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思路 轻松写作
2024-12-31豆云芳
说话,是言语的一种表达。作文,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表达。二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用嘴巴讲出来,一个是用笔写出来。其实,写作就是说话。小学作文看起来简单,但要想写出一篇不错的作文,对有些学生来说实属不易。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熟练运用写作技巧。所以,掌握一定的写作手法对写作来说很重要,比如,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必须下一番功夫。
先看一篇作文:
为自己喝彩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活好当下,即是完美的人生。我们不用去羡慕比自己生活好的人,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劣势也有优势。我唱歌不行,因为我总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好听,所以唱歌是我的弱项。正因为唱歌这个劣势,当别人唱歌时我只有听的份,我不敢在有人的地方唱歌,怕人笑话。但是我也有我的优势,我的记忆力很好,能快速记住一些图片,尤其是我熟记世界地图,每当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往往会问我。
我利用课余时间记住了世界地图,地图上面一些国家名称倒背如流。但我的同学就不行了,他们不是翻地图就是问别人。当我写完的时候,他们才填了五六个国家的名称。像法国,欧洲著名的国家,他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法国在哪里,有哪些工业和农业,因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能一边做一边问别人。
我除了识记地图之外,快速记路线也是我的特长。普通的线路走一遍就记住了,复杂一些的走过两遍也可以记住。我记得最清晰的路线就是上学的路线。我的大脑中有三条线路可以到达学校。第一条最快是走高架桥,第二条是走高架下面的地上通道,缺点就是红灯多,第三条是走高架桥下十字路口旁边的一条土路,这条路的路面坑坑洼洼,车子走在上面颠簸得厉害。
因此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要发扬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尽量拓展生命的宽度和长度,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总有一天,当你回望走过的历程时,你会为自己而喝彩。
【点" 评】
这是一名小学生写的作文,文章以“为自己喝彩”为主题,围绕自己记忆力强写了两件事,一件是识记地图,一件是记线路。全文无论是叙事还是结构都平淡无奇,亮点很少。特别是构思上表现手法单一,详略不当,两件事无主次之分,叙事平铺直叙,语言平淡,口语严重,缺乏韵味。
要想写出一篇合格的记叙文,一般说来,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1.立意:集中深刻
立意,怎样理解?“立”就是确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谓立意就是根据作文要求确立文章的中心。写文章要有明确的中心,就跟与人交流讲话一样,如果跟别人讲话没有明确的内容,说了半天,别人都不懂你讲的是什么,那么这个交流有何意义?写文章也是这样,没有明确的主题,别人就会看不懂,糊里糊涂,不懂你讲的是啥。所以,立意集中鲜明是评判作文高下的主要依据。所谓“立意集中”就是说一篇文章只能表达一个主题,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同一个主题服务的。例如以“我的老师”为题作文,可多角度立意,可以表现老师的无私奉献,也可以表现老师的慈爱善良,还可以表现老师的教学水平高、技艺精湛等。在立意时,不能把这些主题都放在同一篇文章中,只能选其中一个作为立意。这就是立意的集中,集中表现老师某一个方面的优秀品质。再如《黄继光》这篇课文,这是一篇讲述特级英雄黄继光光辉事迹的文章,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可讲的故事较多,可立意的角度也比较多,作者就集中笔墨叙写上甘岭战役中主人公的勇敢表现,集中表现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立意深刻,就是要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给读者以启发、启示。即使是一些日常小事也可以反映出深刻的主题,课文《落花生》,作者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在文章的结尾,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谦虚朴实、不计名利和对别人有用的人。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是写作的常用方法,选材简单,但主题深刻,能感染和打动读者。
再来看上边的作文,文章选取了两件事表现主题,但是这两件事叙述简单,没有展现出事件背后的意义,所以立意浮于表面,不能打动读者。
2.选材:真实合理
我们都知道作文要“言之有物”,所谓的“物”就是指写作的素材,没有好的写作素材,用再多的写作技巧,也不能写出好文章。围绕中心选材是选材的基本要求,恰当的材料才能准确表现文章的主题。选材主要考虑两个要素:一是真实,二是合理。真实选材就是说所选取的素材最好是自己经历过的,或者是亲耳听见的,亲眼所见的,不能凭空捏造,或者抄袭,因为只有真实的素材,才能写出真切的感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课文《月是故乡明》,这是季羡林老先生在耄耋之年写的一篇散文,老先生一生到过很多的地方,参观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但在心中最美的风景还是家乡的月亮。所以家乡的月亮在作者的心中皎洁、明亮。作者通过真实的素材——家乡的月,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情真意切,能深深打动读者。上边的作文的题目是“为自己喝彩”,文中的主人公应该是自己,所选材料应该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如果所选材料假大空,自己没有见过、听过、经历过,自己都不知道,更谈不上打动别人。所以说,材料真实,作文才能做到情感表达真切、自然。
