高校及社会上相关专业人员加强合作,组建专业性更强,整体素质更高的专业团队,将促使整个队伍的技术研发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促进技术研发效果持续增强。
推广形式的创新,需进一步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及新媒体途径等,综合分析农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及线下推广技术,如建设示范基地,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等示范应用于该基地,并邀请农户现场参观,甚至尝试操作,促进其对技术的认识,也利于技术推广。
6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油菜种植生产过程中,绿色种植、高品质种植等理念的作用逐步强化,油菜种植不仅要考虑产量问题,更需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虑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保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随着产量提升而提升,持续为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保等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赖淑祯,许莉莉,封元园.关于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综合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23(11):12-14.
[2]杜春艳.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致富顾问,2020(6):25.
[3]亢四毛.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12):157-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