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类型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现状分析

2024-12-31程立雪葛金琰闫振龙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14期
关键词:学生体质改善措施监测

摘要: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是衡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学生体质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价,可以为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某地区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

关键词:学生体质 "监测 "评价 "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07-093-4-ZL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教育部关注的重点问题,2024年3月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与国防教育工作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在会议上提出“2024年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是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促进”“要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增加运动密度和强度,让学生多流汗,确保真正对学生提升体质,养成运动习惯”,强调要重视和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教育工作的硬指标,提出了改进学校体质评价的方法,强调了大学生体质的重要性,因此调查学校体质检测机构建设情况、人员配备情况以及了解学生参加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是十分必要的,以期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建设体育强国提供有效数据支撑和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92所高等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8-2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和成年期,他们的体质状况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这部分人群的体质监测与评价,旨在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水平提供参考。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学生体测”“体质健康”“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为词条,查阅与搜集知网、万方、维普及部分外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与本领域相关的研究前沿、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为撰写文章提供思路。

(2)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陕西省高校为调查对象,向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2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数据统计法。

数据统计使用SPSS 25.0中文版及Excel表格应用软件,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

(1)机构建设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陕西省的普通高等学校中,部属院校、公办本科、民办本科、公办高职、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这六类学校中,共有75所学校建立了体质检测机构,17所学校尚未建立。总体来看,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质检测机构的建立情况较好,大部分学校都已建立体质检测机构。然而,仍有部分学校尚未建立,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支持力度,推动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质检测机构建设的全面进步。

(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负责人员情况。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部属院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方面有53名负责人员,公办本科学校有52名负责人员,民办本科学校有75名负责人员,公办高职学校有115名负责人员,民办高职学校有20名负责人员,独立学院有10名负责人员。公办高职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员数量最多,达到了115名,这可能与其教育规模和学校属性有关。而独立学院的负责人员数量最少,仅有10名,这可能与其学校规模较小、教育投入较少有关。总体来看,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员数量总计为325名。这一数据反映出陕西省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质检测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

2.2、学生体质测试情况

(1)上学年学校按照标准测试学生数量。

表3展示了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质测试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在所有学校类别中,公办高职的学生参与体质测试的人数最多,达到了249409人,这可能与公办高职学校的学生人数较多有关。其次是公办本科学校,共有348399人参与体质测试,这可能与其较大的学生规模有关。部属院校的参与体质测试的学生人数为113740人,这可能是因为部属院校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民办本科学校的参与体质测试学生人数为173710人,说明这些学校在体质测试方面也做得较好。民办高职学校的参与体质测试学生人数为31986人,这可能与其较小规模的学生人数有关。独立学院的参与体质测试学生人数为48878人,这也可能与其学生人数较少有关。

(2)占全体本专科学生总数的比例。

表4详细展示了我国不同类别高校中,体测学生占全体本专科学生总数的比例。数据表明,在所有学校类别中,体测覆盖率最低的为≤60%,其中仅部属院校和独立学院的体测学生比例为0,其他类型院校共13所,较多高校学生体测率偏低;其次是覆盖率为60%-69%的,民办本科有1所,公办高职3所;而覆盖率为70%-79%的,公办本科1所,公办高职3所,民办高职2所,独立学院1所。覆盖率为80%-89%的,部属院校、公办本科、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分别为1所、4所、2所和1所。有57所高校体测覆盖率达到90%及以上,其中部属院校有5所,公办本科有19所,民办本科有8所,公办高职有15所,民办高职有4所,独立学院有6所。这表明较高比例的高校已经实现了对体测学生的覆盖,这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体质测试良好率情况。

部属院校的学生良好率有待提高。其中,良好率为6%-10%的为2所,11%-15%和16%-20%的各有1所,21%-25%的为2所,部分部属院校达到良好率21%-25%,同时没有部属院校的良好率≤5%,体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较高。公办本科学校的学生良好率普遍较低。其中,≤5%的为7所,6%-10%的为11所,11%-15%的为5所,21%-25%和>25%的各有2所。民办本科院校在良好率≤5%和6%-10%的分别有6所和2所学校;在11%-15%和>25%的,分别有3所和1所学校;在16%-20%和21%-25%的,民办本科院校没有学校符合条件。这说明民办本科院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公办高职院校在良好率≤5%和6%-10%的分别有15所和7所学校。在11%-15%的公办高职院校有2所学校。在16%-20%和21%-25%的公办高职院校各有2所学校。这表明公办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民办高职院校在良好率≤5%和6%-10%的各有2所学校,在11%-15%的有1所学校,在16%-20%的有3所。这说明民办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

独立学院中没有良好率在11%及以上的学校,这说明独立学院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还需加大努力。

总的来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质测试学生良好率情况在不同学校类别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来看,部属院校和公办本科院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方面表现较好,而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则相对较弱。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3、信息反馈公示情况

