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实践

2024-12-31关红安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9期
关键词:产业园区

摘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规划环评在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均起到源头预防的作用,二者的有效衔接对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和质量有重要意义。以广东省某精细化工园区规划环评工作实践为例,分析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的衔接内容,提出了促进二者有效衔接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源头防控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产业园区;规划环评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4)09-0-04

54

Application Practi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Control Results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GUAN Hong’an

(Guangzhou Panyu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 Ltd., Guangzhou 511450, 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control and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both play a preventive role at the sourc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aking the practice of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a fine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nd “three lines and one order”,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sour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zoning control;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一项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硬约束,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空间管控制度。其中,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简称为“三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简称为“一单”。截至2021年底,全国(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省、市两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均已发布实施。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江苏省等地区已陆续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成果,说明该项制度的实施日趋完善。

1 研究现状

近年来,很多学者研究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及其应用情景。姚懿函等[1]提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体系框架并分析成果的应用前景。蔡思彤等[2]以佛山市为例,提出加强“三线一单”多路径应用的建议。黄伟等[3]分析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新塘镇牛仔洗漂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刘磊等[4]分析了“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黄夏银等[5]以长江经济带某开发区规划环评为例,分析了“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及实践。许亚宣等[6]提出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技术路线,以及重点关注的衔接内容和环节。《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0〕65号)、《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明确了园区规划环评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衔接要求。修订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产业园区》(HJ 131—2021)在技术流程体现了上下传导的架构衔接逻辑,向上衔接“三线一单”对园区的刚性约束,向下基于区域“三线一单”细化园区环境准入细则,充分体现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广东省某精细化工园区成立于2009年,规划面积为321.54 hm2,2023年组织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总面积为615.22 hm2,增加了293.68 hm2,设3个功能分区,分别为管理服务区、产业功能区和公用设施区。园区重点发展车用化学品、日用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及相关配套产业。

2.2 生态保护红线

园区跨两个镇级行政区,规划范围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和一般生态空间,位于生态空间一般管控区。

2.3 环境质量底线

2.3.1 水环境

鱼羊河、下茆河和龙江水的环境质量均不满足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为改善水环境质量,《鱼羊河水环境整治方案(2022—2030)》《四会市下茆河水环境整治方案》相继发布,分别从农业源、生活源、河涌综合整理等方面挖掘减排潜力。

规划环评结合园区受纳水体现状,在确定水环境整治方案的情景下,提出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中水回用率等措施,并在确保安全余量的前提下分析受纳水体能否接纳园区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量,以达到环境质量改善的总体管控要求。

2.3.2 环境空气

园区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基本污染物与特征污染物均达标,规划环评采用A-P值法计算大气环境容量,分析区域大气环境承载状况,在环境承载状况评估可行的情景下,给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建议值。园区所在管控单元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按照上一版规划环评批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确定,本次扩园规划环评批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议值将作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的依据,体现了规划环评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反馈作用。

2.4 资源利用上线

园区不占用基本农田,部分用地位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城镇开发边界外,土地资源方面存在制约。例如,园区内现有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属于配套设施,规划为三类工业用地。该填埋场大部分区域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当地政府已着手研究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库容腾退的工作。规划环评建议将其所在区域调出修编范围,待日后该区域被纳入城镇开发边界之内,综合规划实施效果及用地安全等因素再启动相关规划及建设。

规划范围内的现有污水处理厂无扩容能力。为配合扩园需求,拟新建一座园区污水处理厂,初步选址位于规划范围内、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环评提出须在城镇开发边界内重新选址。

规划环评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使得规划范围内的土地资源消耗达到广东省下达的强度控制目标,形成资源消耗目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园区逐层次向下传递,进一步守住资源利用上线。

2.5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园区涉及两个重点管控单元,根据管控单位要求,规划环评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或用地规划的企业提出优化建议。例如,园区内现有一座环保热电厂,不属于配套设施,规划拟调整为三类工业用地,综合考虑园区拟引进企业蒸汽热源需求和热电厂供热能力等,规划环评提出保留该环保热电厂,减少各企业单独设置的小规模供热系统,仅保留特殊工况需要的供热系统,提高供热效率。

规划实施过程中同步升级改造园区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收严排放标准,减少规划实施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受纳水体接纳规划实施后,入河污染物排放量仍能留有安全余量。基于此,规划环评提出以下方法:第一,积极推进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现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第二,落实中水回用的途径和基础设施;第三,优化开发时序。近期以引进不产生工业废水或工业废水产排量较少的企业为主,在受纳水体水质未达标之前,不得新增工业废水排放量等,不仅落实了管控要求中关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减量置换的要求,也守住了环境质量底线。

此外,规划环评结合产业政策、省和市区域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要求,从空间布局约束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和资源开发利用管控要求4个方面提出园区的具体环境准入。例如,禁止新建生产和使用含有高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共性工厂除外),在开展“现阶段不可替代”论证后,才可以生产或使用高VOCs含量原辅料;建立企业、园区、区域三级环境风险防控体系,设置100 m安全控制线等,为园区的管理和具体项目引进提供了明确指引。

2.6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精细化工园区的特征,规划环评在充分衔接“三线”管控目标的基础上,从生态保护、环境质量、风险防控、资源利用以及污染集中治理等维度建立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7-9],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环境目标具有宏观区域属性,而规划环评是基于小尺度的评价成果,评价指标具有中观园区属性,二者的空间拓扑关系表明园区与管控单元并非一一对应,二者的衔接会因为重点管控单元的划分原则出现偏差。园区跨越两个镇级行政区,涉及两个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设定的目标或管控要求如何在园区层面分解、细化和落实,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3 结论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能有效指导规划环评工作,在“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下聚焦问题、解决问题,对规划环评在环境管理制度中所起的源头预防作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属于宏观的研究成果,规划环评是基于小尺度中观的评价成果,有待通过研究更多的案例应用情景促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规划环评之间形成成果应用和成果反馈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源头防控体系。未来,可从两个方面开展规划环评工作。一方面,探索重点管控单元的划分原则,综合考虑行政管辖与园区的空间拓扑关系,细化重点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促进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与园区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探索“三线一单”环境目标的分解、细化和落实措施,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规划环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懿函,李小敏,李亚飞,等.新时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环境影响评价,2024(3):6-12.

2 蔡思彤,曾梓莹,吴锦泽.地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应用实践与探索: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J].环境生态学,2022(12):92-101.

3 黄 伟,苑魁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新塘镇牛仔洗漂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3(11):30-33.

4 刘 磊,李继文,蔡兆亮,等.“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2(2):49-55.

5 黄夏银,崔云霞,柏立森.“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实践与探索:以长江经济带某开发区规划环评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19(4):20-24.

6 许亚宣,李小敏,于华通,等.“三线一单”成果应用于规划环评的探索和实践:以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22(1):6-12.

7 牛 韧,于 雷,苗晓东,等.“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路径实践[J].环境影响评价,2024(3):13-20.

8 郑婷婷,李王锋,李丽国,等.国家文化公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研究: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5):21-26.

9 王 琛,赵 慈,陈 忱,等.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下规划环评重点: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21(3):27-30.

猜你喜欢

产业园区
我国产业园区软环境的构成要素探析
以产业园区提质促进长沙转型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园区产业的投融资规划测算
浙江特色小镇初探
毕节地区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探讨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运用金融手段促进园区经济建设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产业园区发展对策研究
关于地区性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分析
产业园区引导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