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行文脉络的小技巧
2024-12-31刘相玉
记叙文是一种常见的作文体裁,不论是作文题“那次玩儿得真高兴”,还“难忘的小学生活”,都要求把事情描写得具体、生动,并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用合适的线索把内容串连起来,使叙事完整,情感真实。下面就教大家几个把握行文脉络的小技巧。
一、时空连“线”,顺势而为
以时间或者空间为线索,讲述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是最常见的叙事类作文写作方式。在行文过程中,用一些能表示时间或空间递进的词语贯穿全文,能有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表明人物的活动状况,展现层层递进的波澜之美。在写游记类作文时,同学们不妨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写一天的游览过程,把故事写详细、写具体,从而给读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如: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我非常高兴,因为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象山石浦的沙滩上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到石浦,我便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一股浓重的鱼腥味和咸咸的海水味顿时涌进了我的鼻孔。远远望去,只见一艘艘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渔船停靠在岸边,活像一头头威武雄壮的狮子,随时等待着向猎物发起攻击,红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好像在向我们招手。
吃过午饭,我们便向中国渔村进发了。没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沙滩上。我的脚踩在浪花上,“咦,凉凉的!”一股冰凉的感觉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怎么我的脚还有被针扎的感觉呢?”我定睛一看,原来有些贝壳在浪花的拍打下被冲上了岸,正在我的脚底。
——《沙滩趣事》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了梅园,开启我们的赏梅之行。
还未进园子,门口早已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进了园子,则更是观者如潮、大有摩肩接踵之势。走进梅园的主干道,便感觉春意融融,一派“鸡”祥如意的感觉。只见鸡爸爸和鸡妈妈领着5只小鸡觅食的卡通形象伫立在道路的花圃中央,引来无数游客驻足停留,纷纷在此打卡拍照。本命年的我又怎么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我也挤进人群,和鸡大妈一家来了张合影。
继续往前,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只见两旁满是冷艳脱俗的梅花树,朵朵梅花争奇斗艳,明媚动人,层层叠叠,让人仿佛如置身于花海一般。亭台楼阁,假山怪石,掩映其中,好一派美丽的风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最香不过蜡梅花。循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我顺利地来到了一处蜡梅林。走上前去,细细观赏,只见一朵朵蜡梅花昂首挺立、迎风怒放,三五成群地簇拥在高高的枝头上。举起一朵仔细端详,能够看到状若蜜桃、色若秋菊的黄色花瓣呈螺旋状排列着,错落有致。一簇簇花朵在寒风中摇曳生姿,翩翩起舞,不时散发出阵阵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梅园春光》
在《沙滩趣事》中,小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按照从早晨到下午的顺序,把一家人决定旅行的起因、经过都完整地叙述了出来,并且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从由面到点、由远及近的视角展现了所见之景,使景物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在《梅园春光》中,小作者则以游览顺序为线索,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简单描绘了梅园园外和园内的景象,并且使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先大致介绍眼前所见之景,再对某处景物或者某个景观进行细致描写,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描写了梅花的样貌与形态,使文章结构分明、重点突出,全文清晰流畅。
二、以物为“线”,脉络分明
有时,为追忆往事,并为感情的流露寻找一个切入口,许多作家喜欢以借物抒情的方式,以某个物品或景观为线索,把所有人与事集中到它的周围,从而有效铺陈故事情节,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如:
每当看到书架上那本封面微微泛黄的《神话故事精选》时,总能让我回忆起那些难忘的往事。
记得儿时,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每天放学,不是逗弄邻居家的猫猫狗狗,就是摆弄家里的锅碗瓢盆。一天下午,爸爸忽然神秘兮兮地递给我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并微笑着让我打开它。“难道老爸又给我带了最新款的玩具?”我高兴坏了,兴致勃勃地打开盒子,哪知里面竟然是一本书!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神话故事精选》5个大字,我有点蒙了。这时,爸爸从我手上拿过书,给我讲起了“精卫填海”的故事。
“精卫后来怎么样了?”我正听得入迷,老爸却突然不念了,我好奇地问。“接下来的故事,你自己看吧。”老爸把书递到我的手上,摸了摸我的额头。我赶忙翻到那一页,囫囵吞枣般读了起来……
——《读书让我成长》
在我的床头柜前,摆放着一盏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台灯,到今天为止,它已经陪伴了我接近5年的时光,是我最亲密的伙伴。
这个小台灯,是我们家当时买家具时厂家赠送的,很漂亮,也很实用。它非常精致,仔细观察,能发现灯罩上绣着许多栩栩如生的小花朵,灯罩的最上面,能看到一圈紫色的玫瑰花,远远望去,有如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小姑娘,静静地坐在我的床头柜上。一阵风吹来,她便在我的床头柜上翩翩起舞;当悠扬婉转的歌声响起,她便静坐在一侧仔细倾听。