通过对表6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在公示学生体质测试信息方面,各类型高等院校大部分采用的是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测试信息和仅反馈学生本人的方式,分别有50所和36所。其次有9所学校采用向生源所在地教育部门反馈学生体测信息发方式,采用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体测信息的方式最少,仅4所。

2.4、评价结果应用情况

(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情况。

在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从表7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省共有82所学校形成了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66所学校建立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46所学校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被列入学生档案,62所学校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被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依据,36所学校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指标。总的来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学校在相关方面的应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毕业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的处置方式。

表8呈现了我国不同类型高等院校毕业生在体质测试中成绩不到50分者的处置方式。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26所学校的毕业生因体质测试成绩不达标而被按结业处理,占比最大。其次,有13所学校的毕业生被按肄业处理。36所学校的毕业生成绩虽然不到50分,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补考、特殊情况等,仍可以正常毕业。此外,还有16所学校的毕业生因其他原因未能通过体质测试,但并未明确说明具体的处置方式。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对于体质测试成绩不到50分的毕业生的处置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理念以及对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关。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各个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处置方式,既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又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3)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从总计来看,陕西省11所学校没有实行综合素质评价。这个数据反映出陕西省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实施了综合素质评价,但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实施的情况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数据对于了解陕西省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情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陕西省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为改进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2.5、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

从表10中可以看出,分类教学在所有学校类别中都有实施,其中部属院校实施得最为广泛,共有4所学校采取了分类教学,其他类别学校实施该措施的数量分别为:公办本科19所学校,民办本科8所学校,公办高职15所学校,民办高职2所学校,独立学院3所学校。个别辅导是指针对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学校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和指导。从表10中可以看出,共有42所学校实施了个别辅导,其中公办本科和公办高职学校的实施力度较大,分别为12所学校和13所学校,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的实施力度较小。增加锻炼项目是指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更多专项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从表10中可以看出,共有76所学校实施了增加锻炼项目,其中公办高职学校的实施力度最大,共有23所学校实施,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也较多,分别为22所学校和12所学校,民办高职和部属院校的实施力度较小,各有6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是指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表10中可以看出,共有69所学校实施了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公办高职和公办本科学校的实施力度较大,各有22所学校,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的实施力度较小,分别为5所学校。部属院校最少,为4所。其他指的是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学校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来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表10中可以看出,共有5所学校实施了其他措施,其中部属院校、公办本科、公办高职、民办高职和独立学院各有1所。

通过对表10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其中以增加锻炼项目的实施力度最大,其次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分类教学。但是个别辅导的实施力度较小,需要进一步加强。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的系统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改善措施的内在联系。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学校机构建设、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负责人员情况密切相关,学校应加强对体质健康管理的重视和投入,提升管理负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上学年按照标准测试的学生数量占全体本专科学生总数的比例有待提高,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学生参与体质健康测试。

从良好率和优秀率情况来看,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还有待提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信息反馈公示情况和评价结果应用情况表明,将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对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具有显著效果。

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培养具有良好体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3.2、建议

(1)学校完善体质健康管理机构建设。

学校应首先设立专门的体质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体质健康管理教师和器材设备。同时,学校还需设立体质健康管理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学校应定期举办体质健康相关的讲座和活动,增强师生的体质健康管理意识。

(2)加强对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负责人员的培训。

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质健康测试、分析和管理负责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最新的体质健康管理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还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体质健康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提高学生体质测试的参与度。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体质健康知识竞赛、设立体质健康奖励机制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质测试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

(4)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结果的应用。

学校应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加入体质健康状况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学校还应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体质健康,通过制订个性化的体质健康管理计划,帮助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制定合理的处置方式,学校针对体质不合格的学生可以延长修业年限、参加体质健康培训等,确保学生达到基本的体质健康要求。对于毕业时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的学生,学校应采取延长修业年限、参加体质健康培训等措施,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同时,学校还应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因体质健康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上述建议,有望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体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庄巍,朱岩.广东本科院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执行状况分析——基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视角[J].体育科技,2018(5).

[2]王莉莉,杨振炜.《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指导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6(32).

[3]于红妍,张亚平,常冬青.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效果的真实性评价设计[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29(2).

[4]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J].教育院/系/研究所名录,2014.

[5]李小伟,高海涛.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教育部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文件[J].中国学校体育,2014(6).

[6]徐荥,谌俊斐,徐焰,等.广东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20(8).

[7]李开腾.监测与干预:构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性评价体系[J].体育视野,2023(14).

[8]殷乐.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体质检测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

[9]齐建辉.新疆财经大学2006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分析与评价[C]//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2024.

[10]常冬青.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真实性评价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24.

[11]殷乐.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体质检测与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24.

猜你喜欢

学生体质改善措施监测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昔阳县中学武术操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浅析机电设备管理涉及的技术分析
浅析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