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一名簪花师

2024-12-31朱翊诚

关键词:发箍簪花牡丹花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听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要写的是什么了吧?没错,就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簪花。在宋代,赶上一些重要活动,上至皇帝大臣,下到平民百姓,都喜欢在头上簪花,人们行走之间,形成一道流动的、优雅的风景。

今天,我到柳西半街去参加活动。刚到活动地点,我就看到桌上有许多漂亮的、不同颜色的花,还有一个发箍和凝固胶,接下来豆豆爸爸的话让我更加兴奋—原来,这次活动的内容就是做簪花!

在豆豆爸爸的讲解中,我知道了更多关于簪花的知识。原来,一开始,古代无论男女,都喜欢簪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成只有女子会将花戴在头上,而到了清朝,簪花就逐渐没落了。幸好,如今人们又寻回了这项古老的文化传统,在福建泉州,当地的蟳埔女耳朵上戴的是丁香钩,穿的是大衣衫,头上更是每天都花团锦簇,让人看了就有好心情。

我开始在类似发箍的物品上做簪花了,第一圈要粘含苞待放的紫色小花,它们就像一个个紫色的小蝴蝶,这个步骤很简单,把热熔胶枪加热,将流动的胶水挤在上面,再把“蝴蝶”粘在上面即可,我非常顺利地做完了第一圈,暗自赞叹自己有做手工的天赋。紧接着,我又开始挑战第二圈,第二圈是黄色的牡丹花。远远看去,做好的牡丹花就像一个个柔软的“芝士拉丝”,因为花瓣大,稍不注意就会因为粘不牢固而掉下来,我完成得马马虎虎。第三圈是颜色不一的荷花。这次,我小心翼翼,一边留意不让花掉下来,一边疯狂转动大脑,思考着如何搭配颜色,我累得满头大汗,还差点儿把第二圈粘好的花弄废了。幸好,后面我越来越熟练,第四圈、第五圈我没用几分钟就完成了。

当一朵朵精美的簪花在指尖绽放,那份成就感与喜悦难以言表。这一天,我当了一回“小小簪花师”,学会了簪花,更知晓了传统文化的美和传统手艺人的辛苦,簪花的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也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指导老师:曹 婕

点评

簪花之美,美在技艺精湛,更美在文化的传承与表达。文章以诗化的语言明确主题,既有关于簪花的简单介绍,也有制作的过程,过渡自然,由不熟悉到慢慢了解再到渐入佳境,这既是学习一门技艺的过程,也是一场心灵沉淀之旅。移步换景的流动式描摹点缀在文字间。文末的深情告白,让人印象深刻。

猜你喜欢

发箍簪花牡丹花
云鬓簪花入画来
惜牡丹花①(其一)
牡丹花型研究进展
牡丹花有多少株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巧选发箍 美丽加分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五彩小花发箍
牡丹花的启示
簪花仕女图