以前,我非常害怕黑暗。一次睡觉时,我突然从黑夜中醒来,四周静悄悄、黑漆漆的,安静得可怕,黑暗中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伸出手在床头慢慢摸索着,生怕触碰到什么可怕的东西。这时,我忽然好像摸到了什么,好像是个按钮,这应该是小台灯的按钮。我当机立断,顺势按了下去,一刹那,刚刚还黑漆漆的房间瞬间被光亮洒满了,我的胆子也一下大了起来……
——《床头柜边的小台灯》
在《读书让我成长》中,小作者以倒叙的方式,以《神话故事精选》这本书为线索,回忆往事,围绕获得这本书的经过、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展开了具体叙述,从而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笔,使叙事连贯而顺畅;在《床头柜边的小台灯》中,小作者则以床头柜边的小台灯为线索,通过描述小台灯的外观及回忆往事,叙述了自身从怕黑到逐步勇敢起来的过程,叙事流畅、自然。
三、用情导“线”,贯穿全文
将情感隐约贯穿在全文中,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是一种常用的记叙文写作方式。以情感作为线索写记叙文,可使作文更加具有戏剧性,在加深矛盾冲突的同时,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
“那么,现在各位同学就拿出尺子测量三角板的长度吧。”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咦,我昨天明明把直尺放在书包里了啊,怎么会不见了?”我不停地翻找着书包,却怎么也找不到尺子了。看到大家都快完成任务了,我不由得有点焦虑起来。忽然,同桌小雅手里握着的一把尺吸引了我的注意。“好啊,原来是你这个小贼!”看到同桌手里的直尺,我怒上心头,一伸手便将直尺从她手里夺了过来。同桌小雅是个内向的女孩,平常不爱说话,看见我凶狠的眼神,她吓得半晌说不出话来,而我则像个胜利的将军,得意极了。
中午下课,我回到家,坐到书桌前,一个熟悉的东西映入了我的眼帘。“这……这不是我的尺子吗?难道我昨晚忘记带了?”看到眼前这银光闪闪的铁尺,再想到我上午的所作所为,我不由得有些后悔:唉,上午我怎么不问清楚再行动呢?这下可怎么办?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学校走去……
——《一件后悔的事》
“咦?刚刚还放在这,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我正在疑惑放在桌子上的日记本不见了,推开大房间的门偷偷一瞧,却看见妈妈正坐在床边神情严肃,眉头紧皱,聚精会神地盯着手里捧着的东西,我一看,天哪,正是我的日记本!
我的大脑轰的一声感觉像要爆炸了一样,血液也仿佛在此刻凝固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盯着妈妈,以示愤怒:妈妈啊妈妈,你也太过分了,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
妈妈一扭头,看见了愣在门口的我,慌慌张张地将日记本藏在了枕头下面,目光闪烁,赶紧找借口说道:“你饿了吧,我去给你做饭。”这时的我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赶紧抢上前去,一把从枕头底下拿出妈妈藏起来的日记本,大声质问:“你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你这个大坏蛋!”
妈妈显然没想到我会发这么大的火,先是被我的举动吓了一跳,随即也来火了:“我是你妈,关心你的心理动向还不行吗?怎么就犯法了!”刺耳的声音像要穿透我的耳膜一般,我忍不住大哭起来,砰地把门一摔,扬长而去。
回到房间,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直往下落。那个疼我、爱我的妈妈,为什么要偷看我的日记呢?一肚子委屈涌上我的心头。这时,屋外忽然传来了一阵阵小声的抽泣声。不会吧,妈妈也哭了?我透过门缝往外一瞧,只见妈妈的肩膀一耸一耸的,我忽然感觉自己很过分。想起妈妈对我的爱,愧疚的感觉忽然涌上心头……
——《妈妈发现了我的日记之后》
在《一件后悔的事》中,小作者以情感为线索,串连诸多素材,通过讲述数学课上的经历,表明了自身从焦虑、愤怒到懊恼的心路历程,读者能明显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进而了解事情的发展经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情感扣人心弦;而在《妈妈发现了我的日记之后》中,小作者在开头巧设悬念,以“日记本消失”这件事为线索,表明内心的疑惑与焦灼,接着,再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内心由疑惑变为愤怒,进而变为懊恼,从而能使读者清晰明了地感受作者的内心变化,了解故事的发展及经过。
佳作展示
无声的“伙伴”
在我家的抽屉深处,静静躺着一支陈旧的钢笔,每当我看到它时,难忘的往事便会涌上心头。
曾经的我,是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喜欢在课堂上乱涂乱画。一次,老师走过来,手里拿着支漆黑的钢笔,递给我说:“用这支笔写字,记得要工整。”那是我第一次使用钢笔,笔尖滑过纸面,流畅而有力,让我顿时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此,它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漫长的考试时刻,记录了我的思考和努力。尽管钢笔已经有了一些磨损,但它仍然背负着我的希望和梦想。
后来,每当旅行时,我都会习惯性地把它带在身边,在路上,我发现那支钢笔是我最好的伴侣,它见证了我走过的城市和风景,记录下了我心中的感动和思考。每当我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游历中的点滴,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与满足。它帮助我把旅行中的回忆镌刻在纸上,成为我一生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如今,在岁月的磨砺下,钢笔早已没了最初的模样,但那支陈旧的钢笔仍然陪伴着我,虽然它的墨水已经干涸,但它仍有存在的意义。每当我翻开笔记本,看到曾经用它写下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便涌上心头。我知道,那支钢笔是我勇往直前的见证,是我成长路上的助力。
从学校的课桌,到考试的考场,再到旅途中的路边,最后到书桌的角落,这支钢笔见证了我人生中许多重要时刻。它虽然只是一件物品,却承载着许多珍贵的回忆。我相信,无论时间如何流转,无论岁月如何更迭,这支陈旧的钢笔将永远陪伴着我,因为它代表了我的坚持和奋斗,是我成长路上无声的“伙伴”。
点" 评
作者以“钢笔”这一平常之物为线索,通过回忆往事,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文笔流畅、脉络分明、情感真挚,是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