选材合理,就是说选材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跟要表达的主题相一致。如果选材不符合主题的需要,不符合正常的思维认知,就会导致“文不对题”。《听潮》这篇课文,作者的写作对象是钱塘江,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恢宏气势,令人震撼。潮去又潮来,潮来又潮去,文中叙写的潮水涨落跟人们的认知规律一致,选材合理,尊重客观事实。因此,写作时,所选的材料只有符合我们的身份和认知,写出的作文才能令人信服。
3.结构:巧妙新颖
一篇文章没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只要适合,就是最好的。在谋篇布局时,要尽量做到两点:“巧”“新”。这两点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一篇文章在安排结构时,要着重抓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先说文章的开头。开头很重要,有一个词叫“凤头”,就是强调开头重要性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既能让文章顺利写下去,又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开头的手法比较多,有开门见山法,有设置悬念法、环境描写法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开头,目的都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情不自禁地看下去。例如作文《我们的班主任》,小作者这样开头:她,中等身材,皮肤白皙,弯弯的眉毛,剪着齐耳的短发,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身穿一件白色的连衣裙,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同学们私下里称她为“敏姐”。用人物素描的方式开头,简单的几句描写就将人物个性刻画得活灵活现,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开头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如《宇宙生命之谜》这篇科普文,文章开头从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这些传说入手,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发读者思考:“地球之外是否还有生命的存在。”可见,写好文章的开头确实很重要。
在文章结尾要用篇末点题或前后照应法。这两种手法也是写作常用的手法。具体来说,结尾点题就是在结尾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如课文《落花生》在文末通过父亲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不要做一个外表光鲜的人,而是要做一个不图名利和能够帮助别人的人。这样点题之后,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中心更明确。前后照应是另外一种表现手法,就是在文章结尾再一次强调前文的某一内容或观点等,照应开头。前边作文的结尾“总有一天,当你回望走过的历程时,你会为自己而喝彩”照应了题目,使得文章结构更严谨。
4.语言:生动形象
语言生动形象主要表现在恰当使用修辞和细节描写上。比较一组句子:①潮水越来越近,不断向岸边涌来;②潮水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浩浩荡荡飞奔而来。两个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其中②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相对于①句而言,更生动、更形象,写出了潮水来临时声音之大,气势之壮观。细节描写就是常见的人物描写,比如,他迈着轻盈的脚步,手里拿着课文,面带笑容,轻轻哼着歌走进了教室。这里的一系列动词运用就是细节描写,所以要想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一定要运用修辞和细节描写。前边作文的语言之所以比较平淡,就是因为缺少了修辞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请看作文:
为自己喝彩
在人生中,我们总是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对自己或生活失去信心,但不妨在失败时打起精神,为自己喝彩,也许这样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还记得小时候,姑姑为我报了一个表演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既震惊又害怕,心想自己肯定不行,怕自己成为大家的笑柄。但爸爸妈妈鼓励我说:“去吧,去吧,也许这次比赛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呢?”我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那,好吧!”。
虽然说我喜欢听歌、唱歌,却五音不全,也从没有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过,自然十分紧张。但因为已经答应了爸爸妈妈,不能反悔,于是,我这两天一直在练习。
时光飞逝,一眨眼就到了比赛那天,前面小朋友的表演都十分精彩,我越来越紧张。终于,主持人点到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不由一颤,爸爸妈妈赶忙给我加油鼓劲,并将我送上台。主持人将话筒递给我,我慢吞吞地接过话筒,迷茫地望向台下。台上的灯光刺眼,台下观众众多,一时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哪里。再仔细扫视一圈,终于看到了爸爸妈妈,他们正在为我加油,我松了一口气,内心自我鼓励道:“加油,我一定可以的!”
我顺利将歌唱完了,台下响起了雷鸣班的掌声,我内心悬着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我擦了擦手心的冷汗,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
人生的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如果只是悲伤、自卑,那么也许真的会失败,而为自己喝彩,也许成功真的会来临。为自己喝彩吧!
【点" 评】
文章紧扣“为自己喝彩”行文,叙述了小时候参加比赛的真实故事,开头语言简洁,结尾点题,中间的叙写详略得当,描写细致,手法多样,与前边的作文相比,具